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病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轻人跟太宰治学颓废,是不是矫情人间失
TUhjnbcbe - 2023/7/17 20:42:00

当代大量中国年轻人把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当作枕边书,动不动把“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句子发在朋友圈,转眼第二天就会发一张美食图,配上安慰自己的句子。这样的操作到底是矫情?还是真的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好像生活也没那么惨。

太宰治一生五次自杀,自其中有三次和不同女人一起自杀,却被称为“伟大的堕落”。回顾太宰治的一生,累积很多可大可小的“颓废”时刻,变成了“无赖文学”的创作源泉。

太宰治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他的家庭在当地相当富裕。太宰治的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后当选贵族院议员。而他的母亲自于长期多病,所以太宰治小时候从三岁到八岁的生活都是由姨妈和名叫“竹”的保姆陪伴成长的。白天与和“竹”在一起读书,晚上和姨妈在一起入睡。这使得他有恋母情结,在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大量的描写女性。

战前的日本,家族中奉行的家长制和长子继承制,而太宰治在家中的身份是排行老六,尽管生活富裕,但是太宰治在家中也是地位低下的人,小时候举手投足都要看兄长们的脸色,甚至他没有单独的卧室,这让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家中的地位是“多余”的。也恰好是因生活上的富足,让他有多余的时间来消沉意志和颓废。外人来看,这颓废就是闲出来的。

太宰治的思想,总是游离于对家族的依赖和背叛之间,让他产生了无限的矛盾。他借《斜阳》里的富二代发问:“姐姐,我们有罪吗?生为贵族,这是我们的罪吗?”

太宰治原名叫津岛修治,后来他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太宰治,太宰两个字的日本发音翻译过来是堕罪的意思。

在16岁的时候,发表了作品《最后的太阁》。这一年认识了一个艺伎叫“小山初代”。

后来太宰治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当时的太宰治努力反抗地主阶级的暴行,但自己偏偏是大地主儿子,为身份痛苦地挣扎,年20岁的他第一次尝试服用催眠镇静剂试图自杀,但是因为量不够,没死。

第二次自杀发生在年,太宰治在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科读书,法文他是一点也不懂,还沉湎于共产*的非合法运动,以至于学业荒废、不断留级而被人嘲笑。这一年他结识了银座酒吧女招待——有夫之妇:田部木津子。两人相约一起自杀,吞下安眠药后,女人死了,太宰治因为吞得不够多,又没死成。太宰治对田部木津子深有愧疚。

“九·一八事变”以后,共产主义运动接连失利,使得太宰治对左翼运动(颂扬毛泽东思想的文化大运动)感到绝望,加上参加东京都新闻社求职失败,这无疑是一个耻辱,年,太宰治独自到了镰仓山上吊,不知是自己下来的还是绳子断了,“脖子肿胀得厉害,一圈印痕处都已红肿溃烂”(《东京八景》),反正又活下来了。

第四次自杀发生在年,太宰治此时受腹膜炎的折磨,和前面提到的小山初代相约至群马县的水上温泉,服安眠药自杀,还是由于量不够大,两个人都活了下来。

年日本战败,人们对天皇的信仰破灭,取而代之的是丧失价值主体,价值观混乱。年6月13日,太宰治进行了终结式的第五次自杀。此时他深受肺结核的折磨,与他的女读者山崎富荣一起在玉川上水投水自尽,这次二人用红色的带子捆绑在一起,并且是紧紧地抱住对方跳入水中,谁也没能幸存下来。太宰治的遗书写着:“我就是一颗小草,在这个世界的空气和阳光中难以苟活的小草。我的生命中欠缺或缺少一种素质,苟活至今,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山崎富荣

太宰治自杀是不是闹着玩的?前四次都没有成功是为什么?

