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学术探讨基于中和思想探析筋骨中和的内
TUhjnbcbe - 2021/3/26 9:20:00

筋骨中和是筋骨不偏不倚,无太过与不及的合和状态,也是人体运动系统动态平衡的总称。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动、支持与保护。关节运动时,肌肉收缩产生力,通过肌腱与韧带作用于骨,不同部位的筋通过骨将力进行有效整合,从而产生协调统一的运动模式,提示“筋束骨、骨张筋”之间的协调是维持关节运动和动态平衡的关键因素。筋与骨在结构上相互依存,在功能上相互为用,筋骨失和与慢性筋骨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以筋骨中和为切入点,在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多层次、多维度阐释了筋骨中和的内涵与外延,以期为认识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提供全新的视角。

1、筋骨中和的内涵

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筋骨中和的内涵是指筋骨内在因素的总和,由气血、经络、脏腑等系统组成。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

1.1气血中和是维持机体内稳态的基本条件气血是生命之本。气属阳,主动,主温煦,是生命的动力;血属阴,主静,主濡养,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图片源自网络《素问·六微旨大论》言:“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提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无不根于气血。气血的运行,是既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合和状态,气血中和,则泰;气血失和,则否。气血也是伤科病机之总纲,损伤首犯气血,即局部损伤可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调气血是慢性筋骨病辨证论治的核心。气血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依存、互生互根,维持中和状态。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旺血充则筋荣骨壮;气虚血少,易发筋痿骨枯;补气血、荣筋骨,则病损愈。慢性筋骨病的治疗,常在补血药中配伍补气之药,以调和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化生,从而达到气血互生之合和状态。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治疗慢性筋骨病之血瘀,常以调气、行气为主,调血次之。气能摄血,气虚不能摄血,则见出血之候,治以补气摄血,以达止血之效。血能生气、载气,血为气之守,气必依附于血而静谧。气阳而血阴,血不独生,赖气以生之;气无所附,赖血以附之。筋骨损伤之出血,气无所依而随之涣散,形成气随血脱,急宜止血为要,唯有止血,方能固脱。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提示气血中和是健康的标志,也是治疗慢性筋骨病的关键。气血中和并非静止的、绝对的,而是处于动态的合和状态。机体内稳态的维持,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与血液的流而复始。气血中和,脏腑各司其职,则筋骨中和;气血失和,脏腑失司,致筋骨病损。慢性筋骨病首伤气血,治以调和气血,则气血复和,以荣筋壮骨,致中和。

1.2气血中和是维持筋骨功能的核心因素脾胃系气血之父,心肾系气血之母,肝肺为气血之舍;气血根于五脏,又总司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提示气血中和与脏腑经络功能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统摄血液周而复始行于脉道。肝藏血,调节血量;肝主疏泄,疏调气机,气畅则血行。肾主纳气,为气之藏;肾藏精,精血互生,为气血之根。肺主宣发肃降,调畅气机;肺主气,朝百脉,助心行血,为气之本。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心主血脉,运行气血,为生之本。五脏六腑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制约,气血生化不竭,循行有度,则气血中和。图片源自网络

慢性筋骨病,外损筋骨,内伤脏腑经络,必致气血之变,则气机郁滞、血脉瘀阻,又致脏腑不和。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外使关节不利,内致血脉阻滞,气行不畅,而内伤脏腑。《正体类要》中“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和”的论述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后痛者,形伤气也”的论述,均提示气血失和则脏腑不和,气血失和不仅可致气滞、气闭、气逆、气虚、气脱,还可致瘀血、留血、结血、亡血。

1.3气血失和是慢性筋骨病的核心病机《素问·调经论》认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提示气血与慢性筋骨病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局部筋骨病损,气血失和,筋脉瘀阻,则脏腑经络失司;脏腑经络失司,又致气血失和。这提示筋骨病损之证应从气血论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无以生血,血虚则无以载气。伤气及血,伤血及气,二者相互影响,则脏腑经络失司,加重气血失和。伤气则气虚、气滞,气虚、气滞致血瘀;伤血则血瘀、血虚,血瘀、血虚致气滞。图片源自网络

慢性筋骨病的气血失和,以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血两虚为主要表现。气滞则血瘀,慢性劳损致气机阻滞,经络闭阻,损伤筋脉,致血瘀于筋肉腠理之间,以不通则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气虚则血瘀,慢性劳损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成血瘀,致筋骨失养,以不荣则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劳损日久,因中气渐虚,脾失健运,气虚则摄血乏力,致血不循经、溢于脉外,以气不摄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或因久病消耗,气血两伤,气虚则血生化乏源,以气血两虚为主要临床表现。

1.4“调气血、荣筋骨、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内治原则慢性筋骨病的治则、治法与用药,多与气血相关。气无形,气伤则作痛;血有形,形伤则作肿;气血两伤,则肿痛并见。这也提示伤气能及血,伤血又能及气。《医宗金鉴》中也有“今之正骨,即古之跌打损伤之证也,专从血论”的论述。治血必治气,血虚,则补气而血自生;血瘀,则行气而血自行;血溢,则调气而血自止。治气必治血,气虚,则补血而气自足;气滞,则活血而气自行。气与血互根互生,必同治而收效。图片源自网络慢性筋骨病,因久病体虚,肝血不足,筋骨失荣,则筋脉拘挛;肾精亏虚,生髓乏源,则髓空骨枯;脾虚,气血生化乏源,则脏腑经络失司;或因损伤日久,正气亏虚,营卫失调,气血失和,则生瘀滞,易感风寒湿之邪而发病。因此,慢性筋骨病应辨证论治,用药以补为主,寓补于通,治宜以补气血、补肾益肝健脾,方能荣筋壮骨。因此,“调气血、荣筋骨、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内治原则。2、筋骨中和的外延

