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系病因
引起肺系病变的原因很多,有外邪侵袭,也有情志、痰瘀等因素,既有本脏自病,又有他脏累及。归纳如下:
(一)外邪侵袭
由于肺所居位置最高,与外界自然之气直接相通,肺合皮毛,为一身之屏障,因此肺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然界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关系极为密切。引起肺脏病变的常见外界因素是六淫之邪,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淫之中风为主导,常与其他病邪合而为病,如风寒、风热、风燥等。外邪侵犯肺系的主要途径是由口鼻、皮毛而入,肺卫首当其冲,引起肺的功能失常。
1.风袭肺卫
风邪经由皮毛、口鼻侵犯肺系,引起肺卫功能失调,肺失宣发肃降,临床以恶寒发热、咳嗽咳痰、气急而喘等为主要病理表现。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或汗出之时,腠理疏松,以致在气候突变、寒温失调时,风邪经皮毛侵袭肌表,或由口鼻经呼吸道直接犯肺,卫阳被遏,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然风性开泄,肺卫郁阻不甚明显,故恶寒发热俱轻。
2.寒束肺卫
如寒邪由皮毛而入,外束肌表,卫阳郁闭,卫表不和,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全身肢节肌肉酸痛等,而咳嗽、咳痰、气喘等相对较轻。如寒邪经口鼻直接犯肺,常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主要表现为咳嗽气急、声重、咳痰清稀色白,伴鼻塞、恶寒等症,而卫阳被郁之症如发热、身痛等并不突出。由此可见,虽同为寒邪侵袭肺卫,由于途径不同,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异。但是,由于肺主宣发,外合皮毛,二者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若邪经皮毛而入,侵袭肺卫,病初以郁闭卫阳,卫表失和为主,可见恶寒、发热、身痛等症,失治误治后,也常入里,恶寒、发热、身痛减轻或消失,出现咳嗽频作,咳痰稀薄色白,气逆而喘等症,转为以肺失宣肃为主的病证。治疗时应根据寒邪束表、郁闭卫气及寒邪直接犯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治法。此外,风寒之邪易于入里化热,或邪在卫表已经化热,而表现出邪热壅肺,或邪热在表之症。
3.热犯肺卫
热邪经口鼻或皮毛侵犯肺系,导致肺失宣发,卫表失和,主要症状为身热、微恶寒、咽痛红肿、头身疼痛、汗出不畅等。若热邪兼夹风邪经口鼻直接犯肺,可导致风热壅肺,肺失宣肃,主要症状为咳嗽频而剧烈、气喘、呼吸气粗、咳吐*痰黏稠,或伴身热、口渴、汗出等。若风寒之邪侵袭肺系,因体内热伏而化热,表现如外感风热之状。外感热邪常因体质和病邪兼夹而有不同的病理变化。阴虚体质外感热邪,易损伤阴液,临床表现除发热、微恶寒等肺卫症状外,还可见口渴咽干、痰少而黏、难以咳出,或干咳无痰、心烦、舌红少苔等阴液亏虚之症。若风热外袭,热*内发,则可由于卫表不和,热入营分,表有邪郁而营有热迫,以致气血郁于肌肤,外发斑疹。此外,风热犯肺,肺失通调水道,风水相搏泛滥,可引起水肿。
4.燥袭肺卫
燥邪侵犯机体,客于肺卫,导致肺失宣肃,卫表失和。燥邪多由口鼻、皮毛侵入人体,肺卫首当其冲。燥易伤津,其病变特点为肺津耗伤。初秋燥与热合,侵犯肺卫,多使肺津受损,引起发热微恶风寒、鼻咽干燥、咳嗽少痰、痰黏难咳、痰中带有血丝、口渴、舌红等症。深秋燥与寒兼,侵袭肺卫,则多肺卫同病,卫气被郁,肺津受损,引起恶寒微有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咳嗽痰少而稀薄、苔白少津等症。
5.暑袭肺卫
夏季感受暑邪,暑多夹湿,侵犯卫表,卫表不和,临床表现以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周身困重、胸闷恶心等为主,而肺气上逆症状不显著。也有少数患者,暑热灼肺,损伤肺络,出现咯血,或口鼻喷血,名曰暑瘵。或有因暑邪伤肺而咳、喘者。
6.湿郁肺卫
湿邪侵犯人体,郁于肌表,引起卫表失和,多由冒雨涉水、雨露沾衣等,感受湿邪而致。临床上湿与风邪常合而为病,卫气被遏,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重着、四肢酸痛、纳差脘痞等为主要表现。