日本评论家奥野健男评价太宰治,说他“不断地毁灭自己,决不掩饰自己的不足之处,反而使之不断深化。这样一来,使得他叛逆于即成的社会、文学乃至一切的现实。”

其实太宰治内心,还是希望好好活着,在早年《女生徒》作品中,他写到:“粉红色的暮霭悠悠地漂流,把我的身体团团围住。发丝一根根静静地闪耀着微弱的粉红光芒……‘我好想爱这世界’!我热泪盈眶地想。(中略)好想美丽地活下去”,“我们想要有好的生活。也正因如此,怀抱着正确的希望、野心。”

也正是因为这部《女生徒》,使他获得“北川谷透奖”(虽然北川谷透也是自杀死的)。

后期太宰治创作题材大多是描写的无业者、*徒、吸*者、流浪汉、穷人、妓女、酒*等。其次在写作手法上,他不同于传统小说,整体上的描述简洁明快。最后在整体的思想表达上,一直紧紧固绕着几令主题.“颓废”、“虚无”、“消极”、“罪”、“死亡”、“自杀”等。

《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代表作,它的另一个译名是《丧失做人的资格》,里面每个人都在幻想着美好,却都做着不思进取的事。叶藏讨厌并渴望变革社会,却做着和每个贵公子相同的事,与崛木整日吃喝嫖*、酒色人生;常子放弃了去见在监狱的未婚夫,选择了和叶藏自溺;良子想成为贤妻良母,却在被玷污之后整日惶惶不安……

他致力于描摹边缘人的心理状态,却毕生无法提供解决方案,这沉重的问题,注定令他走入虚无而无法脱身。

有专家说:“太宰治自杀,好像是求死,但似乎也是求生的,甚至很求生。他每次自杀,其实都是因为求生的破灭。”日本明治大学教授齐藤孝也曾说:“想要在人的世界里好好地活下去,那种不能实现的焦虑以及想要认认真真活着的渴望才是他的本质。”

可能太宰治太寄托于通过死亡,来获得重生,他很想好好活着,但是对于自杀这事太投入,太过寄托,没有寻找其他的方法缓解自我内心,最终走向死亡。

最终,无法找到“好好活着”解决方案的对太宰治,自杀是一种“自我选择”,在《虚构的彷徨》中,他说:“我觉得人有选择生的权力,也有选择死的权力。”

中国的青年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历了从狂热到温和乃至颓丧的阶段,尤其是90后这一代人,自认为本应该是天之骄子,学校也一直高调地告诉大家,考上大学就会“出人头地”。

万万没想到,毕业之后他们看到的是阶层固化、城乡大变革、产业调整竞争加剧,这些都把所谓的前途严丝合缝地锁住了,大量青年人从“天之骄子”一夜成为“文字民工”、“代码民工”,巨大落差让人无法适从,有人选择堕入逃避现实。

特别是回想起父母巨大心血的默默支持,进入社会工作的他们,却无法取得成就,自己也无法得到肯定,轻易地进入丧的生活状态,他们在寻找精神共鸣的时候,遇见了《人间失格》,此书书自然成为他们的精神鸦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就从他们的表达中溜出来了。

坂口安吾曾说“无赖派是伟大的堕落者”。太宰治所代表的无赖派,被文学界所称颂,并不是因为引人向下,反而是引人向上,“堕落”“颓废”背后所代表了自由主义、人性解放,或许正因颓废,才显光芒。他“不断地毁灭自己”,“想要在人的世界里好好地活下去”,这是我们所需要认识和学习的。

参考引用资料:

[1]关森,宋凤娟,透视无赖派文学的无赖艺术——以太宰治《人间失格》为佐例,《美与时代(下)》,年11期

[2]赵雨婷,日本无赖派作家太宰治的文学思想探讨,《青年文学家》,年36期

[3]谢卫平,解惠杰,一个自杀者的生存渴望——对太宰治自杀之谜的解读,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年12期,第4-6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轻人跟太宰治学颓废,是不是矫情人间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