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筋骨中和的外延是指筋骨外在因素的总和。

2.1人体平衡是筋骨中和的集中体现骨以不同形式联结在一起,构成骨架,维持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点。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所附着的骨,以关节为枢纽,产生不同形式的杠杆运动,从而维持筋骨中和的状态。运动系统的功能包括运动(简单的移位与高级活动)、支持(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与保护(骨、骨联结与骨骼肌,形成颅腔、胸腔、腹腔与盆腔等体腔,保护脏器),主要依赖于筋骨中和来维持。从运动的角度,骨、韧带是静力系统,骨骼肌是动力系统,关节是运动的枢纽。图片源自网络人体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就是控制自己感知身体位置的能力,是一种空间感。平衡是维持身体重心稳于支撑面的能力,平衡系统使人体在移动的时候可明辨物体、识别方向、确定移动的方向与速度,在活动中通过自动姿势调整来维持姿势平衡与稳定。按照人体的运动状态,人体平衡分为静态平衡、动态平衡、动静复合平衡。人体保持静态平衡的能力与身体的重心和支撑面有关,当身体的重心落在支撑面内就能保持平衡,反之就失去平衡。

静态平衡是无外力作用下,保持某一静态姿势、自身控制和及时调整身体平衡的能力,主要由肌肉的等长收缩与关节两侧肌肉协同收缩完成。动态平衡是在外力作用下,原有平衡被破坏后,人体不断调整自身姿势来维持新平衡的能力,主要由肌肉的等张收缩完成。维持平衡的力学因素是保持姿势(人体具有保持身体位置稳定的能力)、调整姿势(在随意运动中能调整姿势)、维持动态稳定(能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

2.2神经系统是维持筋骨中和的关键因素人体平衡的维持,主要依靠正常的肌张力(支撑身体并抗重力运动,但又不会阻碍运动)、适当的感觉输入(躯体、前庭和视觉信息对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反馈的作用)、大脑的整合作用(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形成运动方案)、交互神经支配或抑制(使人体能保持身体某些部位的稳定,同时有选择性地运动身体的其他部位)、骨骼肌系统(产生适宜的运动,完成大脑所制定的运动方案)等因素来维持。感觉运动控制系统是平衡维持的关键因素,由3大部分组成,即视觉、本体感觉(包括触觉)与前庭系统(运动、平衡移动、空间定向)。在平稳的地面上,平衡的输入本体感觉占70%、前庭20%、视觉10%;在不平稳或晃动的平面,前庭系统的比例则大幅度增加。

图片源自网络

周围感觉器官(眼睛、肌肉与关节、两边的前庭器官)提供的平衡信息输入至脑干,信息经过整理,与小脑(协调中心)、大脑皮质(思考与记忆中心)提供的已知信息相结合。小脑提供有关自动运动的信息,即动作反复多次、该信息已获悉;大脑皮质提供先前已获知的信息,如在结冰道路上行走,因路滑则采用与以往不同的行走方式。周围感觉器官输入信息相互冲突时,则会出现混乱。如视动反射,当站在正要开走的汽车旁边,则会感到自己在动而不是汽车在动,但肌肉与关节发出的本体感觉信息提示身体未移动,这时前庭器官提供的感觉信息可帮助处理信息冲突,甚至更高层次的思考与记忆也可协助解决。

当感觉输入信息进行整合后,脑干将神经冲动发送至控制眼睛、头部、颈部、躯干与四肢运动的肌肉,从而维持平衡、稳定视觉。

2.3力学失衡是筋骨失和的关键外在因素筋骨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力的平衡网络,协调与控制关节的稳定。慢性筋骨病是一种涉及筋骨系统平衡-失衡-病理稳定的渐进过程,其关键病机是“筋-骨”之间相互转化。不通则痛,正气内虚为本、外邪侵袭为标,则气血不畅,痹阻日久,筋骨失和;不荣则痿,劳逸适度或增龄衰老,正气内虚为本,肝肾脾三脏亏虚,气血生化乏源,精髓化生不足,筋骨失和。图片源自网络2.4“调筋骨、衡升降、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外治原则久行伤筋,久立伤骨”,提示劳损是慢性筋骨病的关键外因。中医通过功能锻炼调节筋骨失和,可采用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方法。易筋经主要锻炼双下肢的功能,以强化与激活踝-膝-髋功能链为主,可达到舒、强、和筋之效;五禽戏之“鸟戏”中的单腿支撑训练,可协调前庭感觉,强化下肢力量,从而提高关节的稳定性,达到荣筋壮骨的目的。理筋正骨法可外调筋骨失和,如《医宗金鉴》“高者就其平,陷者升其位”,提示“调筋骨、衡升降、致中和”是慢性筋骨病的外治原则。3、小结慢性筋骨病以筋骨失和为病理表现,其治法是外调筋骨之位、以致其中,内调筋骨之本、以致其和。因此,准确掌握筋骨中和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医治疗慢性筋骨病的临床疗效,还有利于阐述筋骨理论的科学内涵,为认识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提供全新的视角。END作者:李西海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来源:李西海.基于中和思想探析筋骨中和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正骨,,32(11):21-23.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投稿或转载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术探讨基于中和思想探析筋骨中和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