7.热壅大肠
火热或暑湿热*之邪侵犯肠道,肠道气机壅滞失调,出现传化失常的症状,如大便秘结、泄泻、里急后重等。
8.湿困大肠
湿浊困遏,肠道气机阻滞,脂膜腐败,则粪便*浊如糜或如*水,或便下脓液黏冻等。
外邪为病,常使肺系受累,导致肺卫同病。一般来说,六淫之邪的属性决定着肺系病变的特点,而体质因素则对病变的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等起着重要作用。同样感受外邪,素体阳虚者易寒化、湿化,素体阴虚者则易化热、化燥;此外,体虚卫外不固者,极易感受外邪,对此类患者须详询病史,以查明病情。
(二)痨虫蚀肺
痨,是指有传染性的虚弱性疾病。痨虫,又称为“瘵虫”,是一种传染力较强的致病因素。痨虫蚀肺,指痨虫侵袭人体,在肺部生长、繁殖,侵蚀肺体,耗伤阴精气血,引起肺脏的病理改变。
痨虫主要经口鼻、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源是肺痨患者的痰液,患者具有咳嗽、咳痰、咳血症状时,传染性较强。患者常在咳嗽、喷嚏时,将带有痨虫的涎沫喷入空气中,或吐痰干燥后,痨虫随尘埃飞扬,如痨虫被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者吸入,即可侵入体内,主要侵及肺脏,引起疾病。
一般而言,少量痨虫进入人体后,不会引起发病,而是被人体正气消灭。如正气充足,抗病功能健旺,即使经常与肺痨患者接触,也不会发病。若正气不足,抗病能力低下,而且受到大量*力较强的痨虫侵袭,就会发病。正气不足者多见于:①禀赋不足:禀赋孱弱,脾胃功能低下,正气不足;或年幼体弱,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或年老体衰。②酒色过度:饮酒过度,损伤肺阴;或房事过度,肾精亏虚。③忧思劳倦:思虑过度,暗耗气血;或劳倦过度,耗伤气阴。④病后体虚:重病或久病,失于调治,气血阴精耗伤。⑤营养缺乏:生活贫困,缺乏营养,体质虚弱,正不胜邪。以上因素均可导致正虚不能胜邪,是痨虫蚀肺的发病基础。痨虫侵入虚人之体,正不胜邪,痨虫在肺内生长、繁殖,侵蚀肺体,耗伤肺脏阴血;继而阴虚火旺,气阴两伤;久则气血阴阳俱虚。若肺痨日久不愈,也可继发各种变证,如肾痨、悬饮及痨虫犯脑等。临床常见症状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泄泻、遗精、月经不调等。临床对痨虫蚀肺可疑者,可以通过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胸部影像学检查及痰液检查、痰培养等检验手段,以早期发现、确诊及治疗。
(三)饮食失调
饮食失调伤肺,主要是饮食失调,以致痰饮内生。此外,饮食失调常致湿热侵及大肠。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言:“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若恣食生冷、暴饮水液,水停而不消,阻遏阳气,中州失运,湿聚成痰,内伏于肺,复受寒邪诱发,则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壅塞肺气,气逆不能宣降,发为咳、喘等病。过食酸、咸亦常诱发喘、哮等病。如《医碥·哮喘》云:“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此外,有的患者嗜酒及甘肥油腻之品,导致痰湿内生,伏藏于肺,平素虽不发病,但肺系稍受外邪侵袭,或其他因素诱发,则痰气交阻,壅塞肺气,气逆不能宣肃,即发为咳、喘、哮等症。
若患者恣食肥甘厚味、嗜好烟酒,胃肠积热灼津,炼液为痰,痰火胶结于肺,阻闭肺络,则使肺气宣降失常而为病。如元代朱震亨《格致余论·醇酒宜冷饮论》所言:“酒性喜升,气必随之,痰郁于上,溺涩于下;肺受贼邪,金体必燥,恣饮寒凉,其热内郁,肺气得热,必大伤耗。”痰热壅肺,临床表现为气逆咳喘、胸部胀痛、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咳痰黏稠、量多难咳、或痰中带血,伴身热心烦、口渴、面赤、汗出、舌黯红、苔*腻等。日久伤正则可见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之证。
饮食失调,恣食醇酒厚味,湿热积滞,蕴结肠中,阻遏气机,传导失司,热迫湿注,临床表现常见腹痛、里急后重等。
(四)情志内伤
七情中的悲和忧皆为肺志,悲哀忧愁过度则气消,甚则导致气阴两虚,而发生形瘁气乏、皮毛枯槁等症。
(五)痰浊阻肺
