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过很多人说过什么:“我身上湿气重”“医生说我湿气重”之类的话语。
但是却很多人不知道湿气到底是什么,是怎么来的?
中医学体系中,湿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涉及到“六气之湿,各种病因之湿,症状之湿,病证之湿,药物之湿,治法之湿”。
“风、寒、暑、湿、燥、火、热”是大自然中正常存在的六气,六气是世间万物自然生长的必备之源,湿气乃是六气中的一种,为长夏主气,如果湿气太过或者不及(也就是说如果人体内湿气太多或太少)都会对身体产生莫大影响,湿邪是中医学中多种病证的致病因素,也是诱发很多疾病的病因。湿气重,在人的身上有很多表现形式,最常见的大概就是痰湿、寒湿、湿热等。
01痰湿体质
脾胃是生痰之源,如果脾胃运化能力不佳,就容易生湿化痰,通常痰湿的病人表现的症状有:胸闷、咳痰、易烦躁、胃肠胀满、消化不良、四肢乏重无力。
典型的表现症状就是心宽体胖,腹部肥肉松软,皮肤容易出油,汗多,眼睛容易浮肿,经常感到困倦,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痰湿体质形成的原因: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所引起。这里说到的痰并不是我们从喉咙中咳出的痰液,而是指人体中津液的异常停留,没有排除人体外。
体内痰湿生成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种:外湿:由于外部环境空气潮湿,如雨水过多,居处阴冷潮湿,外在的湿气会侵入人体而导致疾病发生。内湿:人的消化系统发挥失常,导致体内的津液停聚,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或因为饮食水分过多,比如饮酒、生冷饮料摄入过多,久而久之就会使得体内津液停聚过多。调养痰湿体质的方法:饮食清淡,少食肥甘厚腻之物,少食过甜、过于黏腻的食物,多吃一些葱蒜、海带、海藻、冬瓜、萝卜、等食物。
平时要多进行户外活动锻炼,提升自身体质,衣服被品要经常晾晒,保持干爽。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为痰湿体质者:
皮肤头发爱出油,即使清洗过后没多久也还是油的,脸上基本是个大油田。
体胖,肚子特别大,肥胖症。
经常会感到胸闷,喘不过气。
眼睑容易肿,容易出现眼袋。
喉咙总觉得有痰,平时咳痰较多。
嘴巴觉得不清爽,黏黏的。早晨起床后感觉明显。
容易消化不良,积食。
经常感觉身体沉重,没有轻松感。
舌苔厚腻,总觉得自己舌苔上有一层黏腻物质。
祛痰湿的小妙招:饮食调整:多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东西,比如薏米、芡实、红小豆、蚕豆等。芡实可以用来煮芡实红枣粥。或者可以用专业的食疗方调养:祛湿膏+健脾粉。用薏仁米、赤小豆,山楂、淡竹叶、炒稻芽、陈皮、冬瓜皮、蝉蜕原料,把这些都浸泡1小时以上,然后煎水熬煮8小时即可,一日-3次,早晚服用。这个食疗方主要可以祛湿,清内热,利尿化湿,健脾胃,可以很好地调理痰湿。0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人一般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尤其是肝胆疏泄功能不好,皮肤爱长痘,表面不清爽,黏腻出油,脾气急。调养湿热体质的方法: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少抽烟喝酒,少吃一些油腻油炸的食物,其他温燥的食物也少碰触。长期饮酒或饮酒过量都会产生湿热,所以想要祛除湿热,就一定要先健脾。怎样知道自己是否为湿热体质者:
大便粘腻,感觉总是排不干净,冲水冲不干净,容易沾马桶,或者大便秘结,小便深*,异味大。
皮肤反复长痘痘,主要是以脓疮为主的痤疮。脸上爱出油,口舌容易生疮。
头发容易出油,皮肤油亮,鼻部和额头尤甚,面色黯*,头发一日就会出油明显,经常会头晕,形体偏胖或偏瘦。
舌苔*腻,舌质偏红,有红点,或有舌苔白腻,舌质同样偏红。
性情暴躁易怒,头发容易脱发。
皮肤会经常瘙痒,女性甚至会出现尿少、尿*,白带色*,质地粘稠,气味腥臭,甚至会外阴瘙痒,容易有尿路感染,膀胱炎,阴道炎等疾病。
祛湿热小妙招:
