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对于湿之为病的一些体会
TUhjnbcbe - 2021/4/12 20:30:00
对于湿之为病的一些体会理解湿邪的病机,根据舌、脉、症来辨证,争取解决疑难病症,湿有风湿、痰湿、寒湿、湿热、湿*,风湿相搏,一身尽痛,麻杏苡甘汤,寒湿凝结,固定疼痛,小活络丹,湿热互结,舌苔*白相间,细分湿与热之比例,湿九热一,湿八热二,湿七热三,湿六热四,湿热平均,分别对应治之,湿*互结,用土茯苓、半枝莲治之,湿痰互结,用二陈汤治标,用四君子汤固本,附手稿:看了老师对于湿总结的文章,有所感触,因为湿邪致病者有很多,所以加以引申,写一写心得体会,湿分内外,外面的湿一般是因为冒雨涉水,或坐卧潮湿之地,湿从外入而引起,比如风寒湿引起的感冒,还有风寒湿痹等等,里面的湿一般是因为脾气不足,阳气虚弱,阳气不能健运气化而引起,比如痰湿蕴肺引起的的咳嗽,还有湿疹等等,但是外湿和内湿往往会相互影响,比如外湿伤人,这时候湿邪会困住脾,脾主运化水湿,所以湿邪困脾就会使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形成湿浊内生,那么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脾阳虚弱,运化不了水湿,那也也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湿邪的特性以及治病特点湿性重浊湿是六淫邪气之一,湿的特性之一就是重浊,重,就是沉重的意思,有人说腿脚走路就像灌了铅一样,特别沉重,这就是湿,不仅是腿脚,感受了湿邪,整个身体都是沉重的,头就像裹了一条湿毛巾一样沉重,不清爽,还有浊,浊就是秽浊的意思,一般指分泌物不清,所以湿邪致病,大多数都会有各种秽浊的症状,比如脸部出油,大便溏泄,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湿疹流水等等,湿为阴邪,容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湿为阴邪,容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出现胸闷、腹胀的症状,脾喜欢干燥的环境,不喜欢湿浊的环境,而且运化水湿是脾的主要功能之一,如果湿邪困脾,就是使脾的功能失常,阳气不振,水湿就会停聚在体内,引起腹泻、水肿、腹水等,湿性粘滞湿还有一个特性就是粘滞,就是粘腻停滞的意思,第一个比如排出物粘腻滞涩不爽,有的人湿气重,大便会粘腻不爽,有排完之后感觉还有,再去却没有,但总是有将欲排便的感觉,这叫做里急后重,治疗要燥湿,还有行气,行气则后重自除,可以用平胃散治疗,苍术可以燥湿,厚朴下气,陈皮既可以燥湿,也可以行气,甘草和中,可以再加上枳壳、枳实、茯苓等,还有一个就是湿邪为病,缠绵难愈,病程比较长,或者反复发作,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再有就是湿性趋下,易袭阴位,阴位就是下部,所以多见于下部的症状,比如淋浊、带下、泻痢等,湿也有寒热之分,有寒湿和湿热,寒湿就是湿加寒象,湿热就是湿加热象,寒湿我们先来看寒湿寒气和湿气往往会夹杂风邪,造成风寒湿邪共同侵袭人体,风寒湿邪感冒如果风寒湿邪侵袭肌表而引起感冒,治疗的时候既要发汗解表,还要散风祛湿,感冒风寒湿邪的症状,有憎寒壮热,头项强痛,无汗,鼻塞声重,这都是外感风寒的症状,同时还伴有肢体酸痛,咳痰,胸膈痞满的表现,这都是湿邪以及湿邪阻碍气机的症状,舌苔白腻,白为寒,腻为湿,脉浮濡,或兼无力,浮为表,濡为湿,无力为虚,可以用败*散治疗,其组成为: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枳壳桔梗前胡茯苓甘草生姜薄荷人参羌活、独活有散寒祛湿的功效,可以治疗寒湿在表,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为君药,用小量的人参补气,以扶正祛邪,让风寒湿邪随汗出而去,所以败*散是治疗身体虚弱的人,又感了风寒湿邪而导致的表证的药方,水肿之风水相搏证还有一种病是水肿,里面有一种证型叫做风水相搏证,表现为一身面目悉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沉,就是既有表证,比如发热恶风,还有水湿内蕴,比如一身面目都水肿,同时伴有表证,这里的风,就是表证的意思,所以叫做风水相搏证,水肿的话,一般都是小便不利的,如果小便通利,那么这些水湿就能排出去了,治疗就要疏风泄热,发汗利水,用越婢汤加术汤,其组成为:麻*、石膏、生姜、甘草、白术、大枣《金匮要略方义》里面说:”本方乃越婢汤加白术而成,白术乃脾家正药,健脾化湿是其专长,与麻*相伍,能外散内利,祛一身皮里之水,本方治证,乃脾气素虚,湿从内生复感外风,风水相搏,发为水肿之病,方以越婢汤发散其表,白术治其里,使风邪从皮毛而散,水湿从小便而利。