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疾病信息与防治
(一)肺病
中医称肺主手太阴经。
肺性属金,主人体一身之气,主三焦之上焦,有宣化之功,布化水谷精气,熏肤充身,滋润脏腑,通调水道,下属膀胱。肺通过呼吸,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对体内精微之营养物质进行氧化,以提供四肢百骸之能源。肺气上通鼻、喉、气管,下连脾肾,内化血脉,外通皮毛。有调整机体寒、热之功能,热则宣气化湿,外溢出腠,下入水道;寒则氧化精微,以生热能。
金气本性燥,肺病多热*。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说:“肺痈者,金受火刑之症也。”北京名医郗霈龄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之邪遏于肺经不得宣化,肺经滞不畅,郁久化热,蕴热成痈。”
通过四柱看肺病,主要看金的活性。
命柱分析中发现,四柱金弱的人易患肺病,火旺克金,易患肺痈;寒水泄弱金,气管多疾病,四柱中无金,肺功能微弱。
疾病类型及防治方法如下:
1、四柱火旺透干,金脆弱透干,行运、流年火旺时易患肺病。
乾造:丙子
辛丑
丁巳
丁未年、日、时三火克金,流年丙子夏季患肺癌。
坤造:丙戌
己亥
丁丑
丙午流年丙子死于肺癌。
坤造:丙申、辛卯、甲戌、辛未。流年丙子,春季患肺癌。
乾造:己巳、丙子、乙卯、辛巳。流年甲戌患肺炎。
(1)病状:长期低烧,皮肉干枯,咳吐*痰,咽痒疼,身热,肺脓肿积水,脉浮急数。
(2)病因:命中金脆主肺弱,火燥烤金,肺燥无力运化水气,气血瘀积肺泡,素日阴虚,久而蕴热,熏蒸肺络,致成肺脓肿。
(3)治疗原则:生水强金,泄火湿土。
(4)治法:泻火凉血,清热解*,润肺化痰。
(5)中药治疗(用药):前胡、川贝母、瓜蒌皮、竹茹、桑叶、银化、连翘、郁金、生地、牡丹皮、赤芍药、杏仁、桔梗、百前、百部。
(6)饮食:忌热性食物,如狗、羊肉等,宜辛、咸味及寒凉性食物,如小麦、稻米、绿豆、茄子、瓜果等。
(7)生活习性:忌曝晒、劳累盗汗、忧郁苦闷、多愁善感,宜阴凉湿润、凉食冷饮、清心寡欲、潇洒自如。
(8)住宿位置:忌热燥阳干、污浊肮脏之地,忌宅基的南、东南地,忌风水场的五*之宫。宜阴凉、清洁之地,宅基的西、西北地,风水场的延年之宫。
(9)室内布局:忌红色,忌见火炎标志。宜黑、白色,宜见金强、水旺标志。
(10)生活方位:忌南方,宜西、西北方。
2、四柱土焦、土厚,无金或金弱被埋,行运、流年火旺时,易患肺病。
坤造:乙卯
辛巳
丁巳
甲辰。
乾造:丁未
丙午
丙辰
癸巳。
乾造:己丑、辛未、丁巳、庚戌。
坤造:甲子、甲戌、庚辰、丁丑。
(1)病状:呼吸急促,气喘,咳嗽多痰,呼吸道感染,肺部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组织大部脓肿,身热,脉浮急数。
(2)病因:血热,肺毛细血管淤积不畅,血循环障碍,肺热,免疫功能不足,染*、菌。多在污浊环境中工作、生活,吸*过多,肺感染性脓肿。胃、肠部消化功能弱,肺部供养不足。
(3)易并发病:低血氧、肺心病、脑部缺氧、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4)治疗原则:强金生水,泄土润木。
(5)治法:润肺化瘀、活血化瘀、清热解*、排脓消痛。
(6)中医用药:石膏、知母、前胡、川贝母、瓜蒌、竹茹、丹参、益母草、郁金、白芨、杏仁、桔梗、白前、百部、紫苑等。
(7)饮食:忌甘味、热性食物,如狗、羊肉等。宜辛、咸味及寒、凉性食物,如小麦、稻米、赤小豆、茄子、瓜果等。
(8)生活习性:忌曝晒、劳累盗汗、吸*酗酒、忧郁苦闷等。宜阴凉、湿润、饮茶,多食水果、蔬菜等。性情宜宁静淡泊。
(9)住宿选择:忌热燥阳干、空气污浊之地,忌宅基的南方,风水场的五*、天医之宫。宜阴凉、清洁之地,宜宅基的西、西北地,风水场的延年之宫。
(10)室内布局:忌红色,忌见火炎、焦土标志。宜黑、白、暗色,宜见金强、水盛、湿土标志。
(11)活动方位:忌南方,宜西、西北方。
3、四柱水旺,无金或金弱逢水泄,易患气管炎、风湿性肺病,一般在行运、流年水旺时患病。
乾造:壬午
癸丑
辛卯
辛卯流年乙亥冬患肺炎。
乾造:癸未
壬戌
癸亥
丁巳流年壬申、癸酉、乙亥患气管炎。
坤造:乙未、丁亥、癸酉、癸亥。流年乙亥冬季患肺炎。
坤造:戊戌、癸亥、乙未、辛巳。流年癸亥起患气管炎。
坤造:乙亥、丁亥、癸丑、乙卯。流年癸亥起患肺炎。
(1)病状:畏寒,四肢不温,呼吸困难,气管有炎症,血稀,肺部供血不足,皮肤多病,脉沉细。
(2)病因:贫血,心力衰弱,肺部供血不足,长期呼吸潮湿空气,营卫不密,外湿邪侵体,长期患皮肤病,肺染湿*。
(3)易并发病:贫血,低血氧,败血病,肺心病,脑血管病。
(4)治疗原则:培土治水,固金生火。
(5)治法:养血补心,助阳抑阴,补气养脾。
(6)中医用药:人参、*参、孩子参、*芪、山药、阿胶、桂圆肉、乌药、橘皮、苍木、麻*、杏仁、桔梗。
(7)饮食:忌咸、苦味及寒、凉性食物。宜热性甘味食物。
(8)生活习性:忌潮湿风寒、凉饮酗酒,多思忧郁。宜干燥,多见阳光,热食热饮,清心寡欲。
(9)住宿位置:忌潮湿阴寒处,忌宅基的北地,风水场的六煞之宫。宜干燥多见阳光处,宜宅基的西、西南地,风水场的天医之宫。
(10)室内布局:忌黑、暗色,忌见水寒标志。宜红、*色,宜见金强、土干、火旺标志。
(11)生活方位:忌北方,宜西、西南方。
(二)肝病
中医称肝主厥阴经。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功能很多的腺体器官,它参与体内消化、代谢、排泄、解*和免疫等过程。肝藏血,精化血液,肝脏的门静脉收集自腹腔内脏流来的血液,内含从胃肠道中吸收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它们将在肝内被加工、贮存或转化。门静脉血进肝后,有害物质及微生物抗原性物质将在肝内被解*或清除。肝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
肝性属木,喜通达疏泄,气血冲和。肝与气海相连,能宣先天之元气,以敷布于周身,而周身之气化,无处不流通。肝主筋,系四肢肌筋之屈伸;肝主神经,通周身经络。
四柱中看肝病,重点看木的活性。木有三怕:一、木燥怕见炎火,火燃木当自焚;二、木寒怕见水泛,水寒漂木为病木;三、木弱怕见强金砍伐,乱金伐弱木,木死而无生。肝有三忌:一、肝热。热邪生痰,瘀塞经络,难施通达疏泄之能;二、肝湿。湿寒凝郁不通;血稀不敛,肝体供血不足,难施精化之功;三、肺亢欺肝。浊气潴留肝体,成菌、*积聚之地。肝为藏血之脏,性喜疏泄(木喜曲直),若肝失条达,气郁则血行受阻,气结则血淤成积,经久不愈以致肝之气血经络淤塞,肝脾则肿大。另外肝气横逆(木盛欺土),克害脾胃,久易运化失常,水湿停聚,气滞湿阻,血行积淤,肌体则肿胀。
肝病主要有肝硬化(祖医学称“积聚”、“症瘕”、“臌胀”)*疸,脓肿,水肿等症。从临床中可见,肝病的发展过程,是湿(热)郁淤*,因此,对待肝病以提前预防为好。
根据四柱分析,肝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如下:
1、木燥,临自焚之状,或四柱火炎无木,行运、流年火旺,易患肝病。
坤造:丁未
乙巳
丙子
辛卯
乾造:甲午
己巳
戊寅
丁巳
乾造:丙戌、癸巳、己丑、乙巳。
乾造:丙午、乙未、丁酉、癸卯。
乾造:丙午、乙未、庚辰、戊寅。
乾造:戊寅、丙辰、甲戌、丙子。
乾造:癸卯、丙辰、乙巳、丙戌。
甲戌年肝炎。
乾造:甲戌、丙寅、庚午、丙戌。
丁卯年死于肝癌。
以上病例,均在流年丙寅、丁卯、甲戌患病。
(1)病状:厌油,食欲不振,口苦,头晕,夜卧不安,多惊,小便短赤,全身和面目皆*如橘皮色,神疲形瘦,脉沉滑。*疸指数偏高,谷丙转氨酶指数高。乙肝表现抗原呈阳性。
(2)病因:肝胆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日常情志不舒,急躁气怒,怒则伤肝。嗜酒过度,饮食不节,表现相应,外感湿热之邪(包括感染病源,如寄生虫、病*等)。热邪生痰,瘀塞经血之道,肝气衰弱。
(3)易并发症:肝性脑病,肝性血*等。
(4)治疗原则:生水润木,泄火。
(5)治法:消*化痰,润肝凉血,滋肾补肝。
(6)中医用药:茵陈、酒芩、银花、连翘、龙胆草、郁金、藿香、夏枯草、决明子、枸杞子、牡丹皮、赤芍、红花、玄参等。
(7)饮食:宜酸、咸味及寒、湿食物,忌甘味及热燥性食物。
(8)住宿选择:阴凉为宜,即八卦方位的水地,风水场的延年宫;忌火地、五*地。
(9)室舍布局:暗色、绿色、阴凉为宜。物画标志,多见水旺、木湿为宜。忌红色,忌见炎火标志。
(10)生活方位:宜北、东北方,忌南方。
2、水盛木漂,四柱寒湿。行运、流年遇虚湿之地,易患肝病。
乾造:己亥
癸酉
癸卯
壬戌
乾造:丁亥
癸丑
甲午
癸酉
坤造:甲寅、壬申、乙巳、癸未。
以上病例,均在乙亥(95)、丙子(96)年冬患肝病。
(1)病状:腹部膨隆,喘息不得平卧,咳嗽气短,胸憋心悸,四肢无力,血浆蛋白低,丙谷转氨酶高。脉弦滑稍数,沉取无力。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
(2)病因:身寒、性忧郁,生闷气,外感寒邪,血凝郁塞。气滞郁结,血瘀络阻。肝体长期供血不足,肝毛细血管瘀塞严重,气化湿水,潴留腺体。脾胃虚寒,寒湿之邪随门静脉入肝,肝见风湿邪。
(3)易并发症:肝性脑病、心脏病、贫血、胆囊病。
(4)治疗原则:强木生火,培土治水。
(5)治法:祛寒助阳,补心养血,养脾胃,热养肝肾。
(6)中医用药:*芪、熟地、何首乌、当归、三棱、莪术、红花、川朴、肉桂、附子、鸡内金、干姜、大枣、麻*、苍术。
(7)饮食:宜酸、甘味及热、湿性食物,忌咸味及寒湿性食物。
(8)住宿位置:宜干燥多见阳光,宅基的南、东南地,风水场的生气、天医之宫。忌北、西北地,风水场的六煞之宫。
(9)室舍布局:宜红、*、绿色,宜见火、土标志,忌黑色,忌见水旺标志。
(10)生活方位:东、东南、南方为宜,忌北、西北方向。
3、四柱金旺无木,或木弱受强金之克,行运、流年见强金易患肝病。
坤造:癸丑
辛酉
庚戌
壬午。
坤造:癸巳、庚申、壬辰、壬寅。
乾造:丙辰、辛丑、庚辰、庚辰。
坤造:丙申
辛丑
甲申
戊辰。
乾造:己酉、癸酉、辛卯、庚子。
乾造:丁酉、戊申、壬戌、庚戌。
乾造:丙申、丁酉、庚辰、丁丑。
(1)病状:骨瘦如柴,阴囊下肢肿胀。腹部膨隆,不敢饮食,食则胀剧,肋下腹痛。血浆蛋白低,丙谷转氨酶高,脉细沉。
(2)病因:长期遭受意外打击,气怒伤肝。脾胃虚寒,寒湿入肝,积郁成症瘕。血稀不敛,肝体缺血。气化湿成水,潴留肝体。
(3)易并发病:贫血、败血病、肺心病、脑血管病。
(4)治疗原则:培土治水,助木生火。
(5)治法:助阳祛寒,补肝益脾,养血补气。
(6)中医用药:人参、*参、孩儿参、*芪、山药、熟地、当归、红花、川芎、鸡血藤、附子、肉桂、麻*、苍术、鸡内金、砂仁、干姜、大枣。
(7)饮食:忌辛、咸味及寒、凉性食物,宜热性甘味食物。
(8)生活习性:忌潮湿风寒、凉饮、酗酒、多思忧郁。宜干燥多见阳光,热洗热饮,清心寡欲。
(9)住宿位置:忌潮湿阴寒处,忌宅基的西、北方,风水场的绝命、六煞、延年宫,宜干燥多见阳光处,宜宅基的南方、东南方,风水场的生气、天医之宫。
(10)室内布局:忌黑、暗色,忌见水寒金强标志。宜红、*色,宜见木、火标志。
(11)生活方位:宜东、东南方,忌西、西北方。
