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些水果秋季少吃,燥则润之这样养生
TUhjnbcbe - 2024/6/20 11:18:00

金秋时节,秋风送爽本应是气候宜人的时节,然而,不少人却出现鼻咽干燥、唇焦口干、咳嗽少痰、皮肤瘙痒,甚至大便秘结等“不爽”症状。这很可能是着了“秋燥”的道。祖国传统医学很重视天人相应,强调自然界气候与人体疾病的相应关系,秋季五行属“金”,在气候与“燥邪”对应,在五脏与“肺”对应。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以肺系症状(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

“燥邪”的特点概括说就是“燥胜则干”,即燥邪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临床根据其寒热性质不同,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除上述干燥症状外,还可有头痛身热、心烦口渴、咽喉肿痛、咳嗽痰黄、舌红苔燥、脉数等类似风热感冒的症状。后者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除干燥症状外,还伴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咳痰清稀、苔白脉弦等类似风寒感冒的症状。

中医提倡“治未病”,对付“秋燥”应当预防为主,根据天气状况和自身反应尽早做好预防。遵循“燥则润之”的原则,秋天饮食调养应以轻宣滋润、生津止渴为重。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过于油腻、辛辣之品,多吃粗粮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同时,预防秋燥应注意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户外空气质量差时则应减少户外活动。

据测算,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约在毫升以上,从鼻腔呼出的水分也不下毫升,为及时补足这些损失,秋天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饮水宜多次少饮,老年人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临睡前各饮水毫升。若活动量大,出汗多,应增加饮水量。民间有“朝朝盐水,晚晚蜜糖水”的说法,即早晨饮淡盐水,晚上适当喝一些蜜糖水,对改善秋燥确有一定帮助。

秋燥除了多饮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外,温燥可多吃银耳、百合、葡萄、梨、荸荠、萝卜;凉燥吃黑木耳、金橘、胡萝卜、苹果、莲藕、石榴、红枣等。此外,羹、粥品也是秋令润燥的常用方法。

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水果都适合秋季食用,李子、榴莲可能助火生痰,对预防秋燥有负面作用,应尽量避免食用。

当然,如果不幸得病,也不要慌张,医院诊疗,中医师通过四诊合参,详细辨证,如果确诊为温燥,可选用桑杏汤或清燥救肺汤;凉燥则可用杏苏散。同时还可配合饮食调摄,如温燥选用荸荠粥,凉燥选用白前粥等,一些中成药如治疗温燥的川贝雪梨膏,治疗凉燥的莱阳梨膏,也可选用。

随着红叶飘落,秋寒日甚,除秋燥之外,最佳进补时间也踩着北风的脚步临近。中医上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是万物收获、养藏之季,也是一年中最适合人体调补的时节。现代医学认为,由于秋冬外界温度较低,机体会增加新陈代谢,以提供热量,维持人体“恒温”,因而,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增强,一些有益的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纳。

膏方作为中医药的一种剂型,通常由大型中药处方配合辅料及珍贵滋补药材,经反复熬制浓缩而成。与一般汤药相比,膏方不仅具有同样的治疗、调理作用,且在口感及补益功效上更胜一筹。对慢性病患者来说,膏方既能“治病”,又善补虚,在延缓疾病发展、减少旧病复发方面有良好表现。一些好发于春夏的疾病如哮喘、皮肤病、关节炎等,若秋冬调养得宜,来年就不易发作。而对亚健康人群来说,膏方能有效调畅气血阴阳,纠正体质偏颇,改善失眠、疲乏、焦虑、记忆力减退等非病非健康状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风、寒、燥、湿等外邪侵袭,起到防病作用。

作者:薛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医院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唐闻佳

图: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些水果秋季少吃,燥则润之这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