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文化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了风格不同的民俗景观。民俗就是指民间的风俗,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民俗来自于人民,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
民俗的范围很广,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百姓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俗语。这些俗语是我们的老祖宗总结了他们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一句俗语:“人过四十,不睡三觉”,指的是什么?了解了原因后你会明白,这是老祖宗的大智慧。
人过了四十岁,身体就像一台运转已久的机器,时不时地会出现些小毛病,但这个时候却正是一个人事业和生活的黄金时期,工作上或小有成就,或正面临中年危机,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常常让40+的人们身心俱疲。
为了不让身体走下坡路,就需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而睡眠就是拥有一个好身体的重要因素。人睡觉是为了醒来之后能更加积极地工作和生活。如果睡不好觉,人的运动机能会下降20%,认知机能会下降0%。简单地说,没有好睡眠,就很难有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但是以下这三种觉不适宜睡。
不要睡懒觉现代医学认为,未成年人每天应睡8~9小时,而成年人睡6-7个小时即可。但很多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疲劳喜欢睡懒觉,他们认为缓解疲劳最好的办法是多睡觉,真的是这样吗?
医学专家对10万名40岁以上的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观察,发现每天睡眠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人中,患中风和糖尿病的概率比睡7小时的人要多70%左右。不仅如此,医学专家的研究还表明,贪睡会影响智力,增加患消化、心脏疾病的几率,还容易感冒。
有人说,他睡了10个小时,为什么第二天白天还是困得不行?头昏脑涨、浑身乏力,甚至智力也会下降。这是因为人在睡眠期间肌肉和关节都很松弛,醒来后活动肌张力增加,肌肉间的血液循环更加畅通,把夜间堆积在肌肉中的代谢物都消除掉了。而睡懒觉的人,因为肌肉组织错过了活动良机,起床后会感到腿软,全身没力气,智力也会下降。
习惯睡懒觉的人为什么容易患感冒呢?因为早晨房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和尘埃,加上人睡觉时没有任何活动量,就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另外,睡觉时间过长,无法保证一日三餐正常进行,胃肠就会发生饥饿性蠕动,这会打乱胃液的分泌规律,时间一长消化系统就会出毛病。同时,睡眠过多会影响心脏休息和运动的规律,人运动时心跳会加速,而休息时心跳、收缩力、排血量会下降,贪睡会使心脏收缩乏力,活动时便会出现心跳不一、心慌乏力等症状。
中医认为,睡好“子午觉”就能拥有优质睡眠。什么是“子午觉”呢?子时是指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指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和养阳。
有的老年人喜欢晨练后睡“回笼觉”,这是不好的。因为运动后大脑、心肺等器官都处于兴奋状态,不宜睡觉。
不要日夜颠倒地睡觉现代医学认为,如果人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就会心情焦虑、免疫力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感冒、胃痛、神经衰弱等疾病。
但是,现在熬夜的人越来越多,熬夜成为习惯以后,不仅会耗精伤神,还会导致生理失调,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心烦易怒等症状。
古代中医学认为,睡眠是人体阴阳交替的过程。人活动的规律应该与太阳的升降一致,所以古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果违背了人体活动的规律,那么,身体的阴阳交替就会错乱,睡再多觉也于事无补。
现代中医指出,睡眠是大脑的保护性机制,熬夜会导致人体机能紊乱。医学专家建议,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其要注重子午觉的质量。
有人说,我平时工作忙熬夜,周末或假期的时候多睡几个小时,把觉补回来不行吗?有人睡到自然醒,早中餐一起吃,甚至一直睡到日落。专家认为,这种日夜颠倒、假期疯狂补觉的做法并不科学,因为人体新陈代谢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1点到早上6点,如果周末节假日疯狂补觉,与平时的作息完全颠倒过来,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这样不仅不能缓解疲劳,反而会越睡越累,越睡头越胀。
不要长时间睡午觉午睡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既能缓解上午活动后的疲劳,又能适当补充缺失的睡眠。但不要吃完午饭后立刻就睡觉,以免影响消化功能。
如果睡不了午觉打个盹也行,15~20分钟即可,可以弥补睡眠的不足。打盹不仅可以消除疲劳,还可以醒脑、快速恢复体力,对健康十分有益。
如果有熬夜的习惯,不建议周末补觉,节假日也最好保持工作日的生活规律,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儿,比平时多睡几分钟。这样生物钟就不会紊乱,不会给身体造成难以应对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