痰浊由津液停聚,经熏蒸凝结而成,缘于肺、脾、肾三脏运化、输布水液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而成为痰、饮。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外集·痰》说:“痰源于肾,动于脾,客于肺。”痰有有形与无形之分,有形之痰经口腔咳吐可见,无形之痰则指津液停聚而引起的各种痰证,与肺病发生、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是有形之痰。有形之痰的形成归咎于脾失健运、肺失治节、肾气亏耗、肝火煎熬等。
脾失健运多由饮食伤脾、感受湿邪或思虑伤脾,运化失健,致水湿内停,痰浊内生,上犯于肺,阻塞肺管气道,引起肺的宣肃功能失常。而肺失宣肃又可使水津失于宣化,进一步聚而为痰,加重肺的病理改变。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时所产生的病证主要为痰浊阻肺,临床常见症状为咳嗽、痰多、色或白或*、喉中痰鸣、气喘、纳差、脘痞、苔厚腻等。
肺失治节常由外邪侵袭肺卫,肺失宣肃,聚津成痰。根据病邪性质可分为寒痰、热痰、燥痰。寒痰由寒邪侵袭肺卫引起,其特点为痰质清稀、色白、易于咳出;热痰则由风热袭肺,或寒邪袭肺,郁久化热而产生,其特点是痰质黏稠、色*、难以咳出、量或多或少;燥痰则多由燥邪袭肺,伤津而成,其特点是痰少而黏稠、难以咳出,伴燥邪伤津的表现。如肺阴损耗,虚火煎熬津液,也可导致痰浊内生。肺阴虚特点为痰少而黏稠难咳,有时痰中带血,伴肺阴虚火旺之症。
肾气亏耗,或肾阳不足,不能制水,聚而为痰,其特点为痰多稀薄、咳痰无力、喘而气促、动则尤甚。肾阴亏虚,虚热内生,灼津成痰,痰浊犯肺,其特点为痰少黏稠、难以咳出、咳喘不宁、呼吸短促,伴肾阴虚证。
除肺、脾、肾的病变外,肝的疏泄失常,也可生痰。肝郁犯脾,可以聚湿为痰,其特点为咳嗽、气喘、痰少、胸胁胀闷,或咽中如有物梗塞,或有昏仆、呕吐痰涎等;肝郁化火,又可灼津成痰,引起咳逆喘息、咽喉不利、痰少而黏等。
(六)瘀血阻肺
产生瘀血的常见原因有外伤、情志失调、感受外邪、津液亏虚、正气亏虚、出血等。外伤瘀血导致肺病,主要见于胸部外伤,损伤肺络,血出成瘀,日久不愈,则肺失宣降,导致肺病。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肝气、肝火犯肺,络伤血溢成瘀,可出现咳嗽阵作、胸胁胀痛、气逆而喘、咯血等;若感受燥热外邪,灼伤肺络,或煎熬血液为瘀,或热壅血瘀,蕴酿成痈,可引起咳吐脓痰、脓血腥臭痰等。正气亏虚,多与心脏有关,由于心气亏虚,推动血液无力,血液不能回流于心,瘀滞于肺,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导致咳逆气喘、端坐呼吸,甚则咯吐血性泡沫样痰。还可因脾气亏虚,不能摄血,而使肺络破损,血溢脉外,阻滞气道,导致呼吸急促、咯血等症。此外,四肢血管和心脏等部位的陈旧性瘀血块(即宿血、干血、老血)也常可脱离脉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肺脏,阻滞血行,造成肺部广泛性血液瘀滞,肺气壅塞不能宣降,终致肺部广泛性瘀血后出血,溢出之血又阻塞于肺管,形成复杂危重的病变。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咳逆气喘、心悸、剧烈胸痛、咯吐黯红色或鲜红色痰,有时可伴有发热、但无寒战;严重时由肺及心,导致心肺阳气衰竭,血液不能回流于心,出现全身充血瘀血、颈部血脉怒张、胁下积块(肝脾瘀血肿大),以及全身水肿,下肢为甚。总之,由于肺主气,而全身血脉上朝于肺,肺气下注于血脉,所以,瘀血阻滞可导致多种肺病的发生。
痰浊与瘀血既是其他病因所导致的病理产物,又可作为新的病因引起许多疾病。肺部受邪或肺病日久不愈,肺不布津,津液停聚而生痰;或引起肺部血脉瘀阻,导致肺功能失常,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等诸多病症。痰浊与瘀血,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胶结,可以单独引起肺病的发生、发展,又可共同影响于肺,但在不同的时期,痰瘀又有所侧重。
(七)他脏病及
1.心病及肺
心气不足,则血运无力,从而导致肺之气血不畅,出现胸闷咳嗽、喘息气促,甚则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如果影响肺之通调水道,还会出现支饮、水肿等病。此外,心气不足,日久不愈,也常导致肺气亏虚,而出现气短、动则气喘、自汗等肺气不利、卫外不固的表现。
2.肝病及肺
