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章中国重症医学之前瞻续 [复制链接]

1#
北京主治皮肤病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加强医疗科”诞生

右起:曾宪九Leger教授陈德昌在协和外科

年,陈德昌进修期满归国,兴奋地向曾教授汇报留法学习收获。曾教授意识到,ICU可为外科临床基础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基地。曾教授决定,医院内,硬是“挤出”一块“土地”,首先开设了3张床位的外科ICU。

此举得到费立民和马遂教授的通力合作,于是一件一件添置仪器,一个一个招募护士,一个一个邀请患者接受ICU治疗。

当曾教授获悉弟子将为一位病人实施新型治疗,拟插入肺动脉漂浮导管时,约请内科方圻主任和外科费立民教授,晚饭后齐到放射科现场。陈德昌和马遂大夫两人搭档,X线透视下,经前臂贵要静脉插管。在几位老师关切注视下,导管非常顺利地漂入远端肺动脉……

年,医院领导批准,陈德昌依据国际先进模式,建立一个独立拥有7张床位的综合性质的ICU。曾宪九教授亲自为新成立的临床专科命名为“加强医疗科”,陈德昌被任命为首届科主任。名正言顺,重症医医院落户生根。

陈德昌教授

陈德昌介绍:我们把老病房改装,可以容纳7张ICU病床。特意腾出一个房间作为心导管室,购置一架C-臂型X光机和荧光屏,检查床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改进了技术,从颈内静脉插管,根椐监测仪所示的波型改变,确定导管己进入远端肺小静脉,并测得PAWP。不再需要X光机和荧光屏的帮助。我幸运地从基本外科病房招募了几位机灵好学、身手敏捷的青年护士。医师只有马遂和我两人。出于人员编制的短缺,我们开放门户,接纳北京、外地以及*队的进修医师和护士,以适应ICU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我把从巴黎带回来的Frank-Starling曲线图,在普通的坐标纸上,加以复制。测定所得的每一个“点”,都在座标纸上标明,追踪“点”的移动方向。上、下午查病,将据此分析病情演变和药物效应,堪称一张形象化的《路线图》(Map),成为ICU颇有生趣的特色。

陈德昌说:学监测,附有数据分析,提高了我们对血流动力学的认识,充实了我对外作学术报告的内容。因为所使用的图标纸不合格,不能进入病历,记录被流失。我们摒弃当年教科书上所推荐的休克分型,采用了Hinshaw与Cox()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休克分型。与己往相比,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思路较为清晰。医院所接受的关于血液循环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系统性学习,医院ICU亲身的临床实践,我相信Starling心脏功能的学说是正确的,尽管我在理解上犯有片面性。

医院ICU的建立,为陈德昌提供了血流动力学床边监测条件,并在急性病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加以应用。据统计,自年到年,协和ICU共为名病人插入肺动脉漂浮导管。这个阶段,焦点集中在早期发现危重病人病情的变化,支持各种器官功能,统称“生命支持治疗”,为病因学治疗赢得时间。

邱海波:求学,在陈老师身边的日子

邱海波教授

欲深入了解中国ICU早期情状,听说还有一位知情人可不访,他就是陈德昌教授的得意门生一一现医院ICU主任邱海波。他是继刘大为教授之后的中华医学会ICU分会第三任主委,亦是浙江省ICU掌门人,他的工作日程可用一个忙字概括。

联系采访邱海波,可谓一波三折,他真是海波!

年5月珠海ICU年会,我本应邀专程去采访几位“老外”但未能如愿,却在一个学术卫星会与邱近距离接触,提出采访他答应却说分身乏术;9月武汉CSCCM年会,我赶去会场采访了于凯江、王东亭、姜利和马晓春,明知邱在会场却又没“逮”住;11月26日,我到北京采访安友仲后,得知邱海波29日出席宿迁ICU年会,便于28日自京乘高铁赶往徐州。可到徐州欲转车去宿迁时,又被告知邱29日上午要参加省厅会议,我又急忙从徐州乘车赶往南京。终于在他次日上午到省厅开会前,与他见面聊了一阵。好在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当年由外科转入ICU、进尔迷上ICU、后又到北京协和ICI求学的往事鲜为人知,且生动有趣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