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中医人,周光白。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保和丸。
这是一张,咱中国人都知道的方子。大街小巷的药店里,此方的成药比比皆是,抬眼就能看到。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保和丸,源于《丹溪心法》。这个方子,可以做成丸剂,也可以做成汤剂。
它能干啥呀?最初,就是治疗食积轻症的,患者因为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导致肚子胀痛,嗳腐吞酸,呕吐,食欲不振,便溏,舌苔厚腻,脉滑。可以说,就是吃多了撑的。这个时候,保和丸下去,消食和胃,药性平和,就很不错。
但保和丸绝对不是消食和胃那么简单。它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意义。它名为消食剂,其实是善治全身的万能剂。它的名字,可以理解成“脾胃一和,全身受保”。
来吧,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当时66岁。啥毛病?老慢支10年,肺气肿6年。总之,是一个老肺病患者。最近这些年,他更是频繁住院治疗。后来,他突然想通了,不如投中医试一试。
刻诊,患者脉滑略数,苔白厚,舌体胖大,纳差乏力,身体看上去很消瘦。就诊当时,患者咳嗽,咳白色粘痰,一动弹就气不够用。另外,舌头还偏暗红。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书方一首。但见:黄芪、白术、茯苓、地龙、陈皮、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红花、连翘。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7剂以后,咳痰现象大大减轻,食欲有所好转。接着,再投7剂,患者身体有力,精神振奋,而且体重增加,咳嗽多痰现象继续好转。
最后,用保和丸善后。两年随访,病情没有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这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保和丸,加上红花、地龙、黄芪、白术。
为啥这么用呢?因为患者问题虽然在肺,咳嗽多痰气短,但是根源,却是在脾。他哪里来的痰?中医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此人脉滑、苔厚、舌胖、纳差乏力,这显然是脾虚有湿啊。湿浊生于脾胃,上储于肺。同时,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为痰湿所困,于是气血生化不足,导致患者肺气随之不足。这就是土不生金,母病及子。
故而,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化痰湿,健脾胃。方中,山楂、莱菔子和神曲,皆能促进胃纳,增进食欲,健脾消痰开胃。配上半夏的燥湿,茯苓利湿,陈皮行气,更可以化散痰湿。
患者脉滑而略数,说明有痰湿有化热之象,故而连翘恰好清热。白术和黄芪加入,更能补益脾肺之气。患者舌暗红,考虑血运欠佳,所以加红花活血。地龙,善于通络平喘。
你看,这个保和丸用下去,对多年的老肺病,形成了治疗意义。这里的根源,在于患者的病因病机,是从脾开始的。抓住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线索。
保和丸,令脾胃调和,自然也就让全身受保。我觉得,这才是保和丸的真正意义。古方之妙,如此才可见一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