肝的疏泄失常,可影响肺气的肃降,使肺气痹阻,不降而上逆,出现咳嗽气喘、胸胁胀痛,每遇恼怒、惊悸则加重。若肝郁化火,郁火上逆犯肺,肺络受损,除咳喘阵作外,还可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烦躁易怒等;若肝病日久,瘀血内结,导致臌胀,也常影响肺气的肃降,出现气短气喘、端坐呼吸、不能平卧等。
3.脾病及肺
肺主气,其津气依靠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提供。如果脾气亏虚,气血生化不足,常引起肺气不足,出现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呼吸急促、动则气喘、自汗易感等症。若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痰湿内停,上干于肺,则可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咳喘痰多、胸闷纳差等痰浊阻肺之症。对此类病证除治肺外,必须结合病证之本治脾。
4.肾病及肺
如果肾阳不足,气化不行,水液泛滥,可导致水肿、臌胀等,也可导致水泛胸胁,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咳嗽气喘、端坐呼吸等表现;而且肺失肃降,通调水道失常,可使水邪泛滥之势更甚,加重水肿、臌胀、悬饮等病证。在气机方面,肾主纳气,具有促进、协助肺主呼吸的功能,只有肾的精气充足,吸入之气经肺肃降后才能下纳于肾,如果肾中精气亏虚,摄纳无权,则会导致肺气上逆,可见气喘、动则尤甚等。另外,肺肾阴液互相滋补,肾阴不足则不能滋养于肺,可出现咳血、咳嗽、音哑等肺阴虚症状。
二、肺系病机
肺系的主要病机包括肺宣降失常、主气失调、通调失常,大肠传导变化失常、主津失常等。
(一)宣降失常
1.肺失宣发
由于肺司卫外,所以肺的宣发功能失常,其病变也常见于肺卫。《素问·咳论》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说明了外邪侵袭多从皮毛而犯肺的病理特点,由此也决定了肺多表证的特性。
外邪侵袭人体,多由皮毛、口鼻而入,肺卫首当其冲。正邪相争,卫气郁闭,使肺气之宣发功能受阻,引起卫表失和的病理变化,即为肺失宣发。肺失宣发受病因属性与体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如风寒之邪常导致肺卫的风寒表证;风热之邪则导致肺卫的风热表证,虽同是肺卫失宣,但属寒属热截然不同。体质不同,则病情的发生、发展、传变、转归等可产生不同的结果。同感寒邪,有化热和不化热之分;同感外邪,相同治疗,有在相同时间里加重和好转的不同,这些往往取决于素体阴阳气血的盈亏。
风、寒、暑、湿、燥、热等外邪侵袭肺卫,均可引起肺气失宣,卫表失和,表现为恶风或恶寒、发热、咳嗽、咳痰、头身疼痛、鼻塞、咽部异常、无汗或有汗等。如果素体不足,复感外邪,则除肺卫病证外,常伴有阴、阳、气、血亏虚的表现。
2.肺失肃降
外邪袭肺,肺气不宣,或因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留滞于肺,可使肺之气道不畅,肺失肃降,从而引起肺气上逆或郁闭,发生咳嗽、气喘、憋闷等症。
肺失肃降,气机紊乱,必然导致相关脏腑气机失调。同样,脏腑失调也常引起肺失肃降。生理情况下肺的肃降功能体现在通降肺气、助心运血、助肾纳气、抑制肝木过亢、助胃肠之气通降等方面。病理情况下可出现:①肺气上逆:温热之邪或寒邪等壅滞肺脏,导致肺气闭阻,失于肃降,引起咳嗽、咳痰、喘哮等外邪壅肺,肺气上逆之病证。②心血不运: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瘀于肺,肺失肃降,出现咳嗽、气喘、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口唇青紫、血脉怒张等。③肾虚失纳:肾虚纳气失职,久之也可影响肺气的肃降,导致气逆而喘。④金不制木:肝木相火上逆犯肺,可导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表现为咳嗽气喘、胸胁胀满疼痛、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常随情志波动。⑤胃肠失于和降:若胃气受邪,失于和降,可逆而犯肺;或肺失肃降,引起胃失和降,导致肺胃不和,出现呕吐、咳嗽、气喘等症状;脾失健运,痰浊犯肺,气逆不降,肺失肃降,气不布津,又使津液停聚成痰,出现咳喘、痰多、胸闷、纳差,常因过食油腻使痰多等病情加重;如果大肠不通,也可影响肺气肃降,肺之肃降失常又可导致大肠腑气不通,因而出现咳嗽气喘、大便秘结等症状。
(二)主气失调
1.肺司呼吸异常
