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物理·社会
物理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应用与生活。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国论文
新课程改革生活实践 创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可以说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将物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融合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可行性,这样做不仅充实了物理课程的内容,而且有助于优化物理课程,使提高国民素质的任务在物理课程中得到落实。同时社会教育的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参与性等特点会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为此,我尝试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方式。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是人类在生活生产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总结。在学生刚接触物理概念、规律、现象时,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探究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主动探索能力常“发端于兴趣”。在知识引入时不仅仅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用那些生产生活中的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兴趣性的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目的。如八年级物理刚接触光学时,教师把汽车的尾灯、前大灯展示给学生观察:从中发现尾灯的光镜是由互相垂直的小平面镜组成,而前灯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这是为什么?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不定?桥在河里为什么形成倒影?而我们在平面镜里却成正立的像?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学科。自然界中的事物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变化都离不开物理现象,这些都是兴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教师应努力使学生发展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探索知识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从而给学生带来快乐,使学生知道物理知识不仅为今后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把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从物理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物理课的教学设计,应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形成自主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物理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紧密接触生活和社会。很多物理知识应用题都是生活和社会技术中的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境,它把物理知识隐藏在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广泛调查搜集素材,弄清这些实际为题的理论依据。给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时,让学生探索小汽车的车门为什么有一个门没关好时指示灯就发光并提出警示音,并进一步提出如果要想具体知道是那一个门没关好应怎样设计,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讲到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工厂参观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噪声的来源并提出解决办法。学习物理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也是适应于社会。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三、撰写物理知识应用论文,出版物理小报
物理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我们生活在物理世界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重视科学技术与生产实际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一大趋势。因此,每学完一个内容,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并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光、力、热、电现象进行研究、探索性的学习,撰写小论文《XX知识在生活实际、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出版《生活物理小报》,在进行这两项任务之前,学生一定会进行广泛的调查,互相交流后,对所学的知识应用加以阐述。有的学生在学完《力学》后就写出近800字的论文。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农村生活,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就有很多。学生在两年的物理学习中,经4篇论文的撰写,10多次出版的物理小报的知识积累,多数学生能说出自己学的物理知识在有关的技术成果和现代化个人生活、生产建设、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在求学时代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使学生不再认为学习物理枯燥无味,真正做到教师利用教材教学生学习知识,教会学生学习,这样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泽农.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