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黄仕沛经验教训汗出透彻,方能邪从汗解
TUhjnbcbe - 2021/5/21 17:34:00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21214.html

经验教训:汗出透彻,方能邪从汗解

——皮疹高热身肿痛案

本院财务胡女士,年月6日晚(春节前夕)臀部出现成片红疹,次晨回院诊治,医生予口服抗过敏药,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但疹点越来越多,遍及两侧大腿,后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连续用药3天,皮疹续出不减。月9日(除夕),加服中药清热解*、通下之剂天,大便泻下1次,然症状不减。遂于月11日(年初二)下午来诊,见其躯干及四肢皮肤密布细碎红疹,疹色红活,面部微肿,双手指微胀,屈伸不易,恶风无汗,舌苔薄白。处以麻桂各半汤加石膏,处方如下:麻*15克(先煎)桂枝1克北杏15克赤芍30克石膏60克(包煎)大枣1克 甘草15克 生姜10克复渣再煎,日服次,服后啜热稀粥,温覆取汗。月1日(年初三)清晨,胡某来电云昨晚开始发热,体温39.5℃,今晨发热仍未退,恶寒明显,全身骨节疼痛,面目浮肿。诉昨日煎药忘了放生姜,服药后来温覆取汗。嘱加麻*、桂枝各5克,生姜1块。并再三叮嘱,务必温覆取汗。晚上8点又来电云,已按法服药次,每次服药后通身微汗出,发热渐退,皮疹仅剩下肢少许,无瘙痒。唯全身关节痛楚难耐,屈伸不利,下床要人搀扶,面目浮肿更明显,咽喉干,口渴,小便不利。恐是肾病,故又来电咨询。因节日检验不便,只好嘱其将药渣第3次再煎,如前法再服1次,明天视情况再作打算。月13日(年初四),清晨致电患者,获悉其昨晚已无发热,咽仍干,欲饮水,面部浮肿减少,双手臂红疹又似有些许,仍全身关节疼痛。处以越婢加术汤,处方如下:麻*4克(先煎)生姜15克大枣15克甘草15克石膏90克(包煎)白术30克嘱煎服如前法。晚上8点致电知悉,中午1点、下午3点服药各1次。汗出颇畅,小便如常,现已关节疼痛全无,面部浮肿全消,已经下床行走如初矣。唯手指仍微胀,口干渴。嘱多饮水,调以稀粥。沛按:麻桂各半汤仲景原文曰:“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我临床常加入石膏,芍药用赤芍,以治风疹有表证者,疗效满意。前案已经讲过,麻*、桂枝之取汗,仍然有赖啜热粥温覆之助。此例病家开始用麻*15克,且煎药时忘了放生姜,服药又未按医嘱温覆取汗,至汗出不彻,“阳气怫郁在表”,故由恶风无汗发展为发热,更增骨节疼痛,面目浮肿,疹色更赤。当时本应更方,但适逢节日,配药不易,只好原方增麻*、桂枝之量,叮嘱加姜并温覆。麻*用量加至0克,并啜热稀粥、温覆后,病从汗而解,体温降至正常。可见,麻桂各半汤原为麻*汤、桂枝汤之半,原文中有求其“得小汗出”之说,亦未必尽然,临床中还是当以病退为度。次日再用越婢加术汤,越婢汤为治水气之剂:“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实即首诊方去桂、杏、芍,重用麻*。原方用麻*六两,是大青龙汤之量,不用桂枝是恐桂枝之热。由此,从越婢汤的组方,我们还可以看出麻*之发汗与否,并非取决于是否与桂枝之合用。莉娜按:谈及越婢汤,可以先看经方大家胡希恕的一则医案:“佟某,男,63岁,初诊年7月6日。医院,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动在(+)~(+++),无奈要求服中药治疗。近症:四肢及颜面皆肿,皮肤灰黑,腹大脐平,纳差,小便量少,汗出不恶寒,舌苔白腻,脉沉细。