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只行李箱静静地摆在重庆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的家门口。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些行李箱跟随周发春去过湖北武汉、吉林通化、河南郑州、河南安阳、福建莆田等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人们的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时,他的生活还在一线抗疫和常规工作中不断切换。
作为重症医学专家,在从医的30多年时间里,周发春经历了太多这样的一线作战。从年抗击“非典”到年汶川地震救治危重伤者,再到参与年H7N9、年圭亚那矿区中国员工罹患肺炎等突发公卫事件医疗救援,他都是第一时间踏进“主战场”,冲在“最前线”。
“医生的职业,还有我从事的重症医学专业,注定了我必须一次次冲在一线。”周发春说。
“当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去问你的病人”
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这里既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又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张弛有度,每天都跟打仗一样,许多病人在你眼皮子底下都会出问题。”周发春说。
7月11日,记者来到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ICU,跟随周发春进行教学查房。
查房过程中,一位重症病人突然心率骤降。还没等记者反应过来,多名医生迅速反应,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等抢救手段,及时将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种突发状况在重症医学科每天都要上演很多次。因此,这门学科非常考验医生的专业能力、反应力,重症医生的大脑必须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才能果断、准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重症医学强调‘救命治病’,得先把命救回来,为专科赢得更多救治时间,所以我们的弦一直绷得很紧,而且是持续绷着,压力很大。”周发春说。
周发春常和年轻医生说,当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去问你的病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只有越贴近病人,才能越了解真相。
求学时,周发春的老师曾告诉他,“是泥鳅,就要往泥里钻”,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就得泡在临床、守在床旁。
从业30多年,周发春就是这样过来的。曾经,他为了救治一名重症病人,在病区守了一个多月。
年5月中旬,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6位从四川灾区转运来渝的地震伤员,有一位病情十分危重。
这是一位来自北川中学的男学生,17岁,挤压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全国和重庆的多名专家对其进行了多次会诊讨论,专家评估预后极差。
那段时间,周发春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才能把人救活,他天天守在病区监测病人各项数据,有时整晚不回家,有时凌晨才回家。
即便是回家了,躺在床上的周发春心里依旧不踏实。他凌晨2点给病区打一次电话,凌晨4点打一次,清晨6点,他已经在病区了。
生命的顽强,也在回应着周发春和同事们的坚持:男孩在用了37天呼吸机、做了20多次血液净化后,被成功救治。
“重症医学需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