二者配合,表里双解,表和里通,诸症得除。”风湿相搏还有一种是风湿相搏,在《金匮要略·湿病篇》里面记载:“病者一身尽痛,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杏苡甘汤。”就是汗出当风,或者受了寒湿,所以风湿相搏,引起的周身疼痛,治疗就要解表祛湿,用麻杏苡甘汤,这是是张仲景治疗风湿所致周身疼痛的有效方剂,其组成为:麻*(疏风散邪,除湿温经)杏仁(宣肺)薏苡仁(除湿)炙甘草(调和诸药,和中)这种风湿疼痛属于痹症,上面的这种是因为出汗受了风,或者劳伤之后感了风湿,属于偏表证,邪气侵入的不深,劳伤这一条可能是因为急则治其标,因为此时身疼痛,就要解表化湿,等治疗疼痛之后,再补益身体,这是缓则治其本,然后我们再来看看相对比较严重的痹症,风寒湿痹风寒湿侵袭肢体关节,引起疼痛,甚至变形,这就是现在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就是痹症,《素问》里面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就是风邪、寒邪、湿邪,它们三个合在一起,侵袭人体,引起关节炎,疼痛变形,这就是痹症,很多人都有关节炎,到了阴雨天加重,比天气预报都准,阴雨天就是寒湿之气比较重,或者受凉、受风吹加重,这都是寒湿,叫做风寒湿痹,风寒湿痹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其中的细目又分为三个,风寒湿引起的痹症,这三种邪气同时存在,但是又偏盛的差别,行痹以风邪为主的叫做行痹,表现为肢体关节酸痛,关节酸痛,甚至肿胀,都是因为湿邪引起的,游走不定,一会儿这里疼,一会儿那里疼,就像风一样,一会儿来一会儿去,所以游走不定是风邪致病的一个特点,关节屈伸不利,或者伴有外感风寒表证的症状,舌苔薄白,脉浮,所以行痹以关节游走性疼痛,一会儿走到上肢,一会儿走到下肢为特征,治疗行痹要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用防风汤,其组成为:防风麻*(祛风散寒)当归秦艽肉桂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加当归有补血活血的作用,第一:气血畅通,通则不痛,第二:祛风散寒的药物一般偏燥,容易伤阴血,所以加补血药,第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茯苓(健脾渗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顾护脾胃)也可以加入鸡血藤、川芎加强补血活血祛风的功效,如果以上肢疼痛为主,加羌活、威灵仙、姜*等,如果以下肢疼痛为主,加独活、牛膝等,上面说:“羌活、独活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所以治疗痹症,羌活、独活一般应用的比较多,上肢疼痛用羌活,下肢疼痛用独活,上下皆痛,羌活、独活同用,痛痹以寒邪为主的叫痛痹,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比较剧烈,因为寒邪凝滞,不像风邪那样四处游走,所以痛痹的疼痛是痛有定处,就是固定在一个地方,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就是到热的地方,或者用热的东西敷一下,疼痛就会缓解,如果遇到寒冷就会加重,关节不能屈伸,为什么不能屈伸?这就是疼的比较严重,所以不能屈伸,行痹是屈伸不利,痛痹是不能屈伸,程度再加重,因为是寒,所以局部皮肤没有红和热的表现,如果有那就是风湿热痹了,这个后面再给大家汇报,舌苔薄白,属于寒,脉弦紧,弦主痛症,紧主寒,治疗痛痹要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用乌头汤,其组成为:乌头麻*(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芪(益气固表,利血通痹),这是气与血的关系,气能行血,气能生血,气血充足而畅通,血脉通利,对痹症的治疗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乌头是治疗痛痹,止痛效果明显的药物,但是*性很大,应用的时候要很小心,尽量不要随意使用,也可以加入桂枝,桂枝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的作用,治疗痹症,行痹、痛痹、着痹都可以使用,着痹以湿邪为主的就叫着痹,表现为