此属水饮内停,外邪郁表,郁久化热,予越婢汤方:麻*1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结果:上药服1剂,小便即增多,喜进饮食,继服0余剂,浮肿、腹水消,尿蛋白(-),病愈出院。”胡老此案,以“浮肿”“汗出”为主要表现,“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此证虽不“恶寒”,表证不明显,但发汗力度仍需很强,因其有汗出,且疾病日久化热,故选用越婢汤,石膏用至45克。越婢汤的条文中仲景早已明确指出是有“自汗出”的,但仍然用麻*六两,为各方中用量最大,与大青龙汤相仿。此方用于消肿,发汗力应该还是很强的。说到这里,很自然引出了几个问题:第一,有汗出,仍可用麻*,除了越婢汤,还有一首含麻*的方也是有汗出的,那就是麻杏石甘汤。第二,麻*和桂枝合用,麻*和石膏合用的问题。我们可以试比较以下几个方剂:首先,如前面*师所说,“麻*之发汗与否,并非取决于是否与桂枝之合用”,仲景麻桂合用,是因为桂枝能监制麻*心悸的副反应,如第64条所说:“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过多”指的就是使用麻*汤后,所以第64条应该就是仲景自己对麻*汤用桂枝的解释。其次,如果说麻*与石膏合用,是因为石膏可以监制麻*发汗的作用,我觉得并不是这样的。如果说,石膏可以制约麻*发汗的作用,而保留麻*平喘的作用,小青龙汤为何不用石膏?越婢汤、麻杏石甘汤用麻*的量都是相当大的,比麻*汤还大,如果不需要这么大的发汗作用,麻*大可以少用一点,而不必多加石膏。虽说这两个方证都是“无大热”,但是所谓“大热”指的是有热象而不明显,并不是讲体温的高低。如果热象明显而无表证,则要用白虎汤了(石膏用一斤)。越婢汤证有表证是必然的,麻杏石甘汤证其实也是应该有表证的,所以要用麻*发汗,用石膏只是因为有热象,这也是这两方不用桂枝的原因。但是,从组方看,有汗出的时候,石膏的用量会更大,麻杏石甘汤和越婢汤就用石膏半斤,比大青龙汤的石膏如鸡子大用量要大。《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又有“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为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加石膏是因为“烦躁”。由此可见,烦躁、汗出,是仲景用石膏的定律。当然,石膏证的“烦躁”,和大青龙汤“不汗出”、邪气闭郁的“烦躁”是不一样的,是指烦热,口干舌燥的表现。越婢汤和麻杏石甘汤的“汗出”与桂枝汤的“汗出”也是不同的。方证对应所谓“但见一证便是”,并不是机械的,“烦躁”和“烦躁”,“汗出”和“汗出”其实并不一样。莉娜又按:此案与上一案,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那就是药物的煎服法。对于1剂中药,辨证处方固然重要,针对每一味药材特点的精心处理以及煎煮,也是至关重要的。发汗解表药物的服法,是仲景所有方剂中最为讲究的。细看《伤寒论》,不难发现仲景在其他方剂的煎煮方面,描述也是很细致的,对于东汉那个古远的年代确实难能可贵。首先,在仲景的煎煮法中,往往会把用水量说清楚,用水量是根据药物的体积和所需煎煮的时间决定的。如小柴胡汤,柴胡半斤,体积大,所以是用水一斗二升;大承气汤四味药,其中大*和芒硝是后下的,但因为用厚朴半斤,所以用水也要用到一斗;相比之下,小承气汤厚朴只有二两,所以只用四升的水;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都是用水三升的,这几个方剂都是用作急救回阳,要急煎急服,所以用水量就比较少。