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孙亚红
53岁的许大姐(化名)数月前由于出现乏力、纳差、咳嗽等症状,医院(浙大一院海宁院区)中医科进行相关治疗。医生检查后发现,许大姐右肺上叶有一个好几个相连的空洞,旁边还有渗出性病灶,没有发热、盗汗、咯血等症状,炎症指标轻度增高。通过相关治疗后,许大姐的病情有所好转,随后出了院。出院后她也一直服用相关药物治疗,但仍有乏力,咳嗽及胃口差等情况。
今年上半年,许大医院复诊。复查发现,许大姐不光是右肺上叶的空洞明显增大,而且左肺下叶及右肺下叶也出现了大片的炎症渗出及空洞样的病灶。经过医生们一系列的研究,和细菌室祝慧华医生的反复涂片及染色下,终于找到许大姐得病的“罪魁祸首”——奴卡菌。原来,许大姐得了奴卡菌肺炎,在确诊了病情后,接下去的治疗就顺利了很多。通过相关治疗,许大姐的病情一天天好转。一周后进行复查,发现肺部空洞明显缩小。
医生介绍,在临床中他们也会碰到奴卡菌感染的患者,一般是继发在陈旧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以巨大空洞表现的还是很少见的。
什么是奴卡菌病?
医生介绍,肺奴卡菌病是星形奴卡菌引致的肺部慢性感染,奴卡菌寄生于土壤和腐物中。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引起局部感染,并可经血循环播散到脑、肾、脾等器官。恶性肿瘤、消耗性疾病患者长时间应用相关药物致身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抵抗力低下时,奴卡菌可成为条件致病菌,并可产生肺组织弥漫性炎性浸润;肺叶实变,组织坏死则呈现许多小脓肿,并可侵犯胸膜引致脓胸。肺奴卡菌病临床表现与肺放线菌病、肺结核相类似,起病缓慢,有咳嗽、发热、乏力、盗汗、消瘦、胸痛、脓痰、咯血等症状,相关检查显示结节状或片状炎性病变,可形成多发性小空洞,常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或并发胸膜炎变,胸膜腔积液。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70%~75%奴卡菌病的初发部位是肺,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原发疾病的症状所掩盖。病灶扩散时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盗汗及消瘦等中*症状。因此,对于该疾病,要做到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出现相医院及医疗机构就诊。
本文来源:海宁日报