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从人性的善与恶想开去(二)
Kf03mXLrtdr - 2020/1/28 1:48:00

                      孟子与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要掘发出人的善性,让人通过修养,扩充善性,达于自觉,成为人本身固有的品质,让这种善性成为人性的主要部分。一个则认为人性本恶,其能为善的原因是因为受了教育;人的善性是后天的教育给他附着上去的。因而主张通过教育来使人心向善。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外力的作用。    荀子以后的韩非与李斯,便是在人性本恶的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用法律条令来制约人的恶的行为,让人知道作恶的代价,从而达到控制人作恶的目的。这种想法,其出发点未必不好,但其发展到极端,便是对人之为人应有的自由与尊严的彻底践踏,结果却走向了它的反面。    人性是善是恶,至今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一般情况下,当人感觉很安全时治癜风一般多久能好,绝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是善良。有人据此主张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学会跟对方保持一个相互安全的距离,除非他或她主动让你接近,否中科白癜风医院践行公益事业则他或她会对你产生恶感,这种恶感的产生来自于对自己安全的防范。这种对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识,我以为并不属于人性的恶。    “善恶一念间”,普通人的善与恶,其实都在一念之间。人大都有控制异体的心理,对于忤逆自己的行为,一般容易产生恶念。即便是善良的母亲,在小孩子哭闹过分时,也会敲打几下,以发泄心中的怒气,怒气的扩充就易引发人的兽性的一面,因为人毕竟是动物嘛,这种动物性如果缺乏理性的控制,也就会变成恶念。只有修养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长久保持心地的纯善。    人性到底是善是恶?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过教育,可以使极大多数人变得善良。    孔子的最大贡献,我以为应该是对教育的贡献,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要求自己的学生们首先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有爱心的人在家能孝敬父母,出外能友爱朋友兄弟,对大众有博爱之心,能够亲近有美好品德的人。这些是孔子所认为的做人的根本。“本立而道生”,这些根本的东西掌握了,也就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了。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富余的时间和精力时,再做一个学识丰富的学者。瞧,“大道至简”,孔子所提出来的做人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但真要是整个社会人人都做到了这一点,这个社会也就是一个很美好的充满温情的社会了。    教育,分开来说,就是教和育。教是指导,就是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善与恶,使学生明辨是非;育是熏陶,是通过美化的环境和阅读那些充满爱心的、善的、美的文艺作品,来熏陶学生,使学生增进善念,去除恶念。    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人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阅读那些塑造出了善良美好心灵的人物的作品,可以使青少年的生命底色涂上善与美的色彩,为青少年的人生铺上一层善良与美好的生命底色。长大了,他就容易成为一个好人。    终于明白,那些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学者们为什么要呼吁青少年养成读书习惯了。终于明白,那些有远见的教育专家们为什么要极力倡导建设书香校园了。因为:    阅读,对于一个人心灵的成长很重要。    阅读,可以培养出一颗善良的心灵。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好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人性的善与恶想开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