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曰润下”,水的本性是向下行走,下行为其常,故历来没有“引水下行”一说。但水不能下行而需治疗也为其常,故确有“引水下行”之实,所以将临床一些治疗思路称之为“引水下行”:
1、肃降肺气
肺为水之上源,其宣散与肃降功能,除了与气的关系密切之外,还与水的代谢关系密切。肺为娇脏,恶燥,大气呈雾状转输,方能滋养脏腑,在表宣散则有汗,在下肃降,通调水道而有小便。
若外邪侵犯,肺气宣降功能受阻,则会引起水湿停留,如风水为病之初期使用越婢汤,针对风邪上犯,浮肿(尤以面部浮肿为主)初起而设,不仅能宣散肺气,也起到通调水道的作用。
《成方便读》中,张秉成在解释五皮饮时说:“治水病肿满,上气分喘急,或腰以下肿,此亦肺之治节不行,以至水溢皮肤,而为以上诸证。故以桑皮之泻肺气,肺气清肃,则水自趋下。而以茯苓之从上导下,大腹之宣胸引水,姜皮辛凉解散,陈皮理气行痰,皆用皮者,因病在皮,以皮行皮之意。”可见肃降肺气就可以引水下行。
2、通达脾胃
脾主运化水湿,有两个运行通道:
①将水液向上输送到肺脏,即“上归于肺”的能力;
②肺气肃降水液时,经过脾胃之地,脾胃将水液顺利地转输到肾与膀胱,即所谓“通调水道”的能力。
若脾胃转输能力受限,则会出现水湿停留。其中脾胃虚寒,土不能制水,水妄行肌表,就会出现身重浮肿,脾胃寒则中寒不能化水,水停肠胃,就会出现懒食不渴,二便不实。在治疗上除了化湿、化痰之外,利水导湿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脾与水湿关系密切,健脾运湿主要有两大法:
①燥湿、化湿,就是将湿邪就地处理解决。
②利湿,利水就是将湿邪向下排至肾与膀胱,这种疗法属于“引水下行”的范围。
3、开阖关门
肾为水脏,主二便。水从二便出,其流量的分配,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温病学家提出的“利小便所以实大便”就是一个明证。另外,小便本身的通利与否也是水液代谢的一个重要方面。除此之外,肾还将水中之清向上输送到肺,进行下一次水液循环代谢,出现了水向上行的情况。
肾功能一旦受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门不利,水湿即会泛滥。水液在肾脏虽然有两个流向,但主要是关门开阖不利引起,其中又以向下的流向为主导方向。
太阳膀胱主表,而肺主皮毛,二者密切相关,宣泄太阳之邪,亦能鼓动肺气,从而增强肺的肃降能力。因为肺与肾在此时的关系与水液代谢最为密切,所以泻膀胱之热是降水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同时起到降肺中之水的作用。
泻膀胱之热就是开阖关门的一种方法。水之关门虽在肾与膀胱,但其开阖同时还与肺、脾相关,赵羽皇在解释五苓散药物时说:“方用白术以培土,土旺则饮水有制也;茯苓以益金,金清而通调水道也;桂味辛热,且达下焦,味辛则能化气,性热专主流通,州都温暖,寒水自行,再加以泽泻、猪苓之淡渗者佐之,禹功可奏也。”
可见五苓散虽然以开阖关门为主,也是培土、益金、辛化、热通相互组合而成,与肺、脾、肾、三焦等脏腑均有关系。
4、温煦肾气
肾藏真水,真水上行,与心相交,由心入肺,从肺系上循咽喉,开窍于舌下玉英、廉泉。若真水不能正常上行,或肾虚上行之水不足,会引起咽干舌燥,夜寐为甚。平人之不渴者,全赖此脉之通调。在临床上常用增液汤为主治疗慢性咽炎,使用的就是养肾水的办法。
若寒湿阻滞肾经之时,火不煦土,气不化湿,水不成津,脾津不能上贯口舌,则邪水反而上泛口舌,会出现痰涎增多表现。小儿流涎症多由此引起。
痰饮阻滞胸中,也是水湿阻滞的一种表现,病虽在肺胸,但其原因与肺、脾、肾均有关系。其中一个主要症状是气短,气短的治法此时不仅是宣肺气可以了得,还得以利小便,通关门为主,可见化气、通阴,温煦肾气与“引水下行”关系之密切。
湿邪因雾、暑犯人,人因此上受,因饮食不调而中焦受邪,因湿地久居而湿从下起,侵犯人的途径很多。缠绵难愈之病往往令医患都头痛不已,若能在治疗上恰当运用“引水下行”法,就可以条分缕析,以简驭繁,而取得满意地疗效。医者何乐而不为?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脾好,命就好;脾虚,命就虚!你的脚上有个穴位可以养脾救命?中医:阳气少了,汗就多了!一个小方子,补阳+止汗,送给有缘人中医:下肢水肿、湿气过重,张仲景的药方可调理脾胃、从根部祛湿健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