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扬州日报」
告别了夏日炎炎,迎来了秋高气爽。很多人不知道,和昼夜更替一样,血压也有季节性的变化规律。一般来说,夏天是血压较低的季节,而秋冬则会偏高,那么高血压患者在秋季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呢?本报此次特别邀请扬州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王道成为高血压患者送上一份金秋防护手册。
“多项研究表明,气温对血压是有明显影响的,当气温降低时,机体为了维持正常体温,全身血管较温暖炎热时明显收缩,血管阻力增大,为了保证全身供血,血压便明显升高了。”王道成介绍,一般来说,温度每降低1℃,收缩压升高1.14mmHg,舒张压升高0.58mmHg。当天气突然变冷或者早晚温差较大的时候,血压波动会更明显,而老年人因为血管弹性差,血压波动更加明显。
王道成介绍,不仅仅是气温,饱餐、情绪激动、熬夜劳累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随着气温逐渐转凉,王道成为广大高血压患者送上了七点注意事项:
1
谨慎用药
夏天时天气炎热,外周血管舒张,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相对减少,而到了秋天天气转凉,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会随之升高。
王道成提醒,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控制好血压,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概率。另外,因为秋天天气变得干燥,早晚温差大,早晨的温度低,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所以有些患者会感到头晕。这时,也需要咨询医生调整服药时间,在调整服药时间后仍然经常头晕,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2
运动要适量
“天气逐渐转凉了,坚持科学的运动对调节血压有很大好处。”王道成指出,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像跑步、登山等,容易使血压骤然升高,引发脑出血。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比较温和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调节血压,又比较安全。
他提醒,运动时要注意防受凉、防拉伤、防运动过度等,一定要注意量力而行。
3
流鼻血要警惕
“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患者的40%,秋季更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多发季节。”王道成指出,高血压患者鼻出血预示血压不稳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往往是脑卒中的一种征兆。因此,当高血压患者鼻出血时,医院诊治。
4
注意监测血压
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多少、轻重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有的患者血压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的患者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王道成提醒,凭自我感觉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5
切忌盲目进补
“秋冬进补的习俗历史悠久,且深入人心。秋冬进补也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王道成介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是人人都适宜冬令进补,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高血压本不适宜进补温阳类中药,服食这类药往往会引起血压升高等一些不适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结合自身特点以清补为主,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降脂降压作用的食物,切忌盲目进补。
6
防秋燥
秋季气候干燥,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许多呼吸系统的感染、过敏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如病*性心肌炎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由长期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气管炎、过敏性哮喘、肺气肿等)导致。同时,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都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对高血压带来不利的影响。
王道成提醒,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对心血管病患者而言相当重要。“可适当多吃一些润燥、降压的食物,如木耳、冬瓜、大豆、蜂蜜、芝麻、猕猴桃等。要戒烟忌酒。”
7
注意保暖,谨慎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那么,“秋冻”要注意什么呢。王道成指出,“秋冻”的真正意思是说秋天应顺应天气变化,循序渐进地增加衣物。转季时一定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应对大自然的变化,若一味强求“秋冻”,对健康反而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尤其对那些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低气温可使脑小动脉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大,脑组织会因此而失去供血,引起脑卒中。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朋友,如果出现突然眩晕、视物模糊、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频频打呵欠、短时间语言困难等现象时都要提高警惕,医院诊治,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董娟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