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鹦鹉疾病-单眼伤风
鹦鹉热又称衣原体病、鸟疫、鹦鹉病。本病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由于此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在此提醒一下人患有衣原体的症状表现为:人感染此病后主要症状为全身虚弱、体温升高、头痛、背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出汗、流鼻血和咳嗽,并出现肺炎,重症者可引起死亡。自然情况下,多种鸟会感染本病,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本病能引起鸟群长期带菌或发病,导致眼炎、生长不良、消瘦、抵抗力下降等,甚至会传染给与病鸟接触的人员,危害人类的健康。
不同品种的家禽和野禽都能感染鹦鹉热,目前我国大部分鸟场都存在本病,且衣原体阳性率与鸟群的日龄并无明显的关系。病鸟和隐性感染鸟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鹦鹉热嗜衣原体随粪便、唾液和咽喉黏液及乳汁排出体外,干燥后随风飘扬,易感鸟吸入含有衣原体的浮尘,会引起感染。乳鸟则因亲鸟的哺喂而感染,衣原体也可从皮肤伤口侵入而传染,衣原体还能通过交配和种蛋传播,虱和螨等昆虫也可能是传播媒介。本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鸟易在5~7月份和10~12月份发生。饲养密度大、拥挤、通风不良、长途运输、营养不良等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4~7天,因常常受到多种因素如营养、免疫力、病原性、卫生状况、气候以及是否同时感染其他微生物的影响。临诊表现为结膜炎、鼻炎、口腔炎、肺炎、心包炎、气囊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等多种临诊症状。鹦鹉热对乳鸟(尤其是2~3周龄的)危害较大,多为急性型,症状也最明显。患病鸟主要表现为怕光、流泪,眼结膜发红,嗜睡,独处一隅,不愿活动,羽毛松乱,精神委顿,呼吸有喘息声,食欲不振,饮水增加,腹泻,排*色或淡绿色水样稀粪,消瘦;乳鸟最后会因败血症而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80%。慢性病例表现为结膜炎,单侧或双侧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浆性或黏性分泌物流出,严重者失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眼睛。眼皮肿涨,结膜充血,流泪水。衣原体通过鼻泪管很快感染鼻腔、咽喉部位,打喷嚏,流鼻涕,有呼吸噪音。鹦鹉乏力,不爱飞,体毛蓬松。事实上,不通过实验室检查,临床上很难与支原体感染相区别
衣原体引起中、下呼吸道(肺、气囊)感染比较少见,而且症状相对支原体感染为轻。并发鼻炎时,分泌的黏液常堵塞鼻孔,病鸟呼吸困难,甩头,打喷嚏,发出“咕噜、咕噜”的喘息声;随病情发展,病鸟逐渐消瘦和衰弱,并可能因痉掌而死亡,发病率可高达40%以上,死亡率因有无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而高低不一,一般为10%左右。产蛋鸟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畸形蛋、砂壳蛋、软壳蛋和破壳蛋增多。少数鸟还可见翅膀、腿脚**和扭颈等神经症状。鹦鹉热是人兽共患病,鹦鹉热嗜衣原体对人具有感染性,剖检病鸟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因鹦鹉热临诊表现出结膜炎、鼻炎、口腔炎、肺炎、心包炎、气囊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等多种临诊症状,剖检可见其相对应的病理变化。外观病鸟,常常可见极度消瘦,胸骨隆起,泄殖腔周围羽毛沾有绿色粪便。剖检可见结膜增厚,有黏性分泌物。鼻腔和气管中有大量*色黏性分泌物。口腔和咽部充血、有溃疡性坏死灶。气囊壁增厚,胸腔和腹腔上有纤维性渗出物。肝脏暗红色,肿大、质脆,有针尖大小的淡*色坏死灶。心脏肥大,心包膜充血、出血,心外膜被覆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出现淤血、变性、纤维性渗出、坏死。脾脏暗红色,肿大、质软,被膜下充血、出血。肠道出现卡他性炎症,肠内容物*绿色,呈胶冻状或水样。肾肿大。泄殖腔内有较多的尿酸盐沉积。
鹦鹉发病后临床症状不尽相同,成年鸟多为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病鸟仅表现为短暂的腹泻、惰翔或精神欠佳,但具体临床症状有以下几种。
(1)急性型常发生于乳鸟和幼鸟身上,临床表现为精神萎糜、严重腹泻、幼鸟消瘦衰弱和生长发育受阻,体况明显下降,鹦鹉可出现单侧或双侧结膜炎、鼻炎、眼睑肿大、结膜增厚,流泪,畏光,有浆液性及脓性分泌物流出。后期出现上下眼睑粘连,泪液蓄积,致使闭合的眼睑向外凸起,继发感染者炎症加剧,以至角膜浑浊或失明。单纯性结膜炎一周后逐渐康复。由于泪管堵塞,泪液溢出,病鸟以羽翼摩擦奇痒处,造成羽毛粘连。眼周及翼羽污秽,是发生该病的明显特征。康复的鹦鹉群在受到不良应激时可能再次发病。有的鹦鹉还会出现暂时性的瘫痪等。剖检时可见肺炎,肝、脾肿大出血或有点状坏死灶。肠道肿胀充血、出血,有的急性病例仅见肠炎和气囊浑浊。发生于成年的鹦鹉急性病例较为少见。