(三)肾病
中医称肾主少阴经。
肾脏在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肾脏通过泌尿,排除机体的大部分代谢尾产物以及进入人体的异物,调解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保留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如钠、钾、碳酸氢盐以及氯离子等,排出过剩的电解质,尤其是氢离子。
肾脏通过活性物质的分泌,对周身进行环境平衡作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促骨髓造血;肾素促生血管肾张素Ⅰ,与肺组中的转换酶结合促生血管紧张素Ⅱ;肾皮质激素诱导蛋白的合成,促生氧化以提供ATP;增强髓质激素的“应急”作用等。肾脏分泌激素通过促机体物质氧化、分解、合成、转化、代谢,对身体的供能和湿、温度起调解作用。
祖国医学对肾功能的泌尿作用和分泌激素作用,早有精辟的论述。其理性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被现代医学和临床实践所验证。
《内经》讲:“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吴谦《医宗金鉴》讲:“少阴肾经,水火之藏,邪伤其经,随入虚实,或以水化以为寒,或以火化以为热。”北京名医白啸山讲:“先天主乎肾,后天主乎脾胃。肾中有阴有阳。肾中之阴为肾中之精,亦为五脏之精。肾中之阳为命门之真火。……人体之阴为精,人身之阳为气,气化于精,精化为气,肾中之精给命火薰化而为真元之气,由命门上输于肺,以运化于周身,所谓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者此也。”综上所述,其实质就是现代医学的内分泌作用与过程。肺性属金,肾性属水,肺能化气为水,又能聚气化水,此五行中金生水之理。
水有二怕:一、水旺无土抑制,泛滥成灾。木、火必衰病于虚湿之地,土崩于水旺之时,土崩,水则横溢成水灾。二、水缩无源,天燥地干。木无水源而病,火不成既济而熄;土燥焦,万物不生则瘪。肾有二忌:一、肾阴过剩,脾寒,肺湿,水肿之主要原因。古代医家认为:“水肿一病,皆归之于肾”。脾胃为后天之源,具有运化之功。制水之用。脾胃功能对肾炎的转归非常重要。一旦运化失常,不能制水,则水失堤防,即溢出而为水肿。肾炎往往表现为脾胃两虚。肾虚肺湿,水肿之根。水湿入三焦,不能化气归源,潴留肌体,水肿之病源于此。二、肾阴气不足,脾胃肺阳气过剩,肾水枯竭不生肝木,肝阳上亢,气过剩,血不足,迫血妄行,瘀塞经络,气、血、经络不通,四肢百骸皆躁,机体肿胀,郁、瘀、*成蔓延之势。
命理分析中发现,肾病类型及应防治的方法如下:
1、四柱水寒金冷,易患中*性肾炎。行运、流年遇虚湿之地患病。
乾造:己酉、壬申、癸亥、癸亥。
乾造:辛亥、己亥、戊戌、癸亥。
乾造:壬辰、辛亥、癸亥、癸亥。
坤造:癸未、壬戌、癸亥、壬戌。
以上病例,均在壬申、癸酉、乙亥、丙子年秋冬患病。
(1)病状:血红蛋白降低,血浆蛋白低下,下腹及下肢水肿。临床主要表现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肾功能障碍。肾脏染菌*。
(2)病因:血稀不敛,肾脏缺血。血中营养物质氧化、解*功能不足,菌、*侵肾,肾中*。脾胃虚湿,热能不足,运化、提取水谷精气不足,虚湿之气血入肾。肾免疫功能低下。
(3)易并发症:心脏病、贫血、四肢痹症、胆囊炎、脾胃虚寒。
(4)治疗原则:干木生火,培土泻水。
(5)治法:祛寒助阳,补血养脾,温肾养胃。
(6)中医用药:麻*、杏仁、射干、柴苑、肉桂、熟地、何首乌、当归、红花、附子、*参、*芪、香漂、没药。
(7)饮食:宜苦、甘、酸及热温性食物,忌咸及寒凉性食物,忌凉食、冷饮。
(8)住宿位置:干燥多见阳光为宜,宜住宅基方位的东、东南、南方,风水场的生气、天医之宫。忌西、北、西北之地,忌风水场的六煞、延年、绝命之宫。
(9)室内布局:红、*色为宜,室内宜见木、火标志。忌黑白、暗色,忌见水泛标志。
(10)生活习性:宜体育锻炼、热晒、保温、热洗。忌寒冷、懒动、多饮、冷洗。
(11)生活方位:宜南、东南。忌北、西北方。
2、四柱火炎土焦,水缩金脆,行运、流年火旺之季患肾病。
乾造:戊午、丁巳、丙戌、戊戌。
坤造:丁巳、乙巳、乙丑、庚辰。
坤造:戊午、乙卯、庚午、戊寅。
坤造:乙未、己卯、壬辰、丁未。
坤造:戊子、甲寅、丙午、辛卯。
乾造:己巳、丙寅、庚戌、己卯。
自幼肾气不足。
以上命例,分别在丙寅、丁卯、己巳、甲戌年患肾病。
(1)病状:腰以上肿甚,口渴食少,胀渴,大便秘结,尿赤涩短,浮肿,发热,咽干,面赤,心烦。脉滑数,皮肤干枯。红细胞指数高,白细胞指数低。
(2)病因:肾阴亏损,水不涵木引起肝阳上亢,而致上实下虚,肺失肃降,三焦气化失调。机体外感热邪,内蕴热*。脾胃燥结,运化无力。
(3)易并发症:肝热胀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全身免疫功能不足、红斑狼疮性血液病、神经麻木性痴呆。
(4)治疗原则:生水、湿木、泄土润金。
(5)治法:清热凉血,补肾润肺,清除肝火,促进白细胞生成,利水渗湿,宣降肺气,调整三焦。
(6)中医用药:连翘、射干、银花、霜桑叶、杭菊、板蓝根、生石膏、薄荷、浦公英、杏仁、鲜芽根、玄参、赤芍、丹皮。
(7)饮食:咸、酸、辛味及寒凉性食物为宜,忌甘、苦及热性食物。
(8)住宿选择:阴凉寒湿为宜,即宅基北、西北地,风水场的延年宫,忌火燥、土厚地,忌五*宫。
(9)室内布局:宜暗、黑、绿色,见水旺、木湿、金寒标志为宜,忌红、*色,忌见火炎、土厚标志。
(10)生活方位:宜北、东北、西北,忌南方。
(11)生活习性:忌曝晒、干渴,劳累出汗,悲伤。宜多饮、水泡、凉身。
(四)心脏病
中医称心脏主手少阴经。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装置,是一个实现泵血功能的肌肉器官,有心肌组织构成并具有瓣膜结构的空腔。心肌通过肌膜的兴奋—传导收缩,不断地产生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从而进行容纳回流静脉血和推动动脉血进入周身部位的循环运动。心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心纳素是心脏分泌的激素,心纳素与肾小球、近球小体、肾小管上皮细胞、肾上腺、血管的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等靶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可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心纳素具有强大的利尿、利纳、舒张血管和降血压作用。参与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体液容量和血压调节。因此,心脏病不仅对血液循环系统造成障碍,而且对全身的综合平衡也将带来危害。
心脏疾病主要有心肌损害,及心脏功能性疾病。心脏损害又包括心肌炎、心内膜及心瓣膜疾病、风湿性心脏疾病及供血、供氧不足引起的各种疾病(含内分泌失调)。心脏病类型虽多,但主要分因阳火过盛造成的心机亢进与心脏麻痹两大纲。原发基因为七情劳伤、饮食不节,或因内生热*,外侵热淫;或因内见风湿,外寒邪侵肌,造成胸阳抑遏不布或心气不足等。
心脏属火,火弱怕见旺水克。四柱中见旺水克弱火,易患风湿性心脏病。主要症状是,血稀不敛,心肌供血不足,水肿等,因内、外寒邪相应侵体造成。火弱怕土泄,四柱中见火弱逢阴阳土重泄,心脏衰弱,心脏负荷重,毛细血管瘀塞,肌体肥厚,挤压血道。主要因操劳过度,悲愤积火,内伤七情造成。火炎亢进无节,百病之源。火炎气盛,近血妄行,心脏免疫功能不足,菌*泛滥成灾,残害肌体。肌体无生机,分泌功能失调。机体内环境失衡。以上肌体病变,均造成心脏功能不全,对机体血液循环造成危害。
根据四柱分析,心脏病变规律及防治办法如下:
1、四柱水寒、旺欺火,易患风湿性心脏病。一般在行运、流年水旺时患病。
坤造:壬子
壬子
庚子
丁亥
乾造:丁丑
壬子
丁亥
甲辰。
乾造:癸酉、癸亥、丁酉、乙卯。
坤造:壬辰、癸丑、壬申、壬寅。
以上病例,均在壬申、癸酉年患心脏病。
(1)病状:脉沉细、迟缓、面白、局部红润,胸肋疼痛,胸闷短气,四肢恶寒无力,心脏弱,有杂音,心肌间质结缔,组织中有风湿小体形成。心肌缺血,见炎症。
(2)病因:性情忧郁,多愁善感,思虑过度,胸阳不足,阴气郁结。胃脾寒湿,运化失职,水谷精气不能化生入血,聚湿生痰。胃脾寒湿气,上侵心脏,风湿邪入血分,血稀不敛,内阴不平,外阴不秘,外部湿邪侵体。内、外湿邪相应侵蚀心脏,菌*乘势染心脏。
(3)易引发病:风湿性脏、体疾病,脑缺血性疾病。
(4)治疗原则:助木生火,泄水固土。
(5)治法:祛寒湿,补血养心,助阳抑阴,养肝益脾。
(6)中医用药:熟地、何首乌、当归、附子、肉桂、香附、没药、桃仁、红花、酸枣仁、柏子仁、阿胶、合欢皮。
(7)饮食:忌苦、咸味及寒凉性食物,宜甘味及热温性食物。
(8)生活习性:忌剧烈活动,凉洗寒冻,冷饮暴食,悲喜过度。宜轻微活动,热洗保温,热饮食匀,心平气静。
(9)住宿位置:忌阴暗潮湿、寒冷污浊之地;忌宅基的北地,风水场的六煞、绝命宫。宜干燥朝阳之地,宅基的南、东南方,风水场的生气、天医之宫。
(10)室舍布局:忌阴暗潮湿,忌见黑暗色,忌见水旺标志。宜朝阳干燥,宜见红色,宜见火炎标志。
(11)生活方位:忌北方。宜南、东南方。
2、四柱火弱,土厚,易患心肌脓肿、心脏衰病,一般在行运、流年土旺时患病。
乾造:己巳
己丑
丁丑
辛亥
坤造:乙巳
戊子
丁酉
己卯
乾造:乙丑、丁亥、丁巳、戊申。
坤造:辛巳、丁酉、己未、壬申。
(1)病状:脉微、沉、无力。心脏衰弱,心率不齐,心脏见脓肿。胸肋痛,性焦躁,易怒,坐卧不安。
(2)病因:性焦躁,饮食无节,饮酒无度,操劳过度。阴、阳双亏,三焦运化不通,气、血道脉多阻,心肌毛细血管多瘀。心脏供血、供养不足,内分泌失调,肾部重,吸收受阻。心脏长期重负荷运行。
(3)易引发病:血管硬化、血栓,白血病。
(4)治疗原则:生火助木。
(5)治法:活血化瘀,养血润肝,养心补血。
(6)中医用药:川芎、红花、牡丹皮、牡蛎、山药、*芪、人参、阿胶、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
(7)生活习性:忌剧烈活动,凉洗寒冻,冷饮暴食,劳心焦虑,悲喜无常。宜轻微活动,热洗保温,热饮食匀,清心寡欲,宁静平和。
(8)住宿位置:忌阴暗潮湿、寒冷污浊,忌宅基方位的北方、中方,风水场的六煞、天医之宫。宜朝阳干燥之地,宅基的东、东南方,风水场的生气之地。
(9)室内布局:忌阴暗潮湿,忌见黑、暗色,忌见水旺、土厚标志。宜朝阳干燥,见红色,见火炎标志。
(10)生活方位:忌北方,宜南、东南方。
3、四柱火旺、土焦,易患心肌炎,一般在行运、流年火旺时患病。
乾造:丁未
丙午
丙辰
癸巳
坤造:甲午、丙寅、癸巳、戊午。
坤造:己卯、庚午、甲午、辛未。
以上病例均在丙寅、丁卯、己巳、甲戌年患病。
(1)病状:脉洪有力、浮数,头晕胀,血压高,心慌,四肢热,不思饮食,血稠呈粥样,肺、心肌均见炎症。
(2)病因:性躁、惊狂,体内肾阴不足生热郁,外部热邪侵体,免疫功能不足,菌*泛滥侵心脏。阳火亢进,迫血妄行失节。肺气躁,失去肃降之功能。阳盛阴衰,全身免疫功能不足。热邪侵肌成郁,热入血分。
