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的第一次条文讨论会,和大家一起复习讨论了关于金匮的一些基础知识,现将内容整理如下,大家一起学习,背诵经典,传承中医!
基本内容原书一共是25篇。
第一篇为总论,相当于全书具有概论性质的篇章。
第二篇到第十七篇是辨治内科杂病。
第十八篇辨治外科杂病。
第十九篇是一些不便于归类的杂病,也可以说是杂病篇里的杂病。
第二十到二十二篇,是辨治妇产科的病证。
第二十三到二十五篇,为杂疗方与食物禁忌。
我们把重点放在第二十二篇以前的内容。
为了帮助学员了解全书内容概况,现将各篇内容要点介绍如下: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明人身脏腑经络隐于内而不见于外,然其活动情况却外著之于声息色脉、寒热痛痒、喜怒爱憎、便溺饮食之中,可以用望、闻、问、切的方法来诊知脏腑经络的病变。所载关于脏腑经络先后患病的脉象、症状和诊治法则的概论,具有全书纲领的意义,所以学习的人应当先研究它、领会它的基本精神实质。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所论述的是痉、湿、暍三种不同的病证。痉病,是以项背强急,口噤不开,甚则角弓反张为其特征;湿病,是以身重,骨节疼烦为其特征;暍病,是以发热,口渴,汗出,恶寒,身重为其特征。由于痉、湿、暍三病,均为外感所引起,都属于太阳经之病,有太阳见症;并且痉病有因湿的,暍病有夹湿的,湿病之主因为湿,三者相类似的地方很多,所以合为一篇。
《百合狐惑阴阳*病脉证治第三》,论述百合、狐惑、阴阳*三种病的辨证和治疗。百合病是以精神恍惚不定,饮食、行为、语言的失调,以及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其特征的一种疾病;狐惑病是以目赤、咽喉以及前后二阴腐蚀溃烂为特征的疾病;阴阳*是以发斑、咽痛为特征的一种感染疫*引起的病变。虽然三者的病源不同,但它们在某些症状上却有一些类似的地方,如:在神志方面,百合病有神情恍惚不定之症,而狐惑病有神思迷乱,类似百合病;狐惑病有腐蚀溃烂之症,而阴阳*也有脓血腐败,类似狐惑病,所以三病列为一篇。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是专论疟病,对于疟病的症因脉治都有论述,它的理论和治法都比较精微和周密,其论证处方,可以补《素问》疟病剌法的不足。本篇的条文不多,但很有指导意义。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述中风、历节病。中风,是以猝然昏倒,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甚则神识不清,不能言语为其特征;历节病是以关节疼痛剧烈,甚至肿大为其特征。由于二者都是体质薄弱,正气先虚,感受外在的风邪所引起,并且均有四肢部位的症状,所以合为一篇。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病是因荣卫虚弱,腠理不密,外受风邪,痹于肌表,使血脉痹滞而不通就是;虚劳病起因虽多,但终有至于血痹者,所谓“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就是。其血痹、虚劳病,因虚所致,证有相通,所以合为一篇。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包括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三种病证。肺痿,就是肺叶萎弱不用,以多唾涎沫为主的病证;肺痈,就是肺生痈脓,以咳嗽、胸痛、吐脓痰腥臭为主的病证;咳嗽上气,就是肺气不利,气逆于上,以喘咳上气,不能平卧为主的病证。由于这三种病证的病变部位均在肺部,均有咳嗽、喘逆等症状,且这三者多互相影响,所以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后,特立三病为一篇。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奔,奔跑;豚,小猪,奔豚,是形容本病的证候发生犹如小猪之奔突,故名。奔豚气病就是以“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为其特征。本篇即专论此病的发病原因、机制、证候和治疗方法。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痹,是痹闭不通的意思。胸痹,就是指胸中痹闭不通,它是以胸膺部疼痛为其主症的;心痛是指心窝部位的疼痛证;短气,是指呼吸迫促气短。本篇所载胸痹、心痛、短气三种病,其发病的部位相近,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并且三者每每同时出现,所以合为一篇论述。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疾病。腹满,就是腹部胀满证;寒疝,就是寒性腹痛证;宿食,就是伤食证。