仲景还会反复提到要去滓,去滓后的药液才易于入口,不致因细小的药物残渣影响口感,或造成对口咽黏膜的刺激,可见他对煎煮的每个步骤都是很仔细的。其次,仲景在对单味药材的处理中,也是相当有针对性的,最特别的莫过于柴胡、地*,这个后面会讲到。而对于其他药,仲景也是精心处理的,如麻*是去节,先煮一二沸,后去上沫,为的是减少麻*碱的副反应;生姜是切片;附子是去皮,破八片;大枣、栀子是擘,为的是把药材弄碎后煮的时候有效成分更好释出;水蛭、虻虫、牡蛎、葶苈子、杏仁、巴豆、芫花是熬,熬是用水久煎的意思,这些药物都比较坚硬,需要久煮软化;大*是去皮,清酒洗,和芒硝一样,都是等其他药物先煮去滓后,再纳入煮沸,因为这两味药都不能久煎。仲景用石膏是生用,但是要打碎、绵裹,打碎为了和水充分接触,为什么要绵裹?其实就和我们煮咖啡要用滤纸一个道理,为了减少药液里面的沉淀,可见仲景还是很细致的。除了石膏,像辛夷花这样有毛的,葶苈子之类颗粒细小的,也可以选择包煎。又如吴茱萸汤用吴茱萸一升,折合现代00mL,约70克,吴茱萸是一味苦而且燥的药,因为用大量吴茱萸,所以仲景用1枚大枣消除苦味,而且吴茱萸是要洗,这里的洗可以理解成我们现在的“飞水”,也就是用热水先烫一下,去掉腥臊的味道。仲景用石膏是生用的,不似后世医家恐石膏寒凉,非煅不可。第一,如《神农本草经》所说石膏的药性是微寒,非大寒。第二,如张锡纯所说:“石膏经煅与石灰相近,益见煅石膏之不可内服也。”煅石膏其实已经药性全无了。仲景用药往往不会过度炮制,如地*、龙骨、牡蛎、石膏等,他都是生用的,半夏也只是洗后就用,甘草所谓炙,只是蒸一下而已。要说仲景用药都不炮制,附子他却又往往用炮附子,只有急救回阳才用生附子,可见如何炮制和药性有着莫大关系,仲景是深谙此道的。再次,仲景组方往往不离甘草、大枣,用甘草的超过70方,用大枣的超过40方,大枣与甘草同用《伤寒论》是35方,《金匮要略》是36方。其用意主要在于调节其他药物的辛燥之性,使药液容易下咽。续命汤在大队辛温之品中加用石膏,也是为了防止药物过于温热,温经汤中的麦冬也是此意。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此方一派温药,故组方原意可能就是借寒润以制温燥。《伤寒论》是源于伊尹的《汤液经》,伊尹本是厨师,厨师重调味,所以注意到这些细节,以大枣、甘草调药,不足为怪。还有,对于作用于咽喉的药物,仲景还提出含咽,如苦酒汤、半夏散都是含咽的。因为药物通过咽喉的过程,会对咽喉有所刺激而取效。所以我治疗咽喉炎,一般建议病人一口一口慢慢喝,保证药液与咽喉部黏膜充分接触。又如大**连泻心汤,*连只用一两,大*用二两,大*是不能久煎的,否则具泻下作用的成分就会被破坏。为了减少煎煮对药物的破坏,保持良好的清热效果,仲景此方是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时间很短,可能10分钟左右),绞去滓,分温再服(分次温服)。这就类似于“泡茶”的一种煎煮法。对于一些不耐久煎的药,如一些利咽药,薄荷、山豆根、甘草之类,也可以用这种“泡茶”的办法。但是这样泡的话,药量要小,药味最多两三味。否则药一多,就很难用水泡出来了。用大*、芒硝、番泻叶之类的药,我一般会等其他药煎好,再加入其中,放在微波炉加热~3分钟以后服用,因为加热的时间能够准确控制,所以泻下作用更好。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

作者/*仕沛,何莉娜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仕沛经验教训汗出透彻,方能邪从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