(3)易引发病:肺心病,肾炎,红斑狼疮,肝炎。
(4)治疗原则:生水治火,湿土泄火。
(5)治法:滋肾润肝,凉血化瘀,消*泻火。
(6)中医用药:生牡蛎、丹参、牡丹皮、代赭石,石决明、莲子仁、柏子仁、玄参、麦冬、天门冬、郁金、红花、串穹、牛膝。
(7)生活习性:清心寡欲,平心静气,冷饮食匀。
(8)住宿位置:忌干燥、阳光曝晒,忌宅基的南、东南地,忌风水场的五*、生气地。宜阴凉、潮湿之地,宅基的北、西北方,风水场的延年之地。
(9)室内布局:宜阴凉,潮湿,宜见水旺、金强标志,宜见黑、暗色。忌眼光曝晒,忌见火炎、土焦标志。
(10)生活方位:忌南、东南方,宜北、西北方。
(五)脾病
中医称脾主太阴经。
脾为后天之本。传统医学讲生理,历来重视脾的作用,《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临床中可见,人到成年后,切除脾脏,生命也可维持,脾脏似乎没有多大重要性,脾脏的特殊性就在于此。
脾、肺、肾主三焦水道运化。脾主中焦运化,康健时,为肠胃行其津液,化水谷之精微,或成血入肝脉,或化气输于肺,或化水归于肾,以供周身之营养。脾脏又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血液流通过程中,吞噬异常的红细胞,进行修整,以成红细胞生命之源;贮存部分血小板,参与血液中的血小板平衡的调整;分泌使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对于血的精化和再生起重要作用。脾脏病变对机体的危害最大,也是机体多数病变的原发基因。脾脏病变时不仅自身功能减弱,而且大量损耗机体能源,污染血液。因此,古书常讲:“脾伤则四肢俱伤。”“脾气虚,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诸病之肿,皆源于脾。”脾康健时,为后天之本,是生化水谷精微之源泉:病弱时,是损耗能源之大害。可谓机体内“安泰之忠良,乱世之奸雄”。故脾健当用,脾弱当养,脾病当除。脾脏摘除后,胃肠可代行一部分功能。虽多有不利,但不至于危及生命。
临床中分析病因时,每遇湿寒症,应首先重视脾之症状。病例中可见,肝硬化、脾肝大、胃炎脾寒、全身消瘦、风湿性心脏病、脏器水肿等,其原发基因多数是脾寒湿、病弱造成的。《内经·太阴阳明论篇》讲:“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困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病初发,不易查处,也不易引起重视,因此易使病势蔓延,引发其它病症。脾湿寒,病初发较易治。笔者于96年冬季,曾用“熟地、何首乌、当归、山猪茱萸、香附、没药、姜片、大枣”配方药,较容易地治好了十几例脾病初发者。病者性忧郁,病前曾生闷气,吃瓜果、冷食。病后全身串痛,有时麻木胀满,经仪器查体,没发现体病变。经脉诊断为脾寒,寒气初起,流动于全身,投以热药,助阳祛寒,效果甚好。
脾性属己土,己土为田园之土,中正蓄藏,有生化万物之功能。需火湿生土,水湿润土,但不可火炎无水,无水土则焦躁,失去生养之功。又不可水泛无火,水泛无火,土湿物病。水火既济,阳光普照,雨露滋润,万物则茁壮成长。土薄又怕盛木克,贫瘠碱洼的土地上,难以生物,必成不毛之地,弱土又怕阴、阳金重泄,土中掏金,土将受折磨,耗尽生机,成病弱之躯。用阴、阳五行规律分析脾病,应熟记此理。
一般身寒脉细沉之人,多有脾寒之基因。若早防治,则免其大害。如任其风湿邪侵,当筑成重病之根。身热脾躁的人,多不思饮食,脾染病*,免疫不足,成机体之大害。肝木过盛恣狂,欺脾最重。肝统气上行,脾弱耗气,缺养,也造成脾之病变。脾弱,水谷精微物质被肺气宣蒸怠尽,也病变之源。
根据四柱分析,脾病变规律及应采取的防治方法如下:
1、四柱水寒,土弱,脾湿寒多病,一般在行运、流年水寒时患病。
坤造:辛卯、庚子、乙巳、甲申。
坤造:癸未、壬戌、丙子、辛卯。
乾造:壬寅、壬子、己亥、丁卯。
乾造:辛丑、己亥、壬子、癸卯。
以上病例,均患风湿性综合病症。
(1)病状:脉细数无力,胸肋脊背串痛,消瘦,四肢无力,大便稀,面露紫青色,胃满气胀,肝胆微微作痛。
(2)病因:性忧郁,多愁善感。脾胃虚寒,多生寒湿之气,寒湿之气串行于三焦之中,故周身疼痛。脾肌缺血,轻时风寒侵体,重时积寒成瘀,染综合性风湿病。
(3)易引发病:风湿性疾病,贫血,心脏病,血质病变,肝硬化等。
(4)治疗原则:生火固土。
(5)治法:祛寒助阳,养血益脾。
(6)中医用药:熟地、当归、何首乌、附子、肉桂、香附、没药、麻*、苍术等。
(7)饮食:宜甘味及热性食物、忌辛、酸味及寒性食物。
(8)生活习性:宜平心静气、宽以待人,忌多愁善感、悲怒生气。
(9)住宿位置:干燥多见阳光为宜,宜住宅基的南方,风水场的天医宫。忌风寒潮湿地,忌住宅基的北、西北方,忌风水场的六煞、延年、绝命之宫。
(10)室内布局:红、*色为宜,室内宜见火旺标志。忌黑白、暗色,忌见水泛标志。
(11)生活方位:宜南、东南,忌北、西北方。
2、四柱土薄受盛木之克,脾弱难施运化之功。一般在行运、流年木盛时患病。
乾造:癸卯、甲寅、己卯、甲子。
乾造:甲寅、乙亥、戊戌、甲寅。
乾造:壬辰、壬寅、辛卯、丁酉。
坤造:癸未、甲寅、辛酉、丁酉。
(1)病状:脾肿大,胸肋串痛,消瘦无力,左脉浮弦,右脉弱,心中烦燥。
(2)病因:脾弱,胃酸过多,伤脾。肝气过盛欺脾。经常遭受意外打击,生活在愤怒之中,怒则肝木乘脾,脾伤则运化津液不利,脏、器肢体缺养,易患综合病变。
(3)易引发病:胃溃疡、食道癌、子宫瘤等。
(4)治疗原则:泄木生火,固土生金。
(5)治法:养血补心,养胃益脾,活血理气。
(6)中医用药:熟地、红花、当归、六曲、砂仁、鸡内金、木香、乌药、橘皮、姜*、干黍等。
(7)饮食:忌咸、酸寒性食物,宜甘味及热温性食物。
(8)生活习性:忌吸*酗酒,饮食无节,玩世不恭,惊吓创伤。宜心情宁静、食匀精细,宽心度世,宽和待人。
(9)住宿选择:忌寒潮湿之地,忌宅基的东、东北地,忌风水场的生气、六煞之宫。宜朝阳干燥之地,宜宅基的南方、中土,宜风水场的天医之宫。
(10)室内布局:忌绿、黑色,忌见木盛标志。宜红、*色,宜见火炎、土厚标志。
(11)生活方位:忌东、东北,宜南、西南、当地。
3、四柱火炎土焦,脾易染病*、菌,脾病失去运化能力,损耗体内精养物质。一般在行运、流年火旺年患病。
乾造:丁未、丙午、丙辰、癸巳。
坤造:戊子、甲寅、丙午、甲午。
乾造:戊戌、丁巳、己未、丙寅。
坤造:戊戌、戊午、己巳、丙寅。
(1)病状:脉浮,沉按无力,身热,不思饮食,消瘦,四肢无力。焦躁不安,肾、肺功能皆弱,大便燥结,小便赤*。
(2)病因:脾胃燥结,缺少营养;脾生燥气,薰蒸三焦,气、血经络通道多积瘀;肾失滋润之功,脾见热邪侵体,免疫功能不足。肝阳上亢,乘热欺脾。
(3)易引发病:血液病、红斑狼疮、肾肺虚弱病。
(4)治疗原则:生水湿木、强金生水。
(5)治法:滋阴补肾,利水渗湿,清热凉血,清*化瘀。
(6)中医用药:天门冬、麦门冬、何首乌、远志、茯神、大生地、杭白芍、*参、女贞子、生龙骨、生牡蛎。
(7)饮食:宜苦、咸、辛味及寒性食物,忌甘味及热性食物。
(8)生活习性:忌剧烈活动,干食曝晒,饮食无节,思虑过甚。宜轻度活动,爽凉多饮,五味均食,平心静气。
(9)住宿位置:阴凉为宜,即宅基方位的北、西北地,风水场的延年宫。忌火地,五*宫。
(10)室舍布局:暗色、绿色,阴凉为宜。忌见火炎标志。
(11)生活方位:宜北、西北方,忌南方。
(六)胃病
中医称胃主阳明经。
胃为水谷之海,容纳来自食道的食物,并且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胃具有分泌功能,胃分泌的激素,对消化、吸收及酸碱平衡度起重要作用。
脾胃同命,多患同类疾病。脾主太阴湿土,得阳而运;胃属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胃过寒湿,消化功能减退,水谷粗而不化,随大便流出,胃积寒成郁,对周身灌输寒气。胃过热,胃内燥结,运化不利,热气熏蒸胃肠,积热成瘀,饮食不下,水谷难进。胃弱,酸碱度过盛,胃膜受伤,失去消化功能。胃的常见疾病有:胃溃疡、胃炎、胃寒、胃出血、胃穿孔、癌变等。
根据四柱分析,胃病的规律及应采取的防治办法如下:
1、四柱木盛无火,土弱逢克、泄,易患胃病。一般在木旺年患病。
乾造:癸卯、甲寅、乙卯、甲子。乙亥年春死于胃癌。
乾造:乙卯、丁亥、甲申、乙亥。乙亥年胃出血。
乾造:甲寅、乙亥、戊辰、甲寅。乙亥年春死于胃出血。
乾造:丙申、丙申、辛亥、乙亥。癸亥年起患胃病。
(1)病状:消瘦,胃疼,胃溃疡,便出血,胃出血。
(2)病因:胃部酸液过多,胃酸长期损害胃粘膜,造成粘膜溃疡。胃毛细血管充血,瘀塞脉道,内分泌失调。胃肌体病弱,病*侵体,消化功能极弱。
(3)易引发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肠道溃疡,低血糖。
(4)治疗原则:生火固土。
(5)治法:养血补心,养胃益脾,活血理气。
(6)中医用药:六曲、麦芽、谷芽、鸡内金、山药、熟地、何首乌、姜*、大枣、厚朴、砂仁。
(7)饮食:忌碱、酸及寒性食物,宜甘味及热温性食物。
(8)生活习性:忌吸*酗酒,饮食无节,玩世不恭,惊吓创伤。宜心情平静,食匀精细。
(9)住宿位置:忌寒湿之地,忌宅基的东、东北方,忌风水场的生气、六煞宫。宜朝阳干燥之地,宜宅基的南方、中土,宜风水场的天医宫。
(10)室舍布局:忌绿、黑色,忌见木盛标志。宜红、*色,宜见火炎、土厚标志。
(11)生活方位:忌东、西方,宜南方和当地。
2、金重泄土,木盛克土,易患胃病。一般在金强或木盛年患病。
坤造:辛亥、庚寅、壬申、戊申。壬申年患胃溃疡。
坤造:癸未、甲寅、辛酉、丁酉。癸酉年患胃溃疡。
乾造:辛巳、庚寅、辛酉、丁酉。壬申年患胃癌。
乾造:壬辰、壬寅、辛卯、丁酉。癸酉年患胃溃疡。
(1)病状:胃胀痛,消化不良,溃疡,胃寒,胃出血。
(2)病因:操劳忧虑过度,暴食热食,生吞粗咽,酗酒暴茶,饮食无节,性情古怪,多生邪念,忧愁成积。
(3)易引发病:肠道感染,食道感染,十二指肠感染。
(4)治疗原则:生火固土。
(5)治法:养胃益脾,养血补心,活血化瘀。
(6)中医用药:山楂、六曲、麦芽、谷芽、鸡内金、厚朴、砂仁、白豆蔻、甘松、姜*。
(7)饮食:忌辛、咸、酸及寒性食物,宜甘味及热性食物。
(8)生活习性:忌操劳忧郁,暴食暴饮,疲劳过度,悲伤不节。宜清心寡欲,饮食均匀,劳逸有节,洁身自律。
(9)住宿选择:忌阴凉潮湿之地,忌宅基方位的西、西北方,风水场的延年、绝命宫。宜朝阳干燥之地,宜宅基方位的南、中土,风水场的天医之宫。
(10)室内布局:忌白、绿色,忌见强金、大盛标志。宜红、*色,宜见火炎、土厚标志。
(11)生活方位:忌西、西北方,宜南方和当地。
(七)胆病
中医称胆主少阳经。
胆性属阳木,与太阴经肝互为表里。肝细胞不断生成的胆汗经胆总管流至十二指肠,或由肝管转入胆囊管而贮于胆囊。当消化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胆汗与胰液、肠液一起,对小肠内的食糜起化学性消化。胆主机体中的联膜,胆与膀胱和胃的膜紧密相联,膀胱和脾胃的气、络、经、血相通于胆。胆忌通道淤塞,又忌相通的各组织间温差过大,造成气血、经络流通受阻。