由于三者都是胃肠病变,都能产生胀满滞塞或疼痛的症状,都为脏腑所病,所以合为一篇。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首先论述五脏风寒和真脏脉象,其次论述三焦各种病证,最后论述脏腑积聚脉证。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有全书纲领的意义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论述痰饮病,如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其篇题所说之痰饮是广义的,指本篇各种饮病;篇中各条所说之痰饮是狭义的,只是四饮中的一种。然咳嗽一证,由于饮邪而发者附于本篇,以表示和《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所载之“咳嗽”不同。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论述消渴、小便利、淋病三种病证。消渴,是以“善消而大渴”为特征的病证;小便利,是指小便利多的病证;淋病,是小便涩痛不畅和癃闭不通的病证。由于这三种病证都有小便异常,且往往相兼并现,所以合为一篇。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是论述水气病的专篇。论述的内容有水气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水气病是由于外感和内伤,导致阳气失职,不能制水,水气渗于皮肤肌肉所形成,其证是以“身体肿胀”为主。本篇根据其各个不同脉证和病机,把水气病分为五种: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和*汗。对于其治疗,以水邪所在的部位不同,分别提出了“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以及“可下之”的治疗原则。
《*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专论*疸病的脉因证治。并从*疸病的不同原因和证候,分为谷疸、酒疸、女劳疸三种类型。最后载虚劳萎*一条,与*疸病相鉴别。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论述惊悸、吐血、衄血、下血、胸满瘀血等多种病证。由于它们都与心及其所主之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病的原因多为心肝有病,营卫气血失调所引起,故而列为一篇。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述呕吐、哕、下利等病证。哕,即呃逆:下利,即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种。由于呕吐、哕、下利这三种病证,都是属于肠胃之病,由肠胃功能失调引起,在证候上三者往往互兼,所以列为一篇讨论。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疮,即金疮。痈,即痈肿。本篇论述痈肿、肠痈、金疮、浸淫疮等疾病的诊断和证治。这几种疾病都属于外科疾患,所以合为一篇。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论述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五种病证。其中蛔虫病是本篇论述的重点。由于这些碎杂病证未经各篇收载叙述过,所以一概补论于本篇。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论述妇人妊娠病脉证和治疗的专篇。其论述的内容有妊娠呕吐、妊娠下血、妊娠小便不利、妊娠腹痛、妊娠养胎等。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论妇人产后诸病的专篇。由于妇人分娩以后,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往往产生一些产后有关疾病。本篇论述产后各种疾病,包括有产后郁冒、产后大便难、产后腹痛、产后中虚、产后发热、产后中风、产后下利等等病证。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妇人杂病之病因、病证和治疗方法。妇人杂病的总的起因,有因虚、积冷、结气三种,而其病证有热入血室、经水不利、带下、漏下、腹痛、咽中如有炙脔、脏躁、转胞、阴吹、阴疮等等。
《杂疗方第二十三》、《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此三篇为宋人所附。暂不录入本书中。
《金匮要略编写体例》《金匮要略》以合论和专论两种形式分篇。合论:数病合篇——因病机相同、病位相近、证候相似、不便归纳者,用以比较与鉴别,使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专论:一病成篇——独立性强,临床特色鲜明。