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湿邪的特性就是重着,所以以湿邪为主的痹症,肢体关节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重着酸痛,或者有肿胀,这也是痹症湿邪为患的表现,疼痛也是有定处,手足沉重,肌肤麻木不仁,肌肤麻木有的是因为湿邪阻碍气血,有的是因为气血不足,无法濡养,需要仔细辨证,舌苔白腻,为寒湿,脉濡缓,濡缓主湿邪,治疗着痹就要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可以用薏苡仁汤,其组成为: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桂枝、麻*(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炙甘草(健脾和中)在多说几句,行痹、痛痹、着痹,以风邪为主,以寒邪为主,以湿邪为主,风寒湿这三种邪气都是共同存在的,只不过是有些偏盛,但是在治疗的时候,风邪、寒邪、湿邪都要应对,我们看一下这三种痹症的治疗方法,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都会有针对风邪、寒邪、湿邪的治法,行痹以风邪为主,所以祛风为先,配合散寒除湿,痛痹以寒邪为主,所以散寒为先,配合祛风除湿,着痹以湿邪为主,所以除湿为先,配合祛风散寒,所以风寒湿都会有兼顾,如果风寒湿没有明显的偏盛用什么药方?可以用蠲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的基础方,其组成为:羌活、独活、海风藤、桂枝、秦艽(祛风除湿散寒)当归、川芎、乳香、木香、桑枝、炙甘草(活血通络止痛)灵活运用,随症加减,祛风加防风等,祛寒加桂枝等,祛湿加薏苡仁等,通络加藤类药,比如鸡血藤、葛根等等,药物有很多,择宜而用,咳嗽咳嗽之痰湿蕴肺证比如痰湿蕴肺引起的咳嗽,没有寒邪,但是湿邪壅盛,咳嗽的声音比较重浊,痰多,质地粘稠,早上或者吃东西以后就会咳嗽、咳痰,吃了甜食油腻的食物会加重,因为痰而咳嗽,把痰咳出来,咳嗽就会减轻,还比较容易咳出来,可能伴有胸闷、痞满,体倦沉重、大便溏,这都是湿气重的表现,就是痰浊、湿浊充斥,阻碍气机,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因为痰湿而引起的咳嗽,所以就要燥湿化痰,然后配合理气止咳,可以用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药物组成为: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半夏、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湿疹湿疹之脾虚湿蕴证还有就是湿疹,湿疹虽然发于皮肤,在表,在外,但往往是内脏的问题而表现到了皮肤,所以治疗从根本上还是要从内在入手,有一种类型是因为脾虚湿盛引起来的,因为是虚证,所以发病没有那么急,皮损潮红,瘙痒,抓后糜烂渗出,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等脾虚的证候,治疗就要健脾利湿止痒,用除湿胃苓汤,除湿胃苓汤是在胃苓汤的基础上加入栀子、木通、滑石、防风组成,胃苓汤是由平胃散加五苓散组成,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功效,五苓散:白术、泽泻、茯苓、猪苓、桂枝有健脾助阳,化气利水渗湿的功效,加栀子、木通、滑石清热利湿,少佐防风散肝舒脾,祛风胜湿,治疗湿,尤其是在体表的湿,要用风药,因为风能胜湿,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风一吹,湿了的地方就会干的比较快,这就是从取类比象的方面认识治疗湿邪用风药的原理,脾虚还可以合上四君子汤,其实除湿胃苓汤里面有四君子汤的三味药:白术、茯苓、甘草,有健脾祛湿的功效,也可以加入*参、人参等药物,加强健脾的功效,*疸*疸之寒湿阻遏证还有*疸,*疸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就是湿邪,分为阳*和阴*,阳*以湿热为主,阴*以寒湿为主,寒湿阻遏引起的阴*,表现为身体和眼睛都是*的,叫做身目俱*,而且颜色晦暗,如果颜色鲜明那就是阳*了,阴*的颜色就是晦暗的,或者像烟熏一样,可能会伴有脾虚的症状,比如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怕冷,舌苔腻,腻为湿,脉濡缓或沉迟,濡缓为湿,迟为寒,治疗就要健脾和胃,温化寒湿,用茵陈术附汤,其组成为:茵陈、附子(温化寒湿退*)白术、干姜、炙甘草(健脾温