胆结石、胆囊炎、胆道蛔虫是胆主要易发病症。胆结石,病因多见于肝生成胆汁粗糙,胆汁的分解、代谢物沉淀于胆囊,积淤成石。胆囊炎多见于肾阴不足,胃、膀胱热*侵胆,造成胆囊免疫功能不足,产生感染;或肝过湿寒,肝、脾胃温差过大,气血流通受阻,积淤于胆囊等。胆道蛔虫,则是脾胃、胆过热,提供了菌*、虫生存环境所致。
根据四柱分析,胆的患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如下:
1、四柱中阳金多或旺,木弱无水润,易患胆结石。
坤造:乙巳、甲申、丁酉、庚戌。
乾造:辛丑、丙申、己丑、壬申。
坤造:庚寅、己卯、丙寅、庚寅。
乾造:庚子、庚申、甲申、甲戌。
以上病例均在壬申、癸酉、乙亥、丙子年秋患病。
(1)病状:口苦,咽干,胆疼,背胸胀痛,胆见结石,脉细急,面*焦肌瘦。
(2)病因:脾运化不良,血红细胞精化不细。胆红素生成过盛,胆生成胆红素粗糙,胆红素含铁及代谢尾产物过多,沉淀于胆囊内,积淤成石。
(3)易并发病:肝炎、脾胃功能衰弱。
(4)治疗原则:生水泄金,壮木生火。
(5)治法:润肝补肾,活血养血,化石通胆。
(6)中医用药:金线草、枳实、蒲公英、白芍、赤芍、笋根、半夏、柴胡、木香、大*等。
(7)饮食:忌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宜热性、多纤维及易消化的食物。
2、四柱无木、金,见水寒、土厚,水、土力均相战,不见通关之气,易患胆囊炎,严重时胆结石。
坤造:壬午、壬子、戊午、癸丑。
坤造:壬辰、壬子、己巳、戊辰。
乾造:壬子、癸丑、己未、壬申。
坤造:壬申、壬子、戊午、壬子。
以上病例均在壬申、癸酉、乙亥、甲戌、丙子年患胆囊炎。
(1)病状:口苦,咽干,胆疼,背胸胀痛,肝隐痛。脉细急,面*暗。
(2)病因:肝湿寒,供血不足,功能低弱,脾胃湿热,运化不良,肝、脾不合,温差过大,胆道流通受阻,胆汁沉淀于胆道,积淤结块。
(3)易引发病:肝炎、硬化。
(4)治疗原则:干木生火,泄水润土。
(5)治法:养肝补血,活血化淤,润脾胃。
(6)中医用药:夏枯草、石决明、郁金、红花、鸡内金、茵陈、金线草、海金沙、熟地、赤芍药、丹皮。
(7)饮食:忌生冷、咸性食物,宜热、甘、酸性食物。
3、四柱木弱,火炎土焦,易患胆囊脓肿。
乾造:丁未、丙午、丙午、丁酉。
乾造:甲午、己巳、戊寅、丁巳。
坤造:丁未、乙巳、丙子、辛卯。
乾造:丙午、乙未、丁酉、癸卯。
以上命例均在丁卯、丙寅、己巳、甲戌年患胆脓肿。
(1)病状:口苦,咽干,目*,面*焦,脉浮、滑急数,四肢无力,性焦躁,低烧不退。
(2)病因:肾阴亏损,肝阳上亢,脾胃燥热,气血、经络淤塞难通。不思饮食,五味难吸收。津液运化不良,胆道热淤。胆囊亏血,免疫功能不足,胆道感染。胆红素过盛入血肌。
(3)易引发病:*疸性肝炎。
(4)治疗原则:生水润木,湿土泄火,助阴抑阳。
(5)治法:助肾润肝,凉血化淤。
(6)中医用药:茵陈、柴胡、赤芍、丹皮、红花、夏枯草、牛蒡子、地骨皮、知母、天花粉、泽泻、土茯苓、藿香、车前子。
(7)饮食:忌甘、热性食物,宜寒、冷、酸、咸性食物。
(八)食道病
根据命柱分析,食道病有如下规律和防治方法。
四柱金、木同旺,无火、土或火土极弱,消化系统多病。年、月柱见金木旺,日、时柱无火土或火土极弱,食道多病,青少年期食道多见炎症,中老期易患食道癌。
乾造:辛巳、庚寅、丙子、辛卯。癸酉年食道癌。
乾造:辛酉、庚寅、辛亥、辛未。丁丑年死于食道癌。
乾造:丙子、辛卯、甲辰、甲子。乙亥年患食道癌。
乾造:辛巳、己亥、癸酉、乙卯。丁卯年死于食道癌。
乾造:辛卯、辛丑、壬子、壬寅。流年壬申患食道炎。
乾造:辛丑、己亥、壬子、癸卯。流年壬申患食道炎。
(1)病症:脉细急,消瘦,面*焦,食道肿炎,严重时阻塞食道。查体发现癌细胞。
(2)病因:食道属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属土性。土弱消化系统病弱。木克土,脾胃病弱,运化不良,食道受创伤。金旺泄土,脾胃吸收铁微量元素过多,使血质杂污,耗脾胃之气。土弱形成了食道、咽部的先天性病弱,金旺、木盛又形成了人生活不节,饮食粗狂的不良习性,从而造成了食道创伤。日常生活可见,患食道病的人,饮食多粗狂,冷热不论,酸辣不计,生吞粗咽,性急偏食,又多有吸*、酗酒的习惯。饮食过于刺激食道部,是患病的主要原因。
四柱信息中有食道癌标志的人,应尽早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自觉养成柔静平和的性情,尽量戒掉烟、酒;饮食细精,冷热适度,五味均和,减轻对食道脾胃的过度损伤。
(3)治疗原则:助火生土,泄木治金。
(4)治方:补血养脾胃,消*净血,活血化淤。
(5)中医用药:生*芪、当归、川芎、鸡内金、红花、郁金、厚朴、砂仁、木香、枳实、三棱、莪术等。
(九)胞宫病
胞宫病虽名目多种,总的分析,主要分血热淤型和塞淤型。血热淤型,主要是热邪入血室所致。《金匮要略》讲:“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澹语,如见*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所谓热入血室,指妇女外感受风热之邪,内生热邪,热邪乘血海空虚,入胞宫,与正气相争,博结于血室。血被热截,阻于胞宫,积淤成肿块。寒淤型则是内阳虚,阴寒气重,外感寒邪,邪入血室所致。
疾病规律及防治方法如下:
1、四柱无水或水极弱,火炎土焦,日、时柱火土旺无水,易患热淤型子宫疾病。
坤造:丁酉、丁未,戊戌、丁巳。戊戌年死于子宫癌。
坤造:己丑、己巳、戊戌、丙辰。己巳年死于子宫癌。
坤造:癸巳、己未、戊辰、丁巳。己巳年子宫瘤。
坤造:戊戌、己未、戊戌、丙辰。甲戌年子宫瘤。
(1)病状:脉细短、急数浮,沉按无力,手腿见浮肿,性躁食少,胸肋满闷,疲倦乏力,经期短,闭经早,经血紫暗,舌苔*。
(2)病因:先天性肾阴亏损,肝阳上亢,热入血室(指女胞宫)。性情躁急,生暗火入血室。由于胞宫血脉空虚,虚火扰神,累及肝、心,生热血。经色紫暗为热血,虚热扰神故现宫热。血热虚则淤结不通。宫燥积淤血,久则积淤成肿块,肿块久则生癌变。
(3)治疗原则:助阴抑阳,生水治火,培金泄土。
(4)治法:滋阴壮肾,凉血化淤。
(5)中医用药:秦艽、地骨皮、生地*、黑元参、生白芍、净白薇、粉丹皮、天冬、麦冬、枯*芩,生鳖甲、银柴胡。
(6)饮食:宜酸、咸味及寒、湿性食物,忌甘味及热燥性食物。
(7)住宿选择:阴凉为宜,即八卦方位的金水之地,风水场的延年宫,忌热燥暴晒,忌火地、五*宫。
(8)室内布局:暗色,绿色,阴凉为宜。物画标志多见水旺、木湿,忌见红色、*色,忌见炎火标志。
2、四柱金、木、水同旺,土极弱,子宫多病。日、时柱金木旺,主子宫结瘤,水木旺主寒淤,金水旺主寒宫、经血崩漏。
坤造:辛卯、庚子、乙巳、甲申。流年丙寅,子宫切除。
坤造:辛卯、辛丑、丁卯、壬寅。流年丙子,子宫切除。
坤造:壬寅、癸丑、乙卯、乙酉。流年乙亥,患子宫瘤
坤造:丙申、乙亥、壬午、癸卯。流年乙亥,患子宫瘤。
坤造:癸巳、壬戌、乙巳、甲申。流年丙子,子宫切除。
坤造:甲申、甲戌、壬申、庚子。流年壬子起,经血不调。
坤造:甲戌、甲戌、癸酉、辛酉。流年壬子起,经血不调。
坤造:乙亥、丁亥、癸未、辛酉。流年壬子起,经血不调。
(1)病状:脉细沉微,舌苔白,腹疼痛,下肢肿胀,血色暗红,行经淋漓不尽,经期长。
(2)病因:机体阴性强,寒气过重,脾胃寒湿运化不良,造成气血亏损,血质稀,长期轻度贫血,血稀不敛,外感湿寒邪,寒邪随血入胞宫,宫体塞淤,气血不通,积凝成肿块,久则成瘤。
(3)治疗原则:助火生土,抑阴助阳。
(4)治法:补血养脾胃,热血化寒凝。
(5)中医用药:厚朴、苍术、陈皮、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五灵脂、益母草、红花、白术、生蒲*。
(6)饮食:宜热、甘性食物,常用小米、大枣、胡萝卜、红糖最佳。忌生、冷、咸性食物。
(7)生活习惯:宜干燥、见阳光照身。忌阴凉,冷寒水洗身。
(8)住宿位置:宜干燥多见阳光,宅基的南、东南方,风水场的生气、天医之宫,忌北、西北地,风水场的六煞之宫。
(9)室舍布局:宜红、*、绿色,宜见火、土标志,忌黑色,忌见水旺标志。
从经血的情况看胞宫病,多见经水适断,经血不畅;经血淋漓不断;血崩下血,血成大块,鲜红色或紫暗色等。胞宫病反映虽多,病因终分两类,非寒即热。诊治宫病,必须经辨证分出热、寒类型。热、寒疾病,用药区别甚大,热则寒治,寒则热治。如若热寒不分,诊治反相,轻则加重病情,重者危及生命,行医者须慎重为之。
(十)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多见病。临床表现为体力减弱,消瘦,食欲亢进,多尿、多饮、糖尿,血糖高,蛋白尿等。根据西医分析,肾功能衰弱和胰岛素分泌失调,是产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主要分胰岛素分泌的绝对缺乏(I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相对缺乏(II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种。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失调,造成人体中血糖浓度升高,超过肾糖阀,大量的糖自尿中排出,尿中出现葡萄糖,即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失调原因主要有:一、胰高血糖失去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二、肾上腺素对胰岛素的释放抑制过甚;三、生长素抑制胰岛素分泌过甚。对于产生以上三种因素的原发基因,西医还没有确凿的答案。
传统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是脏腑燥热及机体“阴虚热盛”造成的。并认为糖尿病以阴虚贯于全病程的始终,气阴两虚是糖尿病的基本病症。
当前治疗糖尿病,中医多采用滋阴补肾的方法,西医采用降血糖、补给胰岛素、激活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法。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糖尿病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很难达到彻底根除病源之目的。当前对于糖尿病原发基因的认识,仍欠精确性。
根据命理病因分析,对糖尿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有如下认识。
1、糖尿病的四柱分析。
(1)四柱中水弱、金弱或见火旺克金,中老年后易患糖尿病。
乾造:甲戌
庚午
辛亥
丙寅流年丁卯死于糖尿病。
乾造:丁亥
癸丑
甲午
甲戌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坤造:壬辰、己酉、壬午、乙巳。流年丙子发现糖尿病。
坤造:乙酉、己卯、己丑、甲戌。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乾造:辛卯、壬辰、丙子、戊戌。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坤造:庚辰、丁亥、辛酉、甲午。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坤造:壬午、甲辰、己巳、甲戌。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坤造:壬子、丙午、辛酉、辛卯。流年丙子发现糖尿病。