红豆薏米汤,或者健脾的小方子:白芝麻、红豆、薏米、芡实、老姜、山药等,以老姜祛除山药的寒性,通过药材、食材的完美配伍,大大增强了祛湿热的功效。
或者可按摩穴位,能够清热利湿的穴位有:肺俞、八髎。
肺俞穴位于背部,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指处(也就是第三胸椎棘突下边,往左右以手指食指中指并拢的距离处,就是肺俞穴。)
操作时,用食指和中指指端在穴位处按摩15-30次,用大拇指自肺俞穴沿着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30-50次。
八髎穴在骶椎上,总共分为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八髎清热利湿效果极佳,每天可按次,每次15分钟。对于湿热下注者最为合适。
03寒湿体质
寒湿多因脾阳不足,温通作用不足,导致寒湿停聚体内。中医认为寒湿乃是万病之源,寒湿严重会导致各种肿瘤疾病,还有三高问题,当人体外感寒湿之邪,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继而寒湿损伤脾阳,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调养寒湿体质的方法:多吃温性或平性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地瓜、牛奶、山楂、木耳、红枣等。
同样寒湿体质的人不可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豆类、洋葱类、不好消化的食物都不要吃,比如糯米糕、奶油蛋糕、汤圆等、要适度地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可以进行一些球类、游泳、爬山之类的活动。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为寒湿体质者:
容易反复出现口腔溃疡
口臭,舌苔白
咳嗽时咳痰,痰为稀白
清流鼻涕
爱出凉汗
早上起床遇冷空气容易打喷嚏
经常腹痛、腹泻
脸上长痘、长斑。
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等。
脚踝容易浮肿,四肢关节疼痛,肩颈酸痛,身上酸痛的地方越多,代表体内寒湿越多。
祛寒湿小妙招:可从穴位下手,大椎穴、承山穴、足三里和阴陵泉穴都可对寒湿有很好的效果。大椎穴集合了三条阳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按摩该穴位,可以激发全身阳气,护卫周身,避免寒湿侵体。
承山穴是身体上的“红豆薏米粥”,它主一身之阳气。刺激它即可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除体内寒湿之气。
足三里和阴陵泉主管脾经,脾是生痰之源,如果寒湿多了,排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足三里和阴陵泉就可以调脾健胃。
花椒也可以祛除寒湿,它不仅是一味调味料,还是一味中药,花椒归肺肾肝三经,可温中散寒,健胃祛湿。可用花椒制成花椒酒,祛湿化寒,通络散瘀。
湿是阴邪,最善于沉积、藏匿在肠胃里,如油入面。而脾主运化水湿,如果脾胃出现问题,体内湿气太重,就容易变成“油腻”的人……
想要祛湿更高效,最重要的还是强健脾胃。
文章最后小编为您介绍两种健脾胃的食疗小方子。
*参芡实薏苡仁粥
原料:*参5克,芡实10克、薏苡仁0克、梗米克
制法:所有材料洗净,加入清水适量,明火煲粥食用。煲至芡实、薏苡仁开花为度。
提示:选用*参芡实薏仁粳米来煮成粥来食用,多吃几次,你的脾气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体倦乏力,面色*肢体浮肿等等一些症状。
??????山药*芪粥
原料:山药30克,*芪5克,粳米克。
制法:山药、*芪与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一次吃完。本方以山药、*芪补益脾肾。
提示:可以选用山药*芪粳米来煮成粥,也可以少量的加一些红糖或者白糖,然后用山药*芪来补益脾肾之气。
点击购买
西瑞合元会员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