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
TUhjnbcbe - 2023/5/29 21:3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世界屋脊上,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50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践行着共产*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名字,深深烙在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心中。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今年6月29日,他站上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领奖台,戴上了代表*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高原的守望者

这是吴天一肖像(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20世纪30年代,吴天一出生在*伊犁一个塔吉克族知识分子家庭。他9岁随父母去南京读书。年10月,中国人民  , 战争正式打响。在南京,吴天一顺利通过征兵体检,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战士。


  “别看我个子小,但体质好。我当时只有一个愿望,参*报国。”吴天一说。由于文化功底良好,一入伍他便被分配至中国医科大学培养。6年的理论培训结束后, 已经签订停战协议。“但当时部队还没撤回,我就强烈要求去前线。”


  年,吴天一与夫人一起,换上 的服装,来到位于平壤的中国人民 第医院。在那里,因为防治疫情得力,他获得第一个三等功。


  年随部队回撤到青海后,为响应当时“大练兵”号召,吴天一被分配至某骑兵连。“我要当一名普通兵。”吴天一说,在骑兵连他获得了“五好战士”荣誉,为他之后常年在高原“骑马问诊”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末,大批青年怀着梦想,来到青海建设高原。意想不到的是,许多初到青海的内地建设者很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心慌、胸闷、头痛欲裂……由于缺乏高原病基本知识,很多高原病被当作普通肺炎、肺充血症治疗,许多建设者相继病倒甚至献出了生命。


  吴天一说,当时高原病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尚属空白,国内对它认识不清,国际高原医学领域只有外国人说话。“我要攻克高原病”,这一决定让他接下来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


  “青藏高原缺氧、低压的恶劣环境,阻碍了人们开发高原的步伐,也威胁着这里居民和官兵的健康和安全,必须找出高原病的致病原因并不断研究下去。”吴天一开始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保障高原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马背上的好曼巴”

6月17日,吴天一在青海西宁的办公室内。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年,吴天一与同事共同创建了全国第一家高原医学研究所。为尽快全面掌握各种急慢性高原病,年至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问哪里海拔最高?”吴天一说,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到牧区下乡,帐房一支,仪器一架,发动机一响,牧民们以为是电影放映队来了。”吴天一克服头痛、胸闷、失眠、腹泻和呕吐等高原反应,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深入牧区的帐篷做高原病普查。饿了吃点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带的干粮,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帐篷里,深夜点着酥油灯整理数据资料……


  为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群“高原低氧适应生理特征”这一主攻课题,精通汉语、塔吉克语、英语、俄语的吴天一,又学会了藏语。几十年的科研工作,他走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高海拔地区,诊治过数万名牧民群众,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藏族牧民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医生)”。


  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做了系统研究。他提出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的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


  


  高寒缺氧对铁路建设者的身体健康是一个严峻考验,这是建设高原铁路的一大世界性难题,也对高原医学提出了新挑战。


  青藏铁路建设5年中,作为原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吴天一带头制定出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卫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将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写入科普手册,送到每个筑路工人手中。


  “青藏铁路沿线80%的地方海拔都在米以上。在这里吸进来的氧气只有海平面地区吸氧量的一半。”吴天一说。


  他亲自带领科研医疗队上山指导工作,研究开发以藏药为主的红景天等致适应剂,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使急性高原病发病率由青藏公路建设初期的9.8%降至1%以下。


  吴天一的研究不但保障了青藏铁路的顺利建设,而且创造了14万劳动大*在海拔米以上地区工作4年、无一例因急性高原病死亡的世界医学奇迹。


  生命的保护神

6月17日,吴天一(前)在青海西宁的实验室内和学生讨论。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我既是医生又是*员,还是最懂高原病的人,我必须去!”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地震,年逾古稀的吴天一彻夜未眠,主动请缨,不顾同事和家人的劝阻连夜带领医疗队奔赴灾区。


  到达灾区后,他日夜奋战在救灾一线。白天,往返奔波于各大救援点,指导并参与高原肺水肿病人的抢救;夜间,辗转各医疗队讲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识,尽全力拯救群众生命、保障人民健康。他还发挥懂藏语的优势,为受灾群众讲解知识、疏导心理。


  “这是世界最高海拔地区的地震,我们要以共产*人的精神战胜高原地震灾害。”吴天一说。震后,他主持召开了多个会议,进一步总结玉树地震救援经验,并面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抢救急性高原病的成功经验。


  


  全身14处骨折,双眼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吴天一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但他仍深深迷恋着这片土地,扎根高原从医50多年,默默守护着青藏高原的万千生命。


  吴天一在下乡途中曾经历过多次车祸。最严重的一次他多处肋骨骨折、髌骨粉碎性骨折、胫腓骨骨折。至今,他腿部还有一根十几厘米长的钢板。


  高原长期的紫外线辐射让吴天一的双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术后,他没有休息片刻,立即投入到实验中。左眼工作,右眼就戴着眼罩休息;累了,再把眼罩换到左眼上……


  在进行高低压实验氧舱模拟实验中,吴天一主动承担第一次实验的风险,毫不犹豫地进入了舱体。由于缺乏经验,舱内气压迅速下降,他的鼓膜被击穿,听力严重受损,但他摸清了舱体运转的安全系数。


  吴天一在卫生健康领域奋战一辈子,获得无数荣誉。“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研究的根,是我生命的根,高原医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七一勋章’是*内最高荣誉,是荣誉也是考验。未来我要带好团队培养好接班人,为保障高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他说。

6月17日,吴天一(右二)在青海西宁的实验室内指导学生。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

来源:新华社

文:新华社记者央秀达珍、卢东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一勋章获得者马背院士吴天一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