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血犯肺,都可引起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影响鼻喉的通气、嗅觉及发音,导致各种病理改变,引起咳嗽、气喘,甚则端坐呼吸、不能平卧、鼻塞流涕、嗅觉不灵、鼻衄、鼻翼扇动、咽喉红肿疼痛、呼吸不利、声音重浊、音哑或失音等症。如果肺失去主呼吸功能,则清气不能入,浊气不能出,随着呼吸停止,生命也告终结。
2.宗气生成障碍
如果化源不足,或耗气过多,可导致肺气不足,则宗气的生成必然减少,无力贯心脉、行呼吸,则出现呼吸不利、气促而喘、遇劳则加重、语声低微、咳声无力、心悸、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唇甲色黯、舌黯等症。
(三)通调失常
通调失常,指以肺气清肃下降功能失常,不能通利水道,导致水液敷布和运行障碍为主的病理改变。其中较常见的有风水泛滥和水饮内停。
1.风水泛滥
由于风邪外袭,客于肺卫,肺气不宣,不能清肃下降以通调水道,使津液不得下输膀胱,导致风水相搏,溢于肌肤,可导致眼睑浮肿,继则蔓延全身,四肢皆肿,伴肢节酸痛、小便不利等表现。
2.水饮内停
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若因各种原因引起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导致水液的敷布和运行障碍,则水液可停聚而为痰饮,出现短气咳逆、喘息不得卧、胸胁胀满疼痛等症,形成支饮、悬饮等病证。
(四)大肠传导变化失常
大肠主传导糟粕,将糟粕变化为粪便。大肠传导变化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量以及排便次数的改变,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可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若中气下陷、肾虚不固,则可见久泄、脱肛和大便失禁等病理表现。
(五)大肠主津失常
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泄泻等症;大肠实热,水分消铄,肠液干涸,肠道失润,可出现大便秘结不通之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家禽出现肿头肿脸的现象,每次有养殖朋友问我
这是什么病,我都会连续问这几个问题,比如鸡群有呼吸道吗、鸡舍环境
怎样、最近有没有免疫、最近用了什么药等等,之所以问那么多问题,是
因为家禽肿头肿脸只是一个表面症状,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太多了,今
天就简单分析一下引发家禽肿头肿脸的几大常见原因:
1、环境因素:脏、潮湿、通风不良、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严重超标,有
害细菌超标。(冬季多见)
2、疾病因素: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鼻炎、鸡痘、流感等都会导
致。(目前最常见的病因)
3、肿头综合症:病源可能是副粘病*科的肺病*,支原体病*,霉形体
或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造成的头脸肿胀,眼睛闭合。
4、疫苗应激因素:如传喉疫苗、支气管炎疫苗、新城疫疫苗等点眼滴鼻
后造成的,特别是喉炎疫苗免疫后的肿头肿脸现象难以消除。(时不时做
点眼滴鼻免疫后出现)
5、饲料营养不平衡:如缺乏维生素A等。
6、外伤造成的细菌感染:如颈部皮下注射(注射部位颈背部上1/3处)
造成脖颈部发炎肿胀,炎症波及面部及整个头部,或伤愈后遗留下来的头
部肿胀症状。
7、频繁使用刺激性很强的消*药喷雾,或者在内抛洒石灰,造成鸡因刺
激过强而引起的头部肿胀。
对症施治:
1、改善养殖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换气。
2、找到病因之后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如:病*原因使用温达康或必奇
+鼻炎克;大肠杆菌使用德莱塞克。
抗病*首选:温达康
温馨提示:
如果你有任何家禽养殖技术、疾病或行情方面的问题,可回复你的“姓名
+电话+你的问题”,我们会有专业的技术老师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为养殖业服务,我们是认真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