(2)亚急性多见于青年和鸟成年鸟,患病鹦鹉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羽毛蓬松、消瘦、腹泻,常见灰白色或浅绿色水样便。有的病鸟出现单侧性结膜炎,眼睑增厚、肿胀、流泪,严重的结膜浑浊或失明,有的病例还可出现鼻炎,最初几天为水样分泌物,以后变为*色粘性分泌物,有些可见鹦鹉单侧鼻孔有干酪样堵塞物,有时呼吸困难,安静时可听到呼吸啰音,个别鹦鹉出现脚翅麻痹、扭颈等神经症状。剖检时可见肝、脾和骨髓肿胀,有的肝、脾可肿大数倍,肝组织表面布满针尖大小淡*色坏死灶,气囊浑浊增厚、肠系膜和心外膜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肠道肿胀出血,有的病例可见纤维素性肺炎。一般成鸟的亚急性病例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严重应激、鸟舍潮湿拥挤、营养不足或过度训练、比赛,尤其是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所引起
3)慢性型患鸟外表症状不太明显,仅表现为精神欠佳、惰翔、偶尔出现短暂腹泻、消瘦和呼吸不畅、闭眼、打盹等。患鸽日久可致心脏肥大,肝、肺细胞受损,或永久性损害。通常结果是鸟的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低下,后代生活力不强
根据眼结膜、眼睑肿胀等临诊症状,结合剖检见肺炎和气囊炎等病变,可做出初步诊断。因鹦鹉热的临诊症状和剖检病变并非特异性的,确诊应通过实验室检查。可取肝、脾、心包、心肌、气囊和肾等病变组织或病死鸟新鲜渗出液制作压片或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衣原体呈紫色,找到包涵体对确诊意义重大。新鲜渗出液也可不染色,在湿封固标本中以相显微镜直接检查,倍或更高倍数下可清晰见到分布于单核细胞中的菌体,但此法不能与支原体区分开。目前国内用于衣原体病诊断的血清学反应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间接ELISA、直接免疫荧光法和PCR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检出率也有差异,可结合本地区和鸟场技术水平选择适合的方法。在鉴别诊断时应注意与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葡萄球菌病、曲霉菌病、禽霍乱和毛滴虫病的区别。(1)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诊断:大肠杆菌病发病多并且病症较重,呼吸困难明显,
(2)与支原体病的鉴别诊断:支原体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眼结膜炎极少,多数表现呼吸困难,频频摇头、打喷嚏、咳嗽,呼出气体有恶臭味。种鸟产蛋率下降和孵化率降低,所产弱锥增多。(3)与葡萄球菌病的鉴别诊断:葡萄球菌病也会引起眼炎,不过以化脓性眼炎为主,病变严重,易引起失明,临诊上还是较易区分的。(4)与曲霉菌病的鉴别诊断:曲霉菌病呼吸困难明显,有肺肉肿及结节等严重病变,气囊炎也更严重,检查饲料有霉变现象。(5)与禽霍乱的鉴别诊断:禽霍乱发病突然,往往无明显症状,在第2天早晨才发现死亡的鸟,剖检以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和肝脏有针尖样灰白色坏死灶为特征,少有结膜炎、鼻炎、肺炎和气囊炎。(6)与毛滴虫病的鉴别诊断:毛滴虫病只有在严重时临床才表现呼吸困难症状,检查口腔可见*色假膜,无结膜炎、鼻炎、肺炎和气囊炎病变。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市售的衣原体病商品化疫苗用于预防鹦鹉热,故本病多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如控制传染源、隔离病鸟、严格处理病死鸟等有害物。避免鸟群接触到潜在的衣原体携带者,包括野禽、宠物以及外来人员等;应做到鸟群内不得混养其他鸟类,鸟舍需设防护网防止其他鸟类飞入;不同生产用途、不同日龄的鸟应分开饲养,饲养密度合理,避免拥挤;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饲养环境的清洁、消*工作,保持鸟舍良好的通风,以切断其传播途径;鸟舍内保持适当的湿度,遇免病原随灰尘传播。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发现阳性鸟及时淘汰。通过净化措施建立衣原体阴性鸟群是防治本病的根本方法。一旦确诊发生鹦鹉热,可选用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恩诺沙星治疗。多西环素25-50mg/kg鸟的体重,口服,每天1-2次。阿奇霉素50mg/kg鸟的体重,口服,每天1次。恩诺沙星-ppm兑水,连续7-10天,饮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