坤造:己丑、辛未、戊午、壬戌。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坤造:己卯、丁丑、庚午、癸未。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2)四柱水弱,见金火相拼,无通关者,中老年后易患糖尿病。
乾造:辛卯、丙申、丁酉、庚戌。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乾造:癸卯、丁巳、戊申、丁巳。流年丙子发现糖尿病。
乾造:甲寅、庚午、丙午、甲午。流年丁巳发现糖尿病。
乾造:乙未、辛巳、丙午、甲午。流年甲戌发现糖尿病
根据实践经验,命柱、行运、流年阴阳五行演化中满足下列四个条件,糖尿病易发。①水极弱,陷入死绝之地,无有生机。②金被火重克,无生存能力。③阴阳火共旺,火炎肆狂,烧焦木、土,欺水炼金。④金被多水泄。
命柱中,甲午见庚戌,乙巳见辛巳,庚戌、辛巳见甲午、丙午、丙戌、丙寅、丁卯、甲戌,四柱水极弱或无水,行运、流年火旺时,易患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后。
(3)四柱中水杂寒,金弱被水泄,或无金,易患糖尿病。
2、糖尿病的综合分析。
(1)病状:脉浮急,低烧,身热,性焦躁,四肢乏力,消瘦,食欲亢进,多尿,多饮,尿糖,血糖高,尿见蛋白。
(2)病因:
①内因:多饮、多尿、身热说明饮水没经机体运化直入膀胱,虽多进饮水,但对机体的水液及温、湿平衡度没起多大作用。机体正常的水液运化是传统医学讲的三焦运化。即由肾、脾胃、肺完成。脾胃纳水谷之精微物质,化体者入血随门静脉入肝,化气者上输于肺。肺纳精微之气,化水气充润周身。水之精入血走肾,水之余化津液出腠理、入膀胱。肾对血进行水、代谢物与营养物质的分离。前者入膀胱,后者随血入心。身燥热,脾胃干燥不纳水气,肺燥不能化水气。机体不得水润,必燥热。燥热则气血经络淤塞受阻。血压升高妄行不节,肝阳亢进,下丘脑因热淤功能衰弱,内分泌系统紊乱,血中营养物质(包括糖)的合成、分解、代谢、转化等一系列的机能出现故障,虽食欲亢进,也难解决机体的缺养。多食、消瘦之因源于此。肾燥功能衰弱,重吸收不良,故出现漏糖、蛋白糖的病象。糖尿病是机体燥热、阴衰亢造成的,是机体各组织功能衰弱,配合失调的综合反映。
②外因;机全生燥气,必有外因相助。机体内部抗热邪能力弱,外部热邪乘虚而入,助内部热邪泛滥。外邪侵体方式常见:暴晒、干渴缺水;偏食,长期饮用热甘性食物;酗酒过度,热邪烧身;焦躁不安,生闷气不得挥发;长期生活在热燥、缺氧的环境中;热性*菌侵体;疲劳过度;营养过盛,热源充身,不得输送。以上诸因素与内部邪结*,造成阴衰阳盛,燥气肆狂,极易引发糖尿病。
3、糖尿病的综合治疗。
①治疗原则:助阴抑阳,生水润金,利水渗湿。
②治法:滋阴补肾,凉血化淤,润肺湿脾胃。
③中医用药:人参、*连、天花粉、杜仲、*芪、丹参、枸杞、沙苑子、白芍、知母、麦冬、天门冬、鳖甲、龟板、五味子、淫羊藿等。
④饮食:宜酸、咸、寒、凉性食物,忌甘味及热燥性食物。
⑤住宿选择:阴、凉为宜,宜宅基的北、西、西北方位,风水场的延年宫;忌热燥暴晒,南方火地和五*宫。
⑥室内布局:暗色、绿色、阴凉为宜,物画多见水旺、金寒标志。忌红色、*色,忌见炎火标志。
从命理病因推理中可见,肾(水)阴亏损是糖尿病的第一因素;肺(金)、肠(阳金)燥热失去运化功能是继发性的因素;脾胃燥不能更好地吸五味,运化气血津液,也是继发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糖尿病,首重滋阴润肾,通过凉血化淤,润湿机体脏腑,此是治本之方。表治须慎重,不可忽视。对降血糖、配酸性药、供给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适时、适量而用。
(十一)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免疫功能极弱的多脏器、多系统损伤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疹、身热,关节疼痛,咽痛、厌食、疲乏无力、心神不安等症状。多发于青年女性,一般在15岁—35岁之间。当前治疗此病多采用消除变性炎症的抗炎疗法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抗过敏疗法,其疗效较差,不能达到治病根之目的。当前红斑狼疮还是令人见而生畏的顽症。
根据四柱分析,对红斑狼疮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有如下认识:
四柱中火炎土燥、无金水,易生红斑狼疮。四柱中金杂成局,无水泄,易生红斑狼疮。
坤造:戊戌、丁巳、己未、丁卯。丁卯年病亡。
坤造:丁巳、乙巳、己巳、戊辰。甲戌年患病,乙亥年病亡。
坤造:甲午、戊辰、戊午、戊午。丁卯年病亡。
坤造:丁巳、乙巳、丁巳、庚戌。甲戌年患病。
(1)病状:前期皮疹、身热见红斑,关节炎,四肢无力,厌食。后期五脏皆衰枯。患病期,血沉指数高,抗核抗体呈阳性。
(2)病因:红斑狼疮是机体阴气极弱,燥热气薰身性疾病,阴阳偏离差大;已近离决之边缘。血沉指数高,说明血细胞、阴阳离合性大,凝溶性甚差。人体有两大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水气循环,即三焦运化。气血循环相互感应、促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阴阳平衡,水火既济则流畅循环。经络循环随气血而动,内分泌随气血循环显其功能。寒入血分,血稀不敛,凝淤不畅;热入血分,积则成淤,行则妄串不节。红斑狼疮患者,机体内肾(水)无湿润之能,肺(金)失去宣化之功,三焦运化失其功能。血液内水金之气极弱,火旺、土焦造成血燥。水湿主免疫。血液免疫功能极弱,内生热燥之气,外热*侵体,内外热邪结*,血液*气泛滥,损伤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日久,免疫功能全失,内分泌紊乱,其命必休。皮疹标志着肺气(金)虚弱,肢无力标志着营养物质运化不良。血沉指数高,标志着血质各成分性斥,凝溶性差(即阴阳不和)。抗核抗体呈阳性标志着阴气将绝。红斑狼疮,根源在血液,是一种阴性极弱的热*性疾病。
女性见经血,一般是14岁,15—35岁正是血液活跃期,因红斑狼疮是血*症,所以易发于青春期。
四柱中有红斑狼疮信息的人,在行南方火运,流年火旺时易患病,春夏季发病率高。防病措施中,以防热邪侵体为主。
(3)治疗原则:生水湿木,润金泄火,助阴抑阳。
(4)治法:滋阴补肾,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清肺火,湿润肝,补肾益脾,调整脑垂体分泌功能,强化免疫功能。
(5)中医用药:薄荷、连翘、蛘退、玄参、沙参、地骨皮、知母、红花、川芎、石膏、丹皮、丹参、白茅根、郁金、冰片、龙胆草等。
(6)饮食:宜苦、咸、辛味及寒性食物,忌甘味及热性食物。
(7)生活习性:忌剧烈活动、干食暴晒,饮食无节,思虑过甚。宜轻度活动,爽凉多饮,五味均食,平心静气。
(8)住宿位置:阴凉为宜,即宅基的北、西、西北方,风水场的延年宫,忌火地、五*宫。
(十二)高血压系统病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时,成人收缩压≥21.3KPa(mmHg)或舒张压≥12.7KPa(95mmHg)为主要表现的独立疾病。临床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原发性指有较长的持续性高血压病史;继发性指,因局部病变诱发的发展性高血压(多带有突发性)。引起高血压疾病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血质粥样稠化症;血管肥厚、淤阻症;血管硬化阻塞症;局部病变、毛细血管硬化症。
根据四柱分析,病变规律及防治方法如下:
1、血稠症:四柱火、土旺,金、水弱,火旺于土,中老年后易患血质粥样稠化性高血压病。一般在行运、流年火旺年犯病。
乾造:丁未、丙午、丙辰、癸巳。甲戌年患病。
坤造:甲午、丙寅、癸巳、乙卯。丙子年患病。
坤造:己卯、庚午、甲午、辛未。丙子年行丙运患病。
乾造:癸巳、丁巳、戊辰、壬戌。甲戌年患病。
乾造:甲午、甲戌、癸丑、乙卯。甲戌年患病。
乾造:戊戌、丁巳、甲寅、丁卯。甲戌年患病。
坤造:戊午、丁未、壬午、癸卯。甲戌年有50年高血压史。
乾造:戊戌、丁巳、己未、丙寅。丁丑年患病。
乾造:乙巳、丙戌、丁未、甲辰。甲戌年患病。
(1)病状:脉粗、洪、浮、有力。身热,大便干燥,小便*频,多饮干渴,头昏沉,性焦躁。血质高,胆固醇高。血压稳定性升高,起伏性较小,血压不易降。
(2)病因:肾阴亏损,内生热燥,外热邪侵体。吸食热、甘性食物过量,如酗酒、吸*,嗜好甜性食物。营养过量,不得输泄,如青少期操劳耗养量大,中老年后突然性停止操劳,营养过盛。偏食,生活无节。肾阴亏损,三焦运化不良,水入血太少,不能满足血液需求。热入血分,迫血妄行,无节。
(3)易并发症:肾脓肿,脑、心血管病,肺脓肿,糖尿病,血栓。
(4)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润金泄火,助阴抑阳。
(5)治法:滋阴补肾,凉血化瘀,稀释血液。
(6)西医治法:液体稀血,通脑络,消除炎症。
(7)中医用药:生地、丹皮、赤芍、郁金、红花、丹参、天门冬、麦门冬、地骨皮、茯苓、泽泻、知母、枸杞、鳖甲、天花粉。
(8)饮食:宜寒凉及酸、咸性食物,忌热、湿及甜性食物。
(9)住宿选择:宜阴凉、湿寒,宜宅室方位的北、西北地,风水场的六煞宫。忌干燥、宅室的南、东南地,风水场的五*宫。
(10)室内布局:暗色、阴凉为宜。忌红色、*色及干燥标志。
2、血管肥厚、淤阻症:四柱火、土旺,金、水弱,土旺于火,中、老年后易患血管肥厚、淤阻性高血压。
乾造:己丑、己巳、乙卯、己卯。丁丑年患病。
乾造:癸巳、己未、戊辰、丁巳。甲戌年患病。
乾造:戊戌、戊午、己卯、己巳。甲戌年患病。
乾造:戊戌、戊午、己巳、壬申。甲戌年患病。
坤造:乙丑、丙戌、癸巳、乙卯。丁丑年患病。
乾造:己巳、己巳、戊午、甲寅。甲戌年患病。
乾造:甲辰、戊辰、丙戌、辛卯。甲戌年患病。
(1)病状:脉粗、洪、浮、有力。身热、大便干燥,小便*赤、频数。头昏沉,性焦躁,心音杂,响声闷大。血管肥厚,积淤过重,时有血栓现象。
(2)病因:肾阴亏损,吸食热、甘性食物过重,如酗酒、吸*等。青少年期劳累过度,老年营养过盛,不得输泄。肾阴亏损,三焦运化不良;气水流通受阻。津血运化不良,血液中有害物质滞留太多,长期沉淀于血管,造成积瘀血道。
(3)易并发症:肾脓肿,脑、心血管病,肝脓肿,糖尿病。年、月柱土厚,易引发脑血栓、脑瘤。月、日柱土厚,多见肺脓肿,心脏梗塞。日、时柱土厚,多见下肢血管疾病。
(4)治疗原则:泄土生金,利水渗湿。
(5)治法:凉血化淤,滋阴补肾,补血养心,清*养血。
(6)西医治疗:液体冲洗血管,通血脉,养心脏,消炎清*。
(7)中医用药:生地、红花、郁金、桑椹子、穿山甲、地龙、水蛭、虻虫、当归、枸杞、牛膝、三棱、莪术。
(8)饮食:宜酸、咸性及寒凉性食物,忌辣、甜及热甘性食物。
(9)住宿选择:宜阴凉,宜宅室的北、西地,风水场的五*宫。