中)还可以加入郁金、厚朴、茯苓、泽泻等行气利湿的药物,茵陈是治疗*疸的主要药物,湿热、寒湿都可以使用,有清湿热,退*的功效,当然,寒湿引起的疾病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子只是略微谈一下,湿热再看看湿热,湿温还有湿热,有一个叫做湿温,这是一种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日腻,脉缓等主要症状,四季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治疗用清热利湿,透达膜原等方法,药方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达原饮等等,湿温病属于温病一类,《温热篇》《温病条辨》等仔细可以阅读,古代温病大家吴又可、叶天士、薛己、吴鞠通等诸位大家的著作可以深入学习,因为温病的体系也是极为复杂的,包括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在这里提一下,就不展开论述了,伤寒和温病都需要仔细认真学习,我们共同努力,风湿热痹前面说了风寒湿痹,现在说风湿热痹,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这就是热象,遇到冷就会舒服一些,而且疼痛的很剧烈,不能触摸,有的时候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苔*燥,脉滑数,滑为湿,数为热,治疗就要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其组成为:生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桂枝,还可以加入忍冬藤、连翘、*柏以清热解*,加入姜*、威灵仙、桑枝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还可以用宣痹汤治疗,热痹化火之后,伤及人体的津液,表现为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到了晚上更加严重,壮热烦渴,舌红少苔,脉弦数,这是热邪伤及津液,热入营血所致,治疗就要清热解*,凉血止痛,同时养阴,可以用犀角散治疗,其组成为:犀角、升麻、*连、栀子、茵陈犀角现在不能用,可以不用,加入生地、麦冬、玄参、丹皮等药物,再加入秦艽、海桐皮、姜*等通络止痛的药物,痛风还有我们熟悉的一个病,也属于风湿热痹这一类,就是痛风,痛风也分寒热,热性的痛风,局部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痛不可触,就连呼吸都会疼痛,治疗湿热引起的痛风可以用当归拈痛汤,其组成为:当归、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猪苓、泽泻、苦参茵陈、知母、*芩、苍术白术、炙甘草人参热淋湿热下注还会引起很多疾病,常见的有热淋,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是热淋的主要病机,表现为小便短,小便频,而且灼热刺痛,小便*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的时候伴有寒热、口苦、呕恶,苔*腻,脉濡数,治疗就要清热利湿通淋,用八正散,其组成为:萹蓄、瞿麦、川木通、车前子滑石、甘草、大*、栀子灯心草寒热、口苦、呕恶这是少阳病的症状,可以合用小柴胡汤,其组成为:柴胡、*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炙甘草当然淋证分为六种,热淋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气淋、血淋、石淋、膏淋、劳淋,如果淋证时间长了,没有痊愈,刚开始以湿热为主,但是日久湿热没有清除,而肾阴亏耗,就是肾虚而膀胱热,所以湿热下注是标,肾阴不足是本,治疗就要育阴清化,标本兼顾,用六味地*汤合大补阴丸治疗,其组成为: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柏、龟板湿热容易内蕴肝胆和脾胃,肝胆湿热肝胆湿热表现为胁肋胀痛,灼热,口苦,厌食,小便短赤或*,或身目发*,这就是*疸,舌红苔*厚而腻,舌红为热,苔*厚腻为湿热,脉弦数,为肝胆热,治疗就要清利肝胆湿热,用龙胆泻肝汤,其组成为:龙胆草、栀子、*芩、川木通车前子、柴胡、生地、当归泽泻、甘草肝胆湿热,因为湿性趋下,就会湿热下注,而且肝经络阴器,所以肝胆湿热或者湿热下注就容易引起男性的阴囊潮湿,女性的湿热带下,带下色*,质粘稠,异味大,可以用清肝胆湿热