《金匮》分篇论病,分条叙证,分证出方。这种写作方法具有分类简明、辨证切要、层次清楚、便于检用、文字质朴、经验可靠的优点。
从篇名上看,《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一样,篇名大多冠以“病脉证治”或“并治”,均标志着“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脉证合参”的临床意义。这种“脉证合参”又不是孤立的,一定是病与脉证的合参,然后才是“辨证施治”,辨证与施治的紧密结合。1.“以病为纲”,确立病名诊断在杂病中的纲领地位。要在杂病的诊断过程中确立中医病名的纲领地位,也就是先把病名搞清楚。原来我们说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把西医诊断的病拿来,让中医来辨证,叫做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我认为,张仲景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从中医学的角度,一定先明确它是个什么样的疾病。然后,通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证为主,这就是中医的传统理论。从经典上说,是张仲景创立的。
2.张仲景关于疾病的命名,有六种情况,包括病因、症状、病机、病位、疾病特征和发病特殊时期的不同命名。
(1)以病因命名。如湿病,是外感湿邪所致。宿食病,由宿食所致。再比方说,肠寄生虫造成的蚘虫病。还有痰饮、水气、瘀血等病是因病理性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而得名。
(2)症状命名。是由临床主症决定的。比如腹满病、心痛病、惊悸病、呕吐、哕、下利病都是症状命名。
(3)病机命名。肺痿病,是指肺气痿弱不振的病机;肺胀病是指肺气胀满的病机;虚劳病的病机是劳伤所致五脏阴阳气血虚损,而且久虚不复。
(4)病机和病位结合命名。比方说血痹、胸痹、肝着、肾着都是《金匮》里特有的疾病命名,均是病机、病位结合命名的。
(5)疾病特征命名。中风病的命名是张仲景依据发病急骤的突然性,具有风邪特性,善行而数变,如同自然界的暴风有摧枯拉朽之势,非常猛烈,会造成枝干断摇,甚至会连根拔起,用以形容得了中风病以后,不同的病情确实有轻重浅深之别。现在看来,中风分成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缺血性中风出现了脑的梗塞;出血性中风出现脑溢血。直接明确病位,是“脑卒中”、“脑血管意外”的疾病。
(6)以疾病发生的特定时期命名。暍(ye)病在内科杂病里面,它有严格的季节性,一定是夏季伤及暑热之邪。但是,它属于伤暑,而不是中暑,称作暍病。再有,特殊时期如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有严格的特定时期。
我要说明的是,尽管《金匮》对疾病的命名不那么统一,它是多元的,但是在临床诊断上,张仲景注意到了病和证,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他一定要强调以辨病为前提,才能确定辨证的范围。尽管有的在临床上还不常用,或者说起来莫名其妙,但是作为我们中医的学者、研究者或是后学者,必须掌握,并经过实践,使其规范化。
3.关于疾病的分科。全书除了对内科、外科、妇科疾病有分篇论述以外,具体地说,同为痈疡,生在脏,有肺痈,属于内科疾患;在腑的有肠痈,属于外科疾病;在肌肤脉络的疮痈,中医学称疮疡外科,西医称皮肤外科。可见中西医学尽管相隔久远,但是有相似、相近之处。再如,寒疝和阴狐疝之间的比较,《说文解字》对“疝”字的解释是:“疝者,腹痛也”。就是指以病性与症状结合命名的,是一种寒性腹痛。当然,它有急性、发作性的特点,属于内科疾病,放在第十篇里了。而阴狐疝是腹痛,放在第十九篇里,形容以“偏有小大,时时上下”为临床特征,相当于西医学的小肠疝气。当男患站立时,小肠坠入阴囊,就偏有小大,因一侧的阴囊膨出了。当他卧在床上时,小肠又回到腹腔内,一如常人。一般情况下,中医可以保守治疗,属于内科范畴;如果出现嵌顿的情况,容易出现坏死,就应当及时进行外科治疗。因此放入第十九篇不便于归纳的杂病范围内。妇女也患疝气病的,就是腹股沟斜疝,有的可坠入阴唇处。可见,张仲景在杂病的分科上是很具有智慧的!说明张仲景时代的医学成就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从中看出他的临床诊断是以脏腑经络辨证为核心的。▼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整理/橘大宝排版/橘大宝校对/青竹学术部本文部分源于网络、《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戳阅读原文参与投稿
▼10万稿酬等你来拿
觉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