3、血管硬化阻塞症:四柱无水,火弱、土厚,地支多见阳金,中、老年后易患血管硬化、阻塞性高血压。阳金在年、月柱,易患脑溢血。
乾造:甲申、甲戌、己未、己巳。甲戌年脑溢血,酒醉后突发。
乾造:丁丑、戊申、己丑、戊辰。甲戌年脑溢血,丧妻、伤子后突发。
坤造:甲申、壬申、己巳、戊辰。丁丑年脑溢血,经商失意后突发。
乾造:壬辰、戊申、丙戌、戊申。丁丑年脑溢血,伤女后突发。
(1)病状:脉强弱不匀,有化、迟现象。血压高低不稳定,心率不齐,心音杂,时常心烦意乱,手脚有麻木感觉。突发溢血时,半身不遂,神智不清,口歪眼斜,大便干燥,大小便失禁,古称中风不语。
(2)病因:操劳过度,损耗心血太甚;气怒,焦虑过甚,损伤心血。脾、肝功能衰弱,精化血液不良,血中铁微量元素转化不良,代谢尾产物排除不利。金属微量元素及其它尾产物沉淀血液中,损伤毛细血管。心力衰弱,脑部供血不足,使脑部血管硬化。脑部血管脆弱,抗压冲能力差。机体偶遇特殊情况,血压增高,致使血管破裂,产生溢血。血在脑部成淤块,压迫神经线,造成神经系统失控,即半身不遂。
(3)易并发症:脑溢血、半身不遂,神智不清。
(4)治疗原则:助木生火,泄土补肾,力求水火既济。
(5)治法:补血养心,活血化淤,通络开窍,补肾润肝。
(6)西医治疗:液体补血养心,通血管,消炎去肿,活血清淤。
(7)中医用药:熟地、郁金、川芎、当归、枸杞、地龙、天麻、钩藤、菖蒲、鹅不食草、牛膝。《牛*解*丸》。
4、局部病变、血管硬化症:四柱火弱,金水旺,易患血管硬化症。
乾造:丙子、庚子、丁卯、庚戌。癸酉年患血栓。
乾造:辛未、丁酉、壬辰、庚戌。癸酉年患血栓。
乾造:癸酉、癸亥、丁酉、乙卯。癸酉年患血栓。
乾造:辛巳、丁酉、己未、壬申。壬申年患血栓。
(1)病状:病前心脏衰弱,脉沉细,恶寒,血稀。患病期脉细急、数,心音杂,音声大,半身麻木。
(2)病因:身寒,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心脏衰弱,心力不足,血稀,机体供血不足。脏腑多染风湿,毛细血管硬化,气血、经络、津液凝结,流通不畅。脑部供氧过盛,颅压高,氧气中代谢物潴留脑组织,损伤脑组织。
(3)易并发症:心肌梗塞,脑供血不足,脑血管堵塞等症。
(4)治疗原则:生火化金,培土治水。
(5)治法:补血养心,养脾胃,湿润肝脏。
(6)西医治疗:发病期尽量不输液体,用药剂活血或止血。
(7)中医用药:熟地、何首乌、阿胶、生茱萸、山药、*芪、人参、远志、合欢皮、酸枣仁、鸡内金、厚朴、砂仁、甘草、姜片、大枣。
(十三)脑血管病
1、高血氧性脑血管病。
年、月柱见金多、金强,日、时柱土厚、金强无火、水,中老年后易患高血氧性脑血管病。脑组织常见二氧化碳潴留。
乾造:庚午、乙酉、戊戌、乙卯。癸酉年、丙子年,两次脑溢血。
坤造:庚辰、乙酉、戊辰、乙卯。癸酉年脑溢血。
乾造:丁丑、戊申、己丑、戊辰。甲戌年、丁丑年两次脑溢血。
坤造:甲申、壬申、己巳、戊辰。丁丑年申月脑溢血。
(1)病状:脉浮、粗、急数。突发性高血压,半身麻木,脑溢血。
(2)病因:肾阴不足,血液、水溶解不良,氧化过甚。性急躁,操劳过度,内生热邪,外热邪侵体。脑血管硬化,脆弱,抗冲击力差。偶遇血压升高,血管易破裂。
(3)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泄金助木。
(4)治法:活血化淤,滋阴补肾,通络开窍。
(5)中医用药:菖蒲、鹅不食草、红花、郁金、三棱、莪术、鸡血藤、牛膝、丹参、*芪、山药、地龙、冰片。
2、亏血硬化性脑血管病。
年、月柱水泛、水多,日、时柱金、水旺,不见木、火,中老年后脑常见亏血现象,日久形成硬化性脑血管病。
乾造:辛巳、庚子、壬子、庚子。丙子年冬脑溢血。
坤造:癸未、壬戌、辛亥、壬辰。癸酉年后长期头痛。
乾造:壬辰、壬寅、癸未、壬子。癸酉年后脑血栓。
乾造:癸未、辛酉、癸未、壬戌。癸酉年脑血栓。
(1)病状:脉沉细、无力,血压不稳,忽高忽低,血质稀,血白细胞偏高,长期有头痛病,面色苍白。
(2)病因:阴性过盛,阳性衰弱,脾胃虚寒,运化气、血、津、液不良,四肢多见风湿痹症,有亏血现象。脑部长期亏血,脑组织有血寒凝现象。
(3)治疗原则:生火、培土,泄水助木。
(4)治法:补血养心,养脾胃,温肝、肺。
(5)中医用药:熟地、何首乌、当归、鸡血藤、鸡内金、合欢皮、远志、厚朴、砂仁、附子、肉桂、木香、枳实、公羊肾。
3、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年、月柱火炎,日、时柱木、火、土旺,不见金水,中老年后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乾造:癸巳、丁巳、戊辰、壬戌。甲戌、乙亥、丁丑年脑血栓。
乾造:甲午、戊辰、戊午、戊午。甲戌年血栓。
乾造:甲午、甲戌、丙戌、甲午。甲戌年血栓。
坤造:丙子、甲午、丙戌、戊戌。甲戌年血栓。
(1)病状:脉粗、洪、力大,血压高且稳定,身热,机体干焦,性焦躁,半身麻木。大便秘结,小便*频。
(2)病因:阳性强,肾阴不足。性焦躁,生活不节,饮食无度,有酗酒、吸*习惯。长期从事热、燥性工作,在暴晒、热燥的环境中生活,内生热邪,外热邪侵体。
(3)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泄火湿木。
(4)治法:滋阴补肾,泄心火,凉血化淤,润肝、肺。
(5)中医用药:生地、丹皮、红花、郁金、桑椹、知母、地骨皮、龙胆草、沙苑子、地龙、三棱、莪术、丹参、玄参、菖蒲、冰片、鹅不食草、龟板、鳖甲。
4、淤塞性脑血管病。
年、月柱土厚,时柱火旺、土厚,无金水,中、老年后易患淤塞性脑血管病。
乾造:戊戌、戊午、己卯、己巳。丁丑年血栓。
乾造:戊戌、戊午、己巳、戊辰。甲戌年血栓。
乾造:戊戌、己未、丙辰、戊戌。丁丑年血栓。
坤造;甲戌、戊辰、丁卯、戊申。甲戌年血栓。
(1)病状:脉粗、浮无力、迟,心音杂,心室有泄气声,面焦干,头昏沉不清,半身麻木。
(2)病因:阳盛阴衰,肾阴亏损,三焦运化不良,脾胃燥热,血液中小分子溶解、化合、代谢、解*功能差,血中代谢尾产物积淀成淤,淤塞血道。
(3)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润木疏土。
(4)治法:滋阴补肾,润肝、湿脾胃,活血化淤,疏通血道。
(5)中医用药:天麻、钩藤、水蛭、虻虫、牛膝、夏枯草、石决明、知母、青葙子、密萝花、水红花子、丹皮、牡蛎、地骨皮、柏子仁、莲子心。
(十四)神精方面疾病
1、性浮躁、多动症
身旺、枭、印生身,不见泄克,性浮躁,思维杂乱,安静不下,多动烦躁。
乾造:癸亥、甲寅、甲子、庚午。自幼多动,智力低下。
乾造:甲午、甲戌、丙戌、乙未。自幼多动。
坤造:癸丑、庚申、壬寅、癸酉。自幼性躁。
乾造:戊戌、戊午、己巳、丙寅。自幼多动。
乾造:戊戌、丁巳、己未、丙寅。多动愚浊。
(1)病状:脉浮、粗、急数,身燥热,神智不清。
(2)病因:机体中一脏过于旺盛,一脏气狂行于机体,破坏机体内的气、血、经、络的运行平衡,神经细胞运行无节。
(3)治疗原则:抑强助弱,和化阴阳五行之气。
(4)治法:安神养心,活血化淤,通经络、气血。
(5)中医用药:旋复花、*参、结半夏、栀子仁、酸枣仁、代赭石、生地、麦冬、知母、地骨皮。
2、多愁善感、焦虑症
身弱,无印枭,食伤重见,多愁善感,焦虑成疾。
乾造:辛卯、庚子、戊子、辛酉。智力低下。
坤造:戊戌、己未、丙辰、戊戌。多愁善感,自缢身亡。
坤造:甲戌、戊辰、丁卯、己酉。多愁善感,忧虑多病。
(1)病状:脉动不稳,迟急不匀,滑浮无力。多愁善感,思维偏执。
(2)病因:遭受多种打击,神经刺激过大,气血经络运行不能平衡。
(3)治疗原则:助弱抑强,合化五行,促使平衡。
(4)治法:安神养心,活血化淤,疏通气血经络。
(5)中医用药:牡蛎、丹皮、丹参、生铁落、生南星、石昌蒲、远志、地龙、白芍、*参、*芪、红花、郁金。
3、精神分裂症(狂躁型)
四柱水弱,火旺,地支午、戌相见,易患精神病。
坤造:戊申、戊午、庚午、丙戌。甲戌年精神失常。
乾造:戊午、乙丑、戊戌、戊午。甲戌年焦虑不安。
乾造:甲午、甲戌、丙戌、辛卯。丁丑年精神失常。
乾造:戊申、乙卯、甲戌、庚午。丁卯年精神失常。
乾造:戊申、戊午、丙寅、戊戌。甲戌年精神失常。
乾造:丁亥、丙午、壬戌、丙午。丁丑年焦虑不安。
坤造:丙申、甲午、庚戌、戊寅。甲戌年精神失常。
(1)病状:脉粗、洪、浮、急。身热、燥、长弃衣而动,焦虑不安,失去自控能力。
(2)病因:机体内生热邪,外热邪侵体,热入血、气中,气血妄行,不得安定。血热淤、气血、经、络妄行不畅通。
(3)治疗原则:滋阴、抑阳、生水、泄火、润木、湿金。
(4)治法:滋阴补肾,凉血养心,化热淤,通经络。
(5)中医用药:知母、龙胆草、代赭石、郁金、石菖蒲、丹参、莲子心、柏子仁、远志、合欢皮、丹皮、牡蛎、赤芍、水红花子、朱砂。
4、精神分裂症(忧郁型)
四柱无火、土、木,地支见亥、子,易患忧郁症。
乾造:庚子、甲申、癸酉、癸亥。壬申、癸酉年神经忧郁症。
坤造:癸未、癸亥、辛亥、戊子。癸酉年神经忧郁。
坤造:壬子、辛亥、癸丑、癸亥。癸酉年神经忧郁。
(1)病状:脉沉细、无力,寡言少语,性情怪僻。
(2)病因: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寒邪侵体,气、血、经络寒凝,流通不畅,神经细胞运行受阻。
(3)治疗原则:生火、助木,培土治水。
(4)治法:养血补心,养肝益脾,活血通络。
(5)中医用药:人参、山药、*芪、阿胶、附子、肉桂、合欢皮、远志、酸枣仁、熟地、何首乌、当归、枸杞、延胡索、五脂灵。
5、神经性脊背疼
四柱金、水旺,年、月、日柱地支见水局,脊背多神经性疼痛。
乾造:辛卯、辛丑、壬子、壬寅。壬申、癸酉年脊北疼。
乾造:辛丑、己亥、壬子、癸卯。壬申年脊背疼。
坤造:辛巳、庚子、壬子、庚子。壬申年脊背疼。
乾造:庚申、戊子、壬子、辛亥。乙亥年冬脊背疼。
(1)病状:脉细、急、结,脊背疼痛。
(2)病因:心力衰弱,血质稀,上肢供血不足。
(3)治疗原则:助阳抑阴,生火、助土,温木化水。
(4)治法:养血补心,祛寒湿,养肝益脾胃。
(5)中医用药:熟地、何首乌、川芎、延胡索、五脂灵、鸡内金、厚朴、砂仁、香附、没药、红花、益母草、姜片、甘草、大枣、防风、羌活、雷公藤。
6、神经性下肢麻木
乾造:丁巳、乙巳、甲戌、甲戌。甲戌年下肢麻木。
乾造:戊戌、戊午、己巳、丁卯。甲戌年下肢麻木。
坤造:甲午、丙寅、庚戌、丙戌。甲戌年下肢麻木。
坤造:丙申、甲午、庚戌、己卯。甲戌年下肢麻木。
(1)病状:脉浮、粗、洪,身热性躁,下肢麻木。
(2)病因:气血经络过热,上行不下,下肢多见淤塞,炎症。
(3)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湿木、润金,泄火疏土。
(4)治法:凉血化淤,湿肝、肺,滋阴补肾。
(5)中医用药:生地、山药、泽泻、茯苓、知母、红花、郁金、天麻、钩藤、栀子、柴胡、沙苑子、丹皮、牡蛎、地龙、水蛭、虻虫。
(十五)呼吸系统疾病
金主呼吸系统,金病主呼吸系统疾病。阴金病,多见体、质、形病;阳金病,多见气络血病。呼吸系统病,有时见综合性反映,如肺、气管、鼻、皮同时患病;有时局部反映。无论是综合还是局部反映,其病之根源仍在金病。前文已经论述了肺病规律,本文对于气管及鼻部的患病规律及防治方法论述一下。
1、生亥、子、丑月,四柱土火弱,月柱见金,天干多透水,易患鼻炎。
乾造:辛卯、辛丑、壬子、壬寅。自幼鼻炎。
乾造:丁亥、辛亥、乙卯、壬午。壬子年始鼻炎。
乾造:壬辰、辛亥、癸亥、癸亥。自幼鼻炎。