的药物,比如栀子、*芩等,再合上四妙散,其组成为:苍术、*柏、薏苡仁、牛膝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表现为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这是脾胃的症状,或面目肌肤发*,色泽鲜红,这也是*疸的症状,舌红苔*腻,*腻为湿热,脉濡数,濡数亦为湿热,治疗就要清脾胃湿热,可用甘露消*丹,其组成为:滑石、*芩、茵陈、石菖蒲川贝、木通、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应用方剂要灵活加减,比如射干,如果嗓子没有因为内热引起的疼痛不适,就可以去掉,可以加入*连,*连清中焦肠胃湿热效果很好,总之根据具体情况而用,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多食肥甘厚腻,烟酒辛辣这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平时饮食宜清淡,多运动,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都是引起*疸的主要因素,所以两者都有身目俱*的*疸的主要特征,*疸湿热容易引起的疾病之一还有*疸,属于阳*,阳*又分为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热重于湿热重于湿的*疸,表现为身目俱*,*色鲜明,发热口渴,口干口苦,腹胀,恶心呕吐,小便短,色*赤,大便秘结,这都是湿热为患,但以热为重,*疸的病机就是湿,关系到肝胆脾胃,所以症状多见于肝胆脾胃症状,比如胁肋部,口干苦,恶心呕吐等,舌苔*腻,*腻为湿热,脉弦数,弦数为肝胆热,描写的症状都是以热为主,无论是阳*还是阴*,都默认为有湿,所以湿热是必须的,但是这种症状的综合表现为热重于湿,突出的症状是热,治疗就要清热通腑,利湿退*,用茵陈蒿汤,其组成为:茵陈、栀子、大*湿重于热还有就是湿重于热,表现为身目俱*,颜色鲜明,但是不及热重于湿的颜色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闷,食欲减退,腹胀,大便溏垢,这都是湿邪为病以及湿邪阻碍气机的症状,突出的重点是湿,舌苔厚,微*腻,厚为湿,微*腻为热不甚,就是热不严重,脉濡数或濡缓,濡为湿,数为热,濡缓皆为湿,所以综合表现就是湿重于热,治疗就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用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丹,茵陈五苓散,其组成为:茵陈、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湿多兼瘀内伤湿邪,有时候会兼有瘀血,湿多兼瘀,瘀亦多兼湿,故湿瘀互结,因为湿瘀互结引起的盆腔炎、卵巢囊肿等等,很多疾病,有血虚血瘀水湿的证候,可以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川芎、芍药(针对血)白术、茯苓、泽泻(针对水湿)痹症之痰瘀痹阻湿瘀互结的病机,在痹症中也有,叫做痰瘀痹阻,痰、湿、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表现为痹症日久没有痊愈,肌肉关节刺痛,痛处不移,或关节肌肤紫黯,这都是瘀血的症状,肢体麻木或重着,或关节肿胀变形,这是湿的症状,面色黧黑,这是瘀血,眼睑浮肿,这是湿邪,或胸闷痰多,这是痰湿阻碍气机,痰湿内蕴的症状,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这是瘀血,舌苔白腻,这是湿邪,脉弦涩,治疗就要化痰行瘀,蠲痹通络,用双合汤,其实就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味,桃红四物汤针对瘀血,二陈汤针对湿邪,其组成为:桃仁、红花、生地、川芎当归、芍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芥子、竹沥湿邪致病还有很多,寒湿、湿热的证型只是其中一种,现在只是举例几种,而且药方和药物要灵活应用,随症加减,适宜而用,文章中有疏漏之处,还请大家指正,特别提示:文中的药方请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应用,.2.7写于北京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于湿之为病的一些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