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皮下气肿又称气囊破裂,是由于呼吸系统主要的气囊破裂,致使空气进入疏松组织间隙,蓄积于皮下导致全身或局部皮下气肿隆起。
一、病因
该病常发于1~2周龄以内的幼鹅,主要病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饲养密度过大,鹅只在抢食时相互拥挤或啄斗等因素引起气囊破裂;
2.在接种疫苗或给药时,由于捕捉过于粗暴致使体壁擦伤导致气囊破裂;
3.由于管理不当,鹅只因尖锐异物刺破气囊或某些骨骼如肱骨、胸骨等发生骨折,空气逸出并积聚于皮下,产生病理状态的皮下气肿;
4.某些气管寄生虫也可引发该病,如气管吸虫、比翼线虫等寄生于气管、支气管或气囊内,导致气囊受损致使空气转移到皮下。以便空气转移到皮下。
二、症状
患鹅常表现精神沉郁,不愿活动,羽毛蓬松,采食下降。身体局部甚至全身均可发生气肿,如头颈部到整个前驱、胸腹部或腿及翅膀部,严重的波及全身。气肿处皮肤明显鼓起,透明发亮,羽毛逆立,触诊皮肤紧张,叩诊呈鼓音。患鹅不能潜水,如治疗不及时,气肿不会继续扩大,严重的将导致死亡。此外,气管寄生虫引起的皮下气肿,患鹅还表现伸颈张口、咳嗽、摇头、打喷嚏等症状。
三、病理变化
剖检患鹅可见气肿处皮下充满气体,若由气管寄生虫引起的气肿,可见气管中蓄积有黏性液体,气管壁充血、水肿,甚至可损伤肺部。
四、预防
该病应以预防为主:
1.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根据生长状况适当调整饲养密度,防止鹅群过于拥挤。
2.饲喂应有规律,并提供足够的饲槽和饮水器具,避免鹅只因抢食而相互踩踏。
3.减少应激,免疫或捕捉时,不可粗暴用力。
4.定期驱虫,减少寄生虫感染。
五、如何处理
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要查明病因:
1.针对皮下气肿部位可用无菌注射针头进行穿刺放气,必要时可连续数日放气,直到痊愈为止。
2.对于因寄生虫感染引起的气肿,可采取相应抗寄生虫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因骨折造成的气肿,没有治疗价值的应及时淘汰。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或者觉得有帮助的话,请不要忘记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