乾造:壬子、辛亥、癸丑、壬戌。自幼鼻炎。
(1)病状:鼻塞不通,流清鼻涕,秋冬易犯病,长年头痛。
(2)病因:阴气过盛,阳气不足,血质稀,心力衰。气血、津液上行受阻,鼻咽部供气血不足,积塞阴之气血,凝淤血道。
(3)治疗原则:生火培土,泄水生木,壮金温金。
(4)治法:养血补心,促动血液循环,引血气上行,养肺气,化淤血。
(5)中医用药:熟地、川芎、藁本、辛荑、白芷、苍耳子、细辛、鹅不食草、红花、郁金、木香、枳实。
2、生巳、午、戌月,四柱水、金弱、火旺;月柱见金(包括地支含金),天干多见木、火,易患气管炎、鼻咽癌。
坤造:乙卯、辛巳、丁巳、甲辰。乙亥年鼻咽癌。
坤造:甲子、甲戌、丙戌、甲午。甲戌年鼻咽癌。
乾造:甲戌、庚午、丁巳、丙午。甲戌年气管炎。
乾造:丁巳、庚戌、丙午、甲午。丙子年夏季,气管炎。
(1)病状:呼气困难,见浓*鼻涕、*痰。
(2)病因:阳盛阴衰,火气旺,身燥热,热气盛,迫血妄行。气血、经络上行易,下行难,循环不畅。鼻、咽、气管道,热血积淤,淤塞不畅,久淤成脓肿。
(3)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湿土润金。
(4)治法:凉血化淤,润肺通络,滋阴补肾。
(5)中医用药:牡蛎、丹皮、红花、桔梗、杏仁、川贝母、百部、细辛、知母、胖大海、前胡、白芷、辛荑。
(十六)血液病
1、高粘血症
四柱火炎土焦,无金水,易患高粘血症。
乾造:甲午、戊辰、戊午、戊午。甲戌年血栓。
坤造:甲午、己巳、己巳、丁卯。甲戌年血栓。
坤造:丙戌、甲午、庚午、丙戌。己巳年血栓。
坤造:己巳、庚午、甲午、丁卯。丁卯年血栓。
(1)病状:脉洪、粗、有力,血压高。血红细胞计数>6.5×/L,血红蛋白>gL;红细胞压积>54%。红细胞、白小板聚集增高。血液粘度增高,头晕、血管充血,见血栓现象。
(2)病因:阳盛阴衰,内生热气,外侵热邪,热邪入血分。肾阴亏损,肾功能衰弱,三焦运化失控。水被热邪欺过甚,不能入血。
(3)易并发症:高血压,脑、心血管病,免疫功能衰弱,脏腑燥热脓肿症,白血症。
(4)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润金泄燥土。
(5)治法:凉血化淤,滋阴补肾,清退虚热,清热燥湿。
(6)中医用药:生地、丹皮、苦参、龙胆草、柴胡、地骨皮、丹参、知母、天花粉、栀子、莲子心、夏枯草、水红花子。
2、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症
四柱金寒水冷,无火、土、木,易患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症。
乾造:丁亥、壬子、壬申、庚子。丙子年冬贫血。
坤造:壬辰、癸丑、癸亥、辛酉。乙亥年冬贫血。
坤造:己亥、癸酉、庚子、乙酉。癸酉年冬贫血。
坤造:壬子、壬子、癸酉、庚申。壬申年冬贫血。
(1)病状:脉沉细、无力,脸色苍白,乏力。血红蛋白计数<90gL,红细胞计数<mm3。
(2)病因:阴盛阳衰,脾胃运化不良,肝功能不全,造血原料贫乏。寒湿气入血,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3)易并发症:风湿性心脏病,肝炎,脑缺血,四肢风湿痹症。
(4)治疗原则:生火助木,培土治水。
(5)治法:养血补心,养肝益脾,抑阴助阳。
(6)中医用药:熟地、何首乌、当归、枸杞、阿胶、人参、合欢皮、远志、酸枣仁、柏子仁、附子、肉桂、鸡内金、厚朴、砂仁、木香、枳实、大枣、姜片。
3、血质混杂,血质凝结性差,免疫功能衰弱性疾病。
四柱阳盛阴衰,阳金多旺,土厚,水、木、火极弱者,易患血液质杂性疾病。
坤造:戊申、庚申、己未、壬申。丙子年血癌。
坤造:庚申、戊寅、庚申、戊寅。丙子年患红斑狼疮。
乾造:丙申、丙申、戊辰、庚申。丙子年血癌。
(1)病状:四肢无力、血清胆固醇>5.7mmo1/L;红细胞沉降率>90mm/h;血清球蛋白>40g/L。
(2)病因:阳盛阴衰,脾胃运化不良,肝脾滤血能力衰弱。血质杂,热*、菌侵入机体,机体免疫功能极弱。
(3)易并发症:红斑狼疮,血癌,脏腑衰竭,糖尿病。
(4)治疗原则:滋阴抑阳,利水渗湿,泄金、湿木、润土。
(5)治法:凉血化淤,清热解*,湿肝润脾。
(6)中医用药:水牛角、鲜生地、枸杞、首乌、丹参、赤芍、当归、地骨皮、旱莲草、丹皮、知母、紫草、鳖甲、龟板、银花藤、雷公藤等。
(十七)椎间盘突出症
1、四柱无水或水极弱,地支见火局焚木,易患椎间盘突出。
乾造:己亥、丙寅、戊午、壬戌。流年甲戌,行壬戌运患病,癸酉年病愈,丙子年复发。
乾造:甲午、丙寅、庚戌、己卯。流年丁丑,行辛未运患病。
乾造:壬辰、丁未、甲戌、丁卯。流年甲戌,行壬子运患病。
坤造:庚寅、戊寅、戊子、丁巳。流年庚午,行甲戌运患病。
坤造:癸卯、丁巳、丙寅、甲午。流年甲戌,行申运患病。
坤造:戊戌、甲寅、己未、己巳。流年丁丑,行庚戌运患病。
坤造:己丑、丁丑、庚戌、己卯。流年丙子、丁丑,行壬午运患病。
坤造:壬寅、庚戌、癸巳、己卯。流年丁丑,行丙午运患病。
(1)病状:下腰疼,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疼,休息后减累,活动后加重。腰椎功能有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者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极度受限,腰僵如锁柱。脊椎外观有侧弯、平腰、驼背等畸形。X线片显示:脊椎侧弯,椎间隙不等,腰前凸消失或后凸畸形,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椎间盘退化改变。
(2)病因:
①西医:椎间盘纤维环变性破裂,骸核向破裂口突出,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疼及坐骨神经疼,故又名纤维破裂症,或名骸核突出症。
②中医: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肾主水,水生骨,骨生髓。水弱肾虚骨则脆弱。当腰部受到撞击、扭挫或超生理功能活动时,或腰部长期劳损再加风寒湿邪侵袭肌肤、经络、骨髓时,均会导致督、任二脉以及太阳膀胱经络阻滞。从而导致间盘突出,阻塞气血经络的淤积不畅通,产生腰腿疼痛症状。
③命学:椎间盘突出症者,四柱无水,水主肾、主骨、主髓,水弱肾阴亏损,骨质脆弱,故易发生椎间盘纤维变性破裂之症。地支结火局,支主脊背。火局热燥,阳气旺盛,脊背骨部经络气血热淤不畅通。木主神经系统、主神经元、主经络。木燥被火燃,主骨部神经系统淤塞难通,故有下腰和下肢疼痛病变之症。一般在行运、流年冲克命柱之弱水时患病。
(3)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抑火湿木。
(4)治法:滋阴补肾,疏筋活血,通经络。
(5)中医用药:丹皮、红花、夏枯草、石决明、茯苓、泽泻、赤芍、延胡索,五灵脂、木通、没药、鸡血藤、牛膝、淫羊藿。
(6)住宿方位:宜宅基方位的北、东北方,风水场的六煞宫。忌宅基方位的南、东南、西南,风水场的五*、绝命宫。
(7)室内布置:阴凉、湿润为宜,多见水泛标志,宜黑暗绿色。忌暴晒、干燥,多见火炎标志,忌红、*色。
2、四柱无水或水极弱,金多或金强者易患椎间盘突出。
乾造:辛卯、戊戌、庚子、己卯。流年丁丑,行癸巳运患病。
乾造:辛卯、庚寅、壬辰、己酉。流年癸酉患病。
坤造:辛卯、辛丑、乙亥、乙酉。流年丙子患病。
乾造:辛卯、丁酉、辛未,壬辰。流年丁丑患病。
(1)病状:下腰部及腿部剧烈疼痛,如多针扎骨。脊柱表现变形侧弯、平腰等畸形。下腰部椎旁有压痛点并向腿下部放射。X线片显示:椎间隙不等,有凸出和椎间隙狭窄现象。
(2)病因:
①西医:劳累损失腰、骨,有撞伤史,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线,致使下腰及下肢呈放射性疼痛。
②中医: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肾主水,水生骨,骨生髓。水弱,肾虚则脆弱。脆弱之骨,受外界刺激、撞击过甚,则易出现裂纹。髓核易在裂纹处突出积结,故而迫间盘变形。椎间盘突出,阻塞经络气血流通,故产生下肢放射性疼痛的病状。
③命学:命柱中水弱,水主肾、骨,水弱肾阴亏损,骨质脆弱。柱中金多,金多主有刀伤之苦,故有骨、肌遭劳累、损失及撞击之经历。骨脆弱遭撞伤出现裂纹,吻合不良,髓核溢出淤积生成间盘突出。柱中木弱,木主神经系统,主筋肌,木受强金克,木必受伤。机体遭受劳累损伤、扭伤的同时,也损伤了神经线。神经线又受间盘突出部分的压迫。神经线带伤受压,一方面失去生理功能,一方面造成机体的局部剧烈疼痛。
(3)治疗原则:生水舒木,润木泄金。
(4)治法:滋阴补肾,润肝疏筋,活血化淤,疏通经络。
(5)中医用药:熟地、当归,怀牛膝、山萸肉、伸筋草、茯苓、泽泻、红花、郁金、鸡血藤、咸灵仙、延胡索、五灵脂、夏枯草、石决明。
(6)住宿方位:宜住宅基八卦方位的北、东北、风水场的生气、六煞宫。忌住宅基八卦方位的西、西北方向,忌住风水场的延年、绝命、五*宫。
(7)室内布局:以绿色为宜,多见水湿、木润标志,忌金器强盛标志,忌红、*、白色。
(十八)癌症规律
1、命柱中的癌症规律
根据癌症患者的命柱分析,癌症的发生规律如下:
(1)食道癌:四柱中金、木同旺,火、土极弱,行运、流年形成木旺或金旺格局,易患食道癌,晚期并发胃癌。
乾造:辛巳、庚寅、丙子、辛卯。流年壬申,行甲申运食道癌,乙亥年胃癌。
乾造:辛酉、庚寅、辛亥、己亥。流年乙亥,行壬运食道癌,丁丑年夏死于胃癌。
乾造:辛己、己亥、癸酉、乙卯。流年丁卯,行甲辰运,食道癌。
乾造:丙子、辛卯、甲辰、壬申。流年乙亥,行酉运食道癌。
(2)血癌:四柱土厚、金多、木极弱者,易患血癌。
坤造:丙申、丙申、戊辰、庚申。丁丑年行庚运,血癌。
坤造:庚申、戊寅、庚申、辛巳。丁丑年患血癌。
乾造:乙巳、己丑、丁丑、辛亥。甲戌年、乙亥年患血癌。
坤造:乙巳、戊子、丁酉、己酉。甲戌、乙亥年患血癌。
(3)肝癌:四柱中火旺,木燥临自焚之状,地支结火局,天干多透火,易患肝癌。
乾造:甲午、己巳、戊寅、丁巳。流年丙子,肝癌。
坤造:丁巳、乙巳、乙丑、庚辰。流年甲戌,行午运肝癌。
(4)胃癌:四柱中木盛土孤,土临木杀,行运、流年形成木盛、土绝格局,易患胃癌。
乾造:甲寅、乙亥、戊辰、甲寅。流年乙亥死于胃癌。
乾造:癸卯、甲寅、庚寅、癸未。流年乙亥患胃癌。
(5)肺癌:四柱中火炎金熔,金坐火或藏火库,天干火多透,行运、流年形成火炎、金熔格局,患肺癌。
乾造:辛巳、甲午、癸巳、丙辰。流年丙子患肺癌。
坤造:丙申、辛卯、甲戌、辛未。流年丙子患肺癌。
2、医、命理论中的癌症规律
中医认为机体组织郁、淤(凝)、积、结、硬、坚、绝(死)是癌症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西医认为细胞变态、变性、坏死是造成肿瘤的基本原因。综合医、命理论分析,肿瘤的形成是癌症的晚期。早期的癌病变是在机体内小分子郁、淤(凝)、积、结、硬、坚、绝(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小分子的病变造成了细胞的病变。细胞的病变、坏死形成了肿瘤。肿瘤是机体基本组织病变的最终反映。要想揭示癌症规律,还须分析研究小分子的病变规律。
