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目前鸡群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对策
TUhjnbcbe - 2021/3/29 0:33:00

深秋至今,呼吸道疾病是流行最广的一种疾病。临床上由于治疗的不恰当,往往会对鸡群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作者根据近来的市场调研,谈谈对本病的防控思路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分析

气温的反复无常,通风管理的不怡当,是造成夲病发生的主要因素。笔者通过在湖北、湖南、山西及*等地的调研中,发现不合理的通风大概有以下几种:

1,侧墙开放,致冷空气直接侵害鸡体

2,纵向通风,负压过高,致贼风侵害鸡群

3,开下风机,冷空气下沉而侵害鸡体,

4,开上风机而不关闭下风机,致下部鸡群受害

5,以时间控制为主要通风模式,致外部低温时鸡群受害。

二,临床表现

1,鸡冠发凉,部分发青,少数肿头肿脸

2,湿性啰音为呼吸道的主要特证,白天多表现咳,晚上多表现嗽

3,精神不振,饮水及食欲减退

4,部分鸡群吐水,嗦囊多积水而温度不高

6,粪便干、粘

7,产蛋下降,蛋壳颜色稍褪

三,治疗原则及方法

根据上述特征,外寒而内热是目前流行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特征。因而外散风寒而内清湿热是主要的治疗原则。在清内热上,感易清是无可争议的一个主药,在外散风寒方面,风寒饮、喘咳饮及麻杏石甘口服液这三个药的选择上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1,风寒饮:主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内有水饮的证候。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冠部发青,减料减少严重者

2,喘咳饮:主用于水湿侵入肺部,引起湿痰的一种证侯。临床表现冠部发凉或稍温,饮水采食微减或不减,气管发白湿润,内有成团水痰或粘痰者

3,麻杏石甘口服液:主用于寒转热的一种临床证侯,气管和肺部以白色泡沫样痰或*白黏痰为特征

大体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如此。在投药治疗的同时,必须改善不合理的通风摸式,克服不良致病因素对机体的危害,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控制疾病的效果

清热泻火、燥湿止痢、活血化瘀。

慢性新城疫、法氏囊、鸡输卵管炎、腹泻。适用于肠胃与肺脏实热、湿热症。由湿热内蕴导致的拉稀、酱油样粪便,实热导致的便秘、粪便干燥、条纹状粪便,肺热轻微咳咳、发热等。

本品每瓶预防兑-斤水,每天2次,集中饮用,连用4-5天。治疗加倍。3L每桶预防量兑0斤水,治疗加倍。

温馨提示:

1、高温干燥环境,使用本品防治肺、胃、三焦之火,祛瘀化滞,保证气血通畅。

2、鸡、鸭肺、胃、大肠实火导致的粪便干燥、条纹状粪便,本品剂量加倍,连用3-4天。

3、治疗慢性、非典型新城疫。

4、治疗传染性喉气管炎,本品配本公司的麻杏石甘口服液使用。

5、蛋禽产蛋5%-50%期间,使用本品排*、祛瘀,促进微循环、免疫、消化系统健康,使之顺利进入产蛋高峰。

6、产蛋期间,20-25天使用一个疗程,预防输卵管炎、新城疫,延长产蛋高峰时间。

气囊炎、腹膜炎,本品配合本公司的麻杏石甘口服液使用,治疗彻底。

若出现沉淀属正常现象,用前请摇匀!

辛温解表,温肺化痰,健脾湿中,寒湿性疾病的早期治疗。

1.鸡群湿性啰音而发病迅速者。

2.白天听不到而晚上可听到肺部湿性啰音者

3.怕冷,扎堆,早上重下午轻,精神不振,拉稀,腹泻。

4.饮食欲减退而且粪稀。

5.鸡冠青、紫、发亮,前下眼睑发青肿胀。

6、气管潮红,有水或有白色的分泌物。

7、肺有痰淤,色深,并有白色痰饮(泡沫)。

风寒湿侵袭肌表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本品每瓶预防兑-斤水,集中4-5小时饮完,连用4-5天。治疗加倍,一天一次集中4-5小时饮完。

若出现沉淀属正常现象,用前请摇匀!

解表清热,宣肺化痰,健脾利湿

1.眼脸发青水肿

2.食欲不振,嗉囊充食而不热,粪便稀而消化不良

3.腺胃潮湿,肌胃食满而*绿

4.气管呜管以下有白痰

5.肺部水肿或暗紫,腹腔有泡沫痰饮,腺胃水肿

6.冠紫而*白

7.因温或通风过大,受寒而引起的咳嗽、发热、呼噜、好像喉中有水,眼睑轻微水肿,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粪便稀

8.如果粪便干燥时,每瓶加芒硝10g

ml每瓶预防量兑-斤水,治疗加倍,集中4-5小时饮完,连用4-5天。

3L每桶预防量兑0斤水,治疗加倍。

若出现沉淀属正常现象,用前请摇匀!

清热泻火、化痰宣肺、利水消肿。

支气管堵塞,重症气囊炎。外感风寒或外感风寒湿邪、流感引起的肺*色浓痰、呼吸不畅、气管、支气管堵塞症。

本品ml兑水-斤,集中饮药4小时,连用3-5天。3L每桶预防量兑斤水,治疗加倍。

温馨提示:

1、环境湿热、机体虚弱,复感风寒,导致气管、支气管*痰堵塞。

2、流感、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导致的气囊炎、腹膜炎

3、暑热、暑湿环境,可使用本品预防各种湿热内蕴证。

高热、粪便干燥、喉头出血、腹膜炎、气囊炎。

若出现沉淀属正常现象,用前请摇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目前鸡群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