TUhjnbcbe
- 新手上路
- 2
- 11
- 2020-03-27
|
1#
t
T
发表于 今天 01:19
|只看楼主
< 原创:李明副主任医师启航新健康博士专家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门诊有很多病人都是 肺癌或者GGO术后 又发现了肺结节。 这里面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① 手术前只有一个肺结节, 这个肺结节开掉以后, 在术后随访的过程中 发现出现了新的结节。 ② 手术前有多个肺结节, 手术只是开掉了某一个大的结节, 还有其他的结节没有处理。 ③ 手术前有多个结节, 但是因为手术前的ct报告 只显示一个结节。 事实上手术前是有多个结节的, 我们仔细阅片就会发现。 后两种情况非常的好理解, 开刀只是开掉了大的结节 其他已经存在的结节没有开掉, 当然会出现, 还要继续随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主要跟大家一起讲一讲 第一种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是手术前只有一个结节, 手术后经过随访 又出现了新的结节。 这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开刀只能解决 局部肺结节的问题。 并不能针对引起肺结节的原因 进行治疗。 因此手术后如果你的运气好, 下意识的避免了 引起肺结节的原因, 那么可能结节就不会再发生。 但是如果引起肺结节的原因 是多种多样, 而且都是非常严重的, 手术后结节的复发, 就是很难避免了。 具体有哪些引起肺结节的 严重的原因呢? 李医生给大家列举一下。 比如免疫因素的失衡, 体内内环境的紊乱, 肠道微生态的紊乱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这个时候就很有必要 去医院检查一下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肺结节, 我们针对性的治疗 就很有可能 避免结节的复发或者进一步进展。 此外如果手术后 出现了新的肺结节 或者GGO或者磨玻璃病灶, 此时李医生推荐大家 还是给予热消融治疗, 可以进行射频消融 或者微波消融和 冷冻消融等等。 都是可以达到 很好的局部根治的作用。 疗效不亚于 肺段的手术切除。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 肺结节或者肺癌术后 再次出现新的磨玻璃结节, GGO,GGN, 可以采取以下2种办法: ① 局部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治疗。 ② 查明引起肺结节的原因, 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③ 以上两种方法结合 具体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方案, 那只有到门诊 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检查评估才能够决定。 怀疑恶性的肺磨玻璃结节 可不可以不手术? 现在大家健康意识提高了, 老百姓对肺结节都很重视, 会找各种专家读片, 判断良恶性。 一旦肺结节怀疑恶性了, 大多数医生都会推荐外科手术。 那么怀疑恶性的肺结节, 尤其是1cm左右的小结节、 磨玻璃结节, 是不是一定就要手术呢? 我们先来看下, 1cm磨玻璃结节手后5年的生存率 最高达到85%, 就是说手术后, 85%的人可以生存5年, 15%的人活不到5年, 那么复发率更是高于15%。 所以说, 手术也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 那样完美, 可以达到根治而无复发。 事实上,临床上碰到术后复发, 或者术后转移的患者 并不在少数。 具体的原因,并不是十分清楚,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 手术只是切除了 局部的肺结节或者肺癌, 但是引起肺结节或者肺癌的 全身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治。 那么有没有替代手术的方案, 当然有! 既往10年, 大家公认的有放疗和射频消融。 我们先来看看放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 于年5月, 《柳叶刀-肿瘤学》 发表的一项RCT发现, 对于大小不到4cm的肺癌患者, 立体定向放疗(SABR)与手术相比, 预估的3年总生存(OS)SABR组 高于手术组 (95%对79%,P=0.), 3年无复发生存率类似 (86%对80%,P=0.54)。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早期肺癌患者, 用放疗可能比手术效果更好! 当然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肺结节已经比较大了, 或者患者年龄比较轻, 那么可能选择手术更好。 如果肺结节比较小, 患者年龄比较大, 当然要考虑放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疗效好, 前瞻性研究证明, 放疗副作用小于手术。 而且不可手术的 和可手术的早期肺癌, SBRT放疗的 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 可以和手术相媲美, 甚至有资料显示, SBRT后病人的纵膈淋巴结转移率 也低于手术患者 (原因目前解释为SBRT后激活了机体免疫反应); SBRT后病人的生活质量 高于手术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了这么多 都是放疗相对手术的优势, 事实上, 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肺癌的优势 也是十分明显。 我们回顾了 美国最大的癌症数据库, 分析了 早期肺癌射频消融和放疗的数据, 结果发现 两者在患者的生存期上, 获益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 早期肺癌患者使用射频和放疗, 疗效差不多, 在某些程度上并不弱于手术。 但是为什么 现在那么多肺结节的患者 都采用手术治疗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是传统理念, 一个是思维惯性和定势。 相信经过更多的实践和 临床研究的证明, 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 通过射频消融获益。 那么为什么选择射频消融, 当然是射频消融的方便快捷、 并发症少、费用低。 这一点可以参考之前的科普内容。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患者 都适合射频消融手术呢, 当然不是。 后面我们会进一步告诉大家, 哪些人更适合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简介| 李明 副主任医师 同济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射频消融联合能量整合医学诊治 肺癌及肺部结节疾病。 完成大量肺癌肺结节射频消融手术, 熟练掌握哮喘支气管镜热成形手术, 肺气肿活瓣肺减容等介入诊疗技术。 德国海德堡大学“高级支气管镜研修班”毕业。 先后任上海市呼吸学会青年学组委员和 上海市呼吸学会介入学组委员。 中国医促会肿瘤微创和介入学组委员。 主持和参与国自然及上海市科委和卫生局课题5项。 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11篇, 累计影响因子超过40分。 担任多本SCI杂志审稿人。 参编《呼吸介入诊疗新进展》等专著4部。 作者 李明 配图 张小妍 校对 丁宇 排版 闵勇卢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