根据命学理论,事物不分大小,从组成人体的微粒子、小分子、细胞、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到人机体、地球、太阳系以大宇宙等,凡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物体都具备同样的规律,也就是都具有“道”“器”的两重性、阴阳平衡性及三因素成变象的规律性。万物负阴抱阳、阴平阳秘、三因素适宜则兴旺、身健;阴阳离决、失去平衡、三因素相斥相背,事物则衰败、病绝。小分子兴盛、衰败的规律性与医、命论证的疾病规律性是相同的。
癌症是系统性很强的疾病,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种类型癌症。癌症的共同点是转移性快,病源于细胞坏死,它的不同在于,细胞坏死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原发基因。从患者命柱可以看到,肝癌原发于木病弱,与血液的消*、分解、氧化及神经系统失调有关系;食道癌原发于土病弱,与饮食不节、损伤食道有关;胃癌原发于土极弱,与精神受压抑、操劳过度、饮食不节、运化精微物质功能减弱有关;血癌原发于金强、土厚,木病弱,与血病精化不良,尾产物沉淀于血液中有关。细胞及小分子的癌变同样存在着五行太过、不及、阴阳失衡、离绝的基本原因。因此,诊病论治中发现了五行中哪几行造成了小分子的失衡且了解失衡的原发基因是什么,就等于找到了癌症的原发基因。
内七情喜、怒、忧、思、恐、惊、虑的情绪刺激过甚,使人体内部气化功能发生改变,失去正常的运化功能;外六淫风、火、暑、湿、燥,寒邪乘虚侵袭。内邪外邪结*,残害机体组织,正气渐衰,邪气肆狂,最终造成机体组织的病变,直至死绝。小分子病变为机体组织的早期病变,其发生、发展规律同于其宏观组织,且早于宏观组织,是宏观组织病变的基础因素。命学通过阴阳五行演化规律。论述了机体组织遭到破坏的规律性。命运行程中阴阳平衡则身健,偏衡则病弱,失去平衡则死绝。命柱中一行遭到克泄,失去平衡,则本行所属的机体组织首先发生病变。一般病变中一行虽遭重克,但还有救生希望,病情可好转,癌症病变则是一行遭受严重克害,陷入死绝无生机状态,行运、流年又见重害之故。常见身弱(指五行自身)无生助,克、泄交加,忌神结*,辗转攻害;身燥、木火又燃;身旺两印重旺,不见克泄等。如乾造:辛巳、庚寅、丙子、辛卯。四柱无土,又见金多泄,木旺克。此人食道、胃弱无疑,故在壬申年行甲申运中身患食道癌,后转胃癌。又如坤造:丁巳、乙巳、乙丑、庚辰。乙木坐火,生夏月,又透火,故肝木燥热自焚,甲戌年行午运,火旺见火局,木当自焚而亡。
七情、六淫、阴阳五行等理论,都讲的是道变规律,道变规律必须通过人(器)的行为变化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食五味。通过消化系统吸取食物中的精微营养物质,并排除粪便。二、吸五气。通过呼吸系统,主要利用氧气,排除二氧化碳,同时也吸进空气中的五种微量元素,排除废气。三、观五物、听五音,闻五味。主要通过神经系统产生反映。四、感五气(即寒、冷、温、热、平)。五、机体中的五行之气,通过体表与大自然中的五行之气进行交换、互感。六、通过脚底板与地之五气进行气物质交换。癌变的发生、发展基本上是在以上六种表现形式中产生的。《内经·素问举痛论》讲:“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止,喜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缓,思则气结。”人体各个脏腑及各小分子生理上具有各种功能,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当人体遇有外界事物刺激而产生气化内变时,则内脏及小分子的正常机能可因此减退或丧失而逐渐出现各种证候。小分子完全丧失生理功能,由有机变为无机体时,便能使机体组织发生癌变。气的异常变化,源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表现于人的生命运动中,或脾胃弱,吸食不节;或肺气弱,吸收*物;或情结焦躁不能自制;或忧郁性古,多愁善感;或生活不节,染伤寒、*菌;或自身命气与自然界运气不适等。
当小分子因五行太过、不及、偏枯等原因造成阴阳偏衡时,小分子自身的生理功能随之减弱或丧失,郁结、亲和性、淤、凝、聚混性等不良性能反而增加,这也是物理规律所决定的。热则亲和水,寒则亲和火,缺木者亲和木,缺金者亲和金……。这种极端的亲和性造成了机体组织及小分子的郁、淤(凝)、结、硬、坚,肿瘤因此而生成。肿瘤的形成,严重地损害了机体各组织系统的生理功能。
3、浅淡治癌
当前对于根治癌症病源,还没有切实可行的医疗措施。手术切割肿瘤,化疗消灭肿瘤细胞等医疗手段,对于早期癌病变的截止和局部病变的消除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治愈晚期癌变仍是无能为力。至于有些治癌理论中提到增强免疫能力、调整内分泌功能、激活细胞、通经活血、消*化淤等讲法,只不过是医学界的常用语,是一种治病中的笼统理论。只讲笼统理论,没有针对原发基因的具体、准确细致的治疗方法,是不可能取得医疗成效的。
癌症晚期象征着机体组织内的小分子,很大一部分已经无生机,丧失了生理功能,陷入死绝状态,死而复生是极难做到的事。因此,晚期癌症的治愈率是极低的。治疗癌症有效的办法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掌握自身的命运规律,根据太过或不及状况进行补偏,以维持机体的“阴平阳秘。”
人自身命气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之气基本上如前文讲到的六种方式进行物质演化。其中任何一种或数种演化方式中出现气场极端化,使机体气场出现偏衡以至“阴阳离决”现象,都将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如饮食不节,生、冷、热不计,酗酒成僻,易引发食道癌;神经受刺激,生闷气,不得舒泄,易引发肝癌;长期生活在恶劣环境中受压抑,易引发胃癌等。因此,从极端化的生性及生活习惯中解脱出来,也是维持机体“阴平阳秘”,预防、治疗癌症的重要措施。
(十九)鼻癌
金主呼吸系统,辛金主鼻、呼吸道。四柱无金或金极弱,年、月柱火旺,易患鼻炎。见丙火旺,易患鼻癌。行运、流年火旺时患病。
1、坤造:丙午、戊戌、甲寅、丁卯。流年甲戌,行丁酉运,死于鼻癌。
2、坤造:甲子、甲戌、庚辰、丙戌。流年甲戌,行丁卯运,于甲戌月甲午日丙寅时死于鼻癌。
3、乾造:癸卯、丙辰、壬午、戊寅。流年己巳、庚午患鼻癌。
4、坤造:戊午、甲子、己未、丙寅。流年丙子,患鼻癌。
(二十)痴呆症
身弱印枭弱,财旺损印,神智不清,多患痴呆症。日柱水人病重。
1、乾造:丙午、庚寅、癸亥、丁巳。自幼痴呆。
2、乾造:丙午、庚子、壬戌、辛丑。自幼痴呆。
3、乾造:丙午、辛丑、壬申、乙巳。自幼痴呆。
4、乾造:丙午、庚寅、壬午、乙巳。自幼痴呆。
5、乾造:丙午、辛丑,壬辰、丙午。自幼痴呆。
1、性浮躁、多动症
身旺、枭、印生身,不见泄克,性浮躁,思维杂乱,安静不下,多动烦躁。
乾造:癸亥、甲寅、甲子、庚午。自幼多动,智力低下。
乾造:甲午、甲戌、丙戌、乙未。自幼多动。
坤造:癸丑、庚申、壬寅、癸酉。自幼性躁。
乾造:戊戌、戊午、己巳、丙寅。自幼多动。
乾造:戊戌、丁巳、己未、丙寅。多动愚浊。
(1)病状:脉浮、粗、急数,身燥热,神智不清。
(2)病因:机体中一脏过于旺盛,一脏气狂行于机体,破坏机体内的气、血、经、络的运行平衡,神经细胞运行无节。
(3)治疗原则:抑强助弱,和化阴阳五行之气。
(4)治法:安神养心,活血化淤,通经络、气血。
(5)中医用药:旋复花、*参、结半夏、栀子仁、酸枣仁、代赭石、生地、麦冬、知母、地骨皮。
2、多愁善感、焦虑症
身弱,无印枭,食伤重见,多愁善感,焦虑成疾。
乾造:辛卯、庚子、戊子、辛酉。智力低下。
坤造:戊戌、己未、丙辰、戊戌。多愁善感,自缢身亡。
坤造:甲戌、戊辰、丁卯、己酉。多愁善感,忧虑多病。
(1)病状:脉动不稳,迟急不匀,滑浮无力。多愁善感,思维偏执。
(2)病因:遭受多种打击,神经刺激过大,气血经络运行不能平衡。
(3)治疗原则:助弱抑强,合化五行,促使平衡。
(4)治法:安神养心,活血化淤,疏通气血经络。
(5)中医用药:牡蛎、丹皮、丹参、生铁落、生南星、石昌蒲、远志、地龙、白芍、*参、*芪、红花、郁金。
3、精神分裂症(狂躁型)
四柱水弱,火旺,地支午、戌相见,易患精神病。
坤造:戊申、戊午、庚午、丙戌。甲戌年精神失常。
乾造:戊午、乙丑、戊戌、戊午。甲戌年焦虑不安。
乾造:甲午、甲戌、丙戌、辛卯。丁丑年精神失常。
乾造:戊申、乙卯、甲戌、庚午。丁卯年精神失常。
乾造:戊申、戊午、丙寅、戊戌。甲戌年精神失常。
乾造:丁亥、丙午、壬戌、丙午。丁丑年焦虑不安。
坤造:丙申、甲午、庚戌、戊寅。甲戌年精神失常。
(1)病状:脉粗、洪、浮、急。身热、燥、长弃衣而动,焦虑不安,失去自控能力。
(2)病因:机体内生热邪,外热邪侵体,热入血、气中,气血妄行,不得安定。血热淤、气血、经、络妄行不畅通。
(3)治疗原则:滋阴、抑阳、生水、泄火、润木、湿金。
(4)治法:滋阴补肾,凉血养心,化热淤,通经络。
(5)中医用药:知母、龙胆草、代赭石、郁金、石菖蒲、丹参、莲子心、柏子仁、远志、合欢皮、丹皮、牡蛎、赤芍、水红花子、朱砂。
4、精神分裂症(忧郁型)
四柱无火、土、木,地支见亥、子,易患忧郁症。
乾造:庚子、甲申、癸酉、癸亥。壬申、癸酉年神经忧郁症。
坤造:癸未、癸亥、辛亥、戊子。癸酉年神经忧郁。
坤造:壬子、辛亥、癸丑、癸亥。癸酉年神经忧郁。
(1)病状:脉沉细、无力,寡言少语,性情怪僻。
(2)病因: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寒邪侵体,气、血、经络寒凝,流通不畅,神经细胞运行受阻。
(3)治疗原则:生火、助木,培土治水。
(4)治法:养血补心,养肝益脾,活血通络。
(5)中医用药:人参、山药、*芪、阿胶、附子、肉桂、合欢皮、远志、酸枣仁、熟地、何首乌、当归、枸杞、延胡索、五脂灵。
(二十一)神经性脊背疼
四柱金、水旺,年、月、日柱地支见水局,脊背多神经性疼痛。
乾造:辛卯、辛丑、壬子、壬寅。壬申、癸酉年脊北疼。
乾造:辛丑、己亥、壬子、癸卯。壬申年脊背疼。
坤造:辛巳、庚子、壬子、庚子。壬申年脊背疼。
乾造:庚申、戊子、壬子、辛亥。乙亥年冬脊背疼。
(1)病状:脉细、急、结,脊背疼痛。
(2)病因:心力衰弱,血质稀,上肢供血不足。
(3)治疗原则:助阳抑阴,生火、助土,温木化水。
(4)治法:养血补心,祛寒湿,养肝益脾胃。
(5)中医用药:熟地、何首乌、川芎、延胡索、五脂灵、鸡内金、厚朴、砂仁、香附、没药、红花、益母草、姜片、甘草、大枣、防风、羌活、雷公藤。
(二十二)神经性下肢麻木
乾造:丁巳、乙巳、甲戌、甲戌。甲戌年下肢麻木。
乾造:戊戌、戊午、己巳、丁卯。甲戌年下肢麻木。
坤造:甲午、丙寅、庚戌、丙戌。甲戌年下肢麻木。
坤造:丙申、甲午、庚戌、己卯。甲戌年下肢麻木。
1、病状:脉浮、粗、洪,身热性躁,下肢麻木。
2、病因:气血经络过热,上行不下,下肢多见淤塞,炎症。
3、治疗原则:利水渗湿,湿木、润金,泄火疏土。
4、治法:凉血化淤,湿肝、肺,滋阴补肾。
5、中医用药:生地、山药、泽泻、茯苓、知母、红花、郁金、天麻、钩藤、栀子、柴胡、沙苑子、丹皮、牡